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涛专利>正文

颅脑体表定位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28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颅脑体表定位仪是一种结合CT片给颅内病变进行体表定位的装置。目前的定位方法多是通过目测、手量来粗略估计,方法不够严谨,定位欠准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由“*”形金属架和钢尺构成。它通过钢尺的三维移位及可与头颅相贴的良好弹性,能将颅内病变在CT片上的定位数据准确地标志在头颅表面。具有设计科学、使用简便,定位准确的特点,容易在临床推广。(*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医用的体表定位装置。在颅脑外科实践中,颅内血肿、脓肿引流清除,脑瘤切除等手术十分常见。这些手术在术前均需确定颅内病变的体表位置。目前的定位方法是结合CT片通过目测、手量来粗略估计,方法不够严谨、定位欠准确;而立体定向仪是根据一定坐标原理设计制作,对脑深部靶结构进行立体定位,计算、操作均繁杂,价格昂贵,难以在开颅手术中普遍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CT片给颅内病变进行简便、准确的体表定位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由“⊥”形金属架及其附属物(螺杆、滑扣、金属杆、金属框)、钢尺构成,“⊥”形金属架由相互垂直的横臂和竖臂构成。使用时,根据CT片,确定扫描基线,计算出病变距基线的距离h(层高×层数);用钢尺量出病变体表投影距前正中线的弧长,根据比例尺换算出实际长度L。然后将本装置放在病变侧头颅表面,“⊥”形金属架平行于头颅矢状面,滑扣沿竖臂升至h高度,下压金属杆,钢尺紧贴头颅表面,“0”刻度放在前正中线上,量出L长度处即为颅内病变之体表定位。本技术根据人体头颅为类球形器官而设计。通过钢尺相对于竖臂做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及其良好的弹性,能将CT片所提供的垂直距离、弧线长度准确表达出来。较之其它方法具有设计科学、使用简便、定位准确的优点,容易在临床推广。本技术的具体构造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给出。附图说明图1、颅脑体表定位仪正面观图2、颅脑体表定位仪侧面观图中1、“⊥”形金属架横臂2、竖臂3、钢尺4、螺杆5、滑扣6、金属杆7、金属框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形金属架横臂(1)与竖臂(2)相互垂直,竖臂(2)上标有刻度。旋高螺杆(5),使“⊥”形金属架与头颅矢状面平行。滑扣(5)升至h高度。钢尺(3)的“0”刻度放在前正中线上。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金属杆(6)在滑扣(5)中前后移动,下压金属杆(6)可使金属框(7)与头颅表面相贴。钢尺(3)在金属框(7)中左右移动,沿头颅表面量出L长度处即为病变之体表定位。权利要求1.颅脑体表定位仪是一种医用的体表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形金属架与钢尺通过附属物(滑扣、金属杆、金属框)组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脑体表定位仪,其特征是滑扣沿竖臂上下移动,金属杆在滑扣中孔内垂直于竖臂前后移动;钢尺在金属柜中相对于竖臂左右移动。专利摘要颅脑体表定位仪是一种结合CT片给颅内病变进行体表定位的装置。目前的定位方法多是通过目测、手量来粗略估计,方法不够严谨,定位欠准确。本技术主要由“⊥”形金属架和钢尺构成。它通过钢尺的三维移位及可与头颅相贴的良好弹性,能将颅内病变在CT片上的定位数据准确地标志在头颅表面。具有设计科学、使用简便,定位准确的特点,容易在临床推广。文档编号A61B19/00GK2380193SQ9824409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涛, 徐秀生, 李崇伟 申请人:王建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颅脑体表定位仪是一种医用的体表定位装置,其特征是:“┴”形金属架与钢尺通过附属物(滑扣、金属杆、金属框)组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涛徐秀生李崇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