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297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电机械制动缸的电机定子固定在电机外壳上,电机转子通过传动轴与减速器相连,丝杠随传动轴与减速器一起转动,与丝杠螺母套筒通过螺纹配合,丝杠螺母套筒的另一端与车体基础制动装置的推杆固定连接,当电机械制动缸工作时,会给推杆施加力的作用,最终与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中的闸瓦配合,使闸瓦与车轮踏面贴合,实现列车减速或停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空气制动系统及货车传统摩擦制动装置结构的复杂程度,加快了整列车前、后部车辆制动缓解的响应速度,可以根据载重调整制动力,同时能对整个制动装置实现精准控制,消除了漏气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制动装置
,具体来说是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铁路货车的制动装置主要采用杠杆闸瓦踏面的方式,制动力主要来源于制动缸内压缩空气,当制动施加时,列车前部车辆与后部车辆响应一致性差,通常一辆列车作为一个整体控制制动缸压力,无法根据每节车的不同载重进行空重车制动力调节,且对制动力的控制精度较低,制动时容易导致闸瓦压力过大,粘着条件差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列车滑行,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长此以往还会加剧闸瓦与踏面的磨损,减少其使用寿命;此外,现有的摩擦制动装置需要通过闸调器对闸瓦间隙进行自动调整,导致制动装置的复杂度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铁路货车的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所述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包括电机械制动缸、车体基础制动装置和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所述电机械制动缸的电机定子固定在电机外壳上,电机转子通过传动轴与减速器相连,丝杠随传动轴与减速器一起转动,与丝杠螺母套筒通过螺纹配合;所述的车体基础制动装置的推杆一端与丝杠螺母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制动杠杆铰接,前、后制动杠杆通过第一中拉杆铰接相连,后制动杠杆的一端接于固定铰支座;所述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的游动杠杆与固定杠杆通过第二中拉杆铰接相连,游动杠杆一端与前制动杠杆或后制动杠杆相连,游动杠杆另一端与第一制动梁相连,固定杠杆的一端铰接于固定铰支座,另一端同第二制动梁相连,第一制动梁和第二制动梁的两端分别与闸瓦固定连接。
[0005]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06]优选的,所述车体基础制动装置还包括拉条,所述游动杠杆一端通过拉条与前制动杠杆或后制动杠杆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的电机械制动缸工作时,电机定子提供旋转磁场,使得电子转子旋转,进而带动传动轴旋转,经减速器输出至丝杠,使其旋转,丝杠和丝杠螺母在螺纹的配合下,使丝杠螺母套筒将转动变成平动。
[0008]优选的,制动工况时,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丝杠螺母套筒带动推杆向外运动,进而带动前制动杠杆逆时针方向转动,拉动第一中拉杆,再由第一中拉杆带动后制动杠杆绕固定铰支座顺时针方向转动,前制动杠杆与后制动杠杆分别将力传递给拉条向内侧运动。
[0009]优选的,拉条受力拉动时,会拉动游动杠杆,游动杠杆上的拉力经第二中拉杆传递至固定杠杆,最终,在游动杠杆、第二中拉杆、固定杠杆、第一制动梁和第二制动梁的作用下
带动安装在制动梁两侧的闸瓦与车轮踏面贴合产生摩擦制动力,阻止车轮的转动,使列车减速或停车。
[0010]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0011]1.本技术简化了空气制动系统及货车传统摩擦制动装置结构的复杂程度,同时能加快整列车前、后部车辆制动缓解的响应速度。
[0012]2.本技术设计的电机械制动缸能够对整个制动装置实现精准控制,使得制动力不会过大,降低了列车滑行的风险,减少了闸瓦与轮对踏面的摩擦,使其具有了更长的寿命,并且能够根据不同载重的货车的制动力需要进行空重车调节。
[0013]3.本技术由于用电机械制动缸代替了空气制动缸,消除了漏气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 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电机械制动缸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电机械制动缸 2.推杆 3.前制动杠杆 4.后制动杠杆 5.第一中拉杆 6.第二中拉杆 7.拉条 8.固定铰支座 9.游动杠杆 10.固定杠杆 11.第一制动梁 12.第二制动梁 13.闸瓦 14.电机外壳 15.电机定子 16.电子转子 17.传动轴 18.减速器 19.丝杠 20.丝杠螺母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车体基础制动装置部分,推杆2与前制动杠杆3的一端铰接,后制动杠杆4一端铰接于固定铰支座8,第一中拉杆5两端分别与前制动杠杆3和后制动杠杆4的中部铰接,前制动杠杆3和后制动杠杆4的另一端通过拉条7与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的游动杠杆9连接。
[0018]参见图1,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部分,游动杠杆9一端与拉条7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制动梁11铰接,固定杠杆10一端铰接于固定铰支座8,另一端与第二制动梁12铰接,第二中拉杆6两端分别与游动杠杆9和固定杠杆10的中部铰接,第一制动梁11和第二制动梁12的两端都与闸瓦13固定连接;车体与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的作用是通过杠杆将力传递至闸瓦13处,使闸瓦13与车轮踏面贴合产生摩擦制动力。
[0019]参见图2,电机械制动缸部分,传动轴17、减速器18与丝杠19固定连接,电机转子16与传动轴17配合,丝杠螺母套筒20一端与丝杠19配合,同时另一端与推杆2固定连接,减速器18的作用是降低电机转速的同时提高输出扭矩,丝杠螺母套筒20将转动变成平动。
[0020]丝杠19设有压力传感器,制动工况时丝杠螺母套筒20向外推出,其反作用力通过推力球轴承传递给压力传感器,所述推力球轴承和压力传感器安装于丝杠19尾端。
[0021]电机械制动缸工作时,电子转子16旋转,进而带动传动轴17旋转,力经减速器18输出至丝杠19,使其转动,丝杠螺母套筒20将转动变成平动,从而实现电机械制动缸的伸缩,带动推杆2一起运动。
[0022]压力传感器测量推力数据,并将信号反馈至电机的控制器,电机调节输出力至目标值。
[0023]制动工况时,电机带动丝杠19旋转,丝杠螺母套筒20带动推杆2向外运动,进而带
动前制动杠杆3逆时针方向转动,拉动第一中拉杆5,再由第一中拉杆5带动后制动杠杆4绕固定铰支座8顺时针方向转动,前制动杠杆3与后制动杠杆4分别将力传递给拉条7,同时拉动拉条7向内侧运动。拉条7受力拉动游动杠杆9,游动杠杆9上的拉力经第二中拉杆6传递至固定杠杆10,最终,在游动杠杆9、第二中拉杆6、固定杠杆10以及第一制动梁11和第二制动梁12的作用下带动安装在制动梁两侧的闸瓦13与车轮踏面贴合产生摩擦制动力,阻止车轮的转动,使列车减速或停车。
[0024]缓解工况时,电机带动丝杠19反向旋转、丝杠螺母套筒20带动推杆2向内运动,撤去制动作用力,制动装置各杆件向着与制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弹性变形逐渐恢复,由于推杆2向内运动,前制动杠杆3向相反方向即顺时针方向转动,逐渐消除第一中拉杆5的弹性形变,带动后制动杠杆4向相反方向即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推动拉条7将力反向传递至转向架的游动杠杆9,最终,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的各杆件逐一恢复到施加制动力前的状态,使第一制动梁11和第二制动梁12两端的闸瓦13与车轮逐渐分离,从而逐渐减小摩擦制动力,最终停止制动。
[0025]以上所述,仅为此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械制动缸,所述电机械制动缸的电机定子固定在电机外壳上,电机转子通过传动轴与减速器相连,丝杠随传动轴与减速器一起转动,与丝杠螺母套筒通过螺纹配合;车体基础制动装置,所述车体基础制动装置的推杆一端与丝杠螺母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制动杠杆铰接,前、后制动杠杆通过第一中拉杆铰接相连,后制动杠杆的一端接于固定铰支座;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所述转向架基础制动装置的游动杠杆与固定杠杆通过第二中拉杆铰接相连,游动杠杆一端与前制动杠杆或后制动杠杆相连,游动杠杆另一端与第一制动梁相连,固定杠杆的一端铰接于固定铰支座,另一端同第二制动梁相连,第一制动梁和第二制动梁的两端分别与闸瓦固定连接。2.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摩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基础制动装置还包括拉条,所述游动杠杆一端通过拉条与前制动杠杆或后制动杠杆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萌岭田春倪明张超马天和翟耕慰
申请(专利权)人:柏瑞科上海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