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44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池结构,包括电池壳;电池壳的内腔中设置有极组主体;极组主体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具有正极耳和负极耳;极组主体的正上方,设置有电池盖;对于电池盖,其顶部四周边缘环绕地设置有一圈向外突出的遮光台;所述电池盖嵌入到电池壳的顶部开口中;遮光台位于电池壳的顶部正上方;遮光台的四周侧面与电池壳的顶部平面相互垂直;电池盖上设置有注液孔;注液孔的上部设置有密封胶钉;注液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中空的导流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电池结构,设计科学,能够在对电池盖和电池壳进行周边焊接时,有效避免激光焊接到非焊接区,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生产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电池注液过程中电解液对电池极组的冲击力。池极组的冲击力。池极组的冲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池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池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0003]目前,对于多数电池厂商所生产的方形电池,其电池盖与电池壳之间的周边激光焊接方式,通常为顶部焊接与侧向焊接,电池盖和电池壳的结构与相应的焊接形式相匹配。
[0004]但是,多数电池厂家在进行顶部焊接与侧向焊接时,会因为激光焊接设备与电池产品存在加工精度的问题,在焊接时部分激光会焊接到非焊接区,导致电池的合格率下降,造成生产成本的浪费。例如,在进行顶部焊接时,会存在一小部分激光从电池壳与电池盖之间的配合缝隙中穿过,然后直接照射到极组上,导致正负极短路。而在侧面焊接时,会因为激光的入射位置高于电池盖,从而直接照射到正负极上,导致正负极破坏。
[0005]此外,在方形电池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加快电池注液效率,电池厂商通常增加电解液的注入压力。但是,电池的注液压力加大后,电解液会直接冲击电池极组,容易导致极组发生极片掉粉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池结构。
[0007]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池结构,包括中空的电池壳;
[0008]电池壳的内腔中,设置有极组主体;
[0009]极组主体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具有正极耳和负极耳;
[0010]极组主体的正上方,设置有电池盖;
[0011]对于电池盖,其顶部四周边缘环绕地设置有一圈向外突出的遮光台;
[0012]所述电池盖嵌入到电池壳的顶部开口中;
[0013]遮光台位于电池壳的顶部正上方;
[0014]遮光台的四周侧面为垂直平面;
[0015]电池壳的顶部平面为水平面;
[0016]遮光台的四周侧面与电池壳的顶部平面相互垂直;
[0017]电池盖的左右两端,分别开孔设置有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
[0018]正极极柱的底部,通过正极连接片与极组主体顶部的正极耳相连接;
[0019]负极极柱的底部,通过负极连接片与极组主体顶部的负极耳相连接;
[0020]电池盖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中空的注液孔;
[0021]注液孔的上部,设置有一个密封胶钉;
[0022]注液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中空的导流筒;
[0023]对于导流筒,其内侧上部环绕地设置有内凹的限位台;
[0024]限位台的顶部开口,并且其底部设置有电解液主进液孔;
[0025]密封胶钉的底部,覆盖设置在电解液主进液孔上;
[0026]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有导流底板;
[0027]导流底板的顶部与限位台的底部之间,具有预设的导流间隙;
[0028]导流筒的四周外侧壁上,环绕地设置有多个垂直分布的电解液分流出孔;
[0029]导流间隙,与电解液分流出孔相连通;
[0030]电解液分流出孔与电池壳内部相连通。
[0031]优选地,遮光台的四周侧面底部与电池壳的顶部平面之间,具有配合间隙;
[0032]该配合间隙用于接收外部激光焊接设备所发出的焊接激光,并且该焊接激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
[0033]优选地,该焊接激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20
°
~70
°

[0034]优选地,电解液分流出孔的垂直方向高度,大于导流间隙的垂直方向高度;
[0035]导流筒的四周外侧壁上,环绕地设置有四个垂直分布的电解液分流出孔;
[0036]四个电解液分流出孔的形状大小相同。
[0037]优选地,注液孔的顶部,密封设置有焊片;
[0038]焊片的底面与密封胶钉的顶面相接触。
[0039]优选地,极组主体,包括四个垂直平行设置的子极组;
[0040]四个子极组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正极耳和负极耳;
[0041]位于前侧的两个子极组的正极耳,相互贴合接触;
[0042]位于后侧的两个子极组的正极耳,相互贴合接触;
[0043]位于前侧的两个子极组的正极耳和位于后侧的两个子极组的正极耳,相向弯折。
[0044]优选地,正极极柱的底部,与正极连接片的顶部相焊接;
[0045]正极连接片的底部,与极组主体顶部的正极耳相焊接;
[0046]极极柱的底部,与负极连接片的顶部相焊接;
[0047]负极连接片的底部,与极组主体顶部的负极耳相焊接。
[0048]优选地,电池盖的正上方,设置有外绝缘垫片;
[0049]外绝缘垫片的左右两端,分别在与正极极柱的顶部和负极极柱的顶部相对应位置设置有正极极柱安装孔和负极极柱安装孔;
[0050]电池盖的横向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泄气口;
[0051]泄气口的上部覆盖焊接有防爆阀保护膜;
[0052]泄气口的底部设置有一个防爆阀。
[0053]优选地,电池盖的遮光台四周外侧壁与电池壳的上部四周外侧壁不平齐;
[0054]电池盖的遮光台四周外侧壁与电池壳的上部四周外侧壁之间,具有环绕分布的缺口。
[0055]优选地,电池盖的遮光台四周外侧壁与电池壳的上部四周外侧壁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电池壳的上部壁厚。
[0056]由以上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新型电池结构,其设计科学,能够在对电池盖和电池壳进行周边焊接时,有效避免激光焊接到非焊接区,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生产质量,保障电池生产厂家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0057]基于本技术的电池结构,还在注液孔下方设计了新型的导流板,能够有效降低电池注液过程中电解液对电池极组的冲击力,避免极组发生极片掉粉等质量问题。
附图说明
[005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结构的立体爆炸分解示意图;
[005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结构中,电池盖在倒立放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60]图3为图2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61]图4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结构中,当电池壳采用现有的顶焊电池壳结构时,当电池壳与电池盖的局部装配状态示意图;
[0062]图4b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结构中,当电池壳采用现有的侧焊电池壳结构时,电池壳与电池盖的局部装配状态示意图;
[0063]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结构中,电池壳与电池盖的装配状态以及激光入射方向的示意图;
[0064]图6a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池结构中,注液孔以及导流筒的周边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电池壳(1);电池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极组主体(2);极组主体(2)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具有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极组主体(2)的正上方,设置有电池盖(5);对于电池盖(5),其顶部四周边缘环绕地设置有一圈向外突出的遮光台(501);所述电池盖(5)嵌入到电池壳(1)的顶部开口中;遮光台(501)位于电池壳(1)的顶部正上方;遮光台(501)的四周侧面为垂直平面;电池壳(1)的顶部平面为水平面;遮光台(501)的四周侧面与电池壳(1)的顶部平面相互垂直;电池盖(5)的左右两端,分别开孔设置有正极极柱(41)和负极极柱(42);正极极柱(41)的底部,通过正极连接片(31)与极组主体(2)顶部的正极耳(21)相连接;负极极柱(42)的底部,通过负极连接片(32)与极组主体(2)顶部的负极耳(22)相连接;电池盖(5)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中空的注液孔(8);注液孔(8)的上部,设置有一个密封胶钉(9);注液孔(8)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中空的导流筒(100);对于导流筒(100),其内侧上部环绕地设置有内凹的限位台(101);限位台(101)的顶部开口,并且其底部设置有电解液主进液孔(102);密封胶钉(9)的底部,覆盖设置在电解液主进液孔(102)上;导流筒(100)的底部,设置有导流底板(103);导流底板(103)的顶部与限位台(101)的底部之间,具有预设的导流间隙;导流筒(100)的四周外侧壁上,环绕地设置有多个垂直分布的电解液分流出孔(104);导流间隙,与电解液分流出孔(104)相连通;电解液分流出孔(104)与电池壳(1)内部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遮光台(501)的四周侧面底部与电池壳(1)的顶部平面之间,具有配合间隙;该配合间隙用于接收外部激光焊接设备所发出的焊接激光,并且该焊接激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焊接激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20
°
~7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龙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