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203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直管,所述直管内设有活塞杆,所述直管的一端设有锥头,且直管的该端还设有临近于锥头的取样孔,所述取样孔是沿着直管的直径方向开设的长方形通孔,通过取样孔使直管的底端形成有与其管腔相通的取样腔,所述取样腔内焊接有分隔板,将直管伸于炮孔内并插于炸药中,利用取样孔将炸药样本截取到双腔中,并通过活塞杆将样本压实,根据压实在两个腔内的炸药样本可以直观的检测出炸药在炮孔内混合后的各成分是否均匀分布,根据这一检测可以确定炸药成分是否混合均匀,并确定是否对炸药继续混合,使炸药引爆后的威力得以提高。使炸药引爆后的威力得以提高。使炸药引爆后的威力得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爆破工具
,特别涉及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炸药,能在极短时间内剧烈燃烧(即爆炸)的物质,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发生爆炸的物质。一般情况下,炸药的化学及物理性质稳定,但不论环境是否密封,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况下,只要有较强的能量(起爆药提供)激发,炸药就会爆破,但是决定其爆破强度大小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其在炮孔内混合当量时,起爆当量是否与引剂充分混合。
[0003]矿山开采时需要在矿山上钻出炮孔,然后将炸药成分投放到炮孔中,再将各成分在炮孔中混合成具有爆破性的炸药,然而由于炮孔较深,难以通过肉眼检测其混合程度,如果其各成分不能均匀混合,则其引爆强度就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可对投入炮孔内且进行现场混合的炸药进行取样检测,以提高其爆破力。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直管,所述直管内设有活塞杆,所述直管的一端设有锥头,且直管的该端还设有临近于锥头的取样孔,所述取样孔是沿着直管的直径方向开设的长方形通孔,通过取样孔使直管的底端形成有与其管腔相通的取样腔,所述取样腔内焊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延伸至取样孔的底部使取样腔分为两个容积一致的第一腔和第二腔。
[0006]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活塞杆包括有阻尼式滑动于直管内的活塞和连接于活塞并延伸在直管外侧的拉杆,其中在拉杆上设有橡胶手柄。
[000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隔板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插腔,插腔内插设有插板。
[000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直管上套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设有探射灯,所述探射灯为若干处,且环绕在橡胶套上,并且面向于直管开设有取样孔的一端。
[000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橡胶套背离于安装有探射灯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报警灯(18),所述报警灯(18) 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7)电性连接。
[0010]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由直管和活塞杆构成的取样装置,在直管的一端设有双腔式的取样孔,两种以上的炸药成分在炮孔内经人工混合后,将直管伸于炮孔内并插于炸药中,利用取样孔将炸药样本截取到双腔中,并通过活塞杆将样本压实,根据压实在两个腔内的炸药样本可以直观的检测出炸药在炮孔内混合后的各成分是否均匀分布,根据这一检测可以确定炸药成分是否混合均匀,并确定是否对炸药继续混合,使炸药引爆后的威力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略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由图3引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剖开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取样孔部位的剖开后且略俯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由图6引出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7所示。
[0020]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包括直管1,直管 1内设有活塞杆2,直管1的一端设有锥头3,且直管1的该端还设有临近于锥头3的取样孔4,取样孔4是沿着直管1的直径方向开设的长方形通孔,通过取样孔4使直管1的底端形成有与其管腔相通的取样腔5,取样腔5内焊接有分隔板6,分隔板6延伸至取样孔4的底部使取样腔 5分为两个容积一致的第一腔7和第二腔8。
[0021]先将炸药组份投入炮孔内,利用炮钎将组分混合成炸药,然后将直管1伸于炮孔中,使其底端的取样孔4通过锥头3插入炸药组分中并将部分炸药样本自取样孔4截取至第一腔7和第二腔8内,如果各组分在混药过程中未能均匀分布,则它们就会以不同颜色的形式分布在样本的不同层面上,例如硝石为浅绿色,碳灰为黑色,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炸药的组分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人不再赘述。由于取样腔5是两个腔室,因此可以看出截取的样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第一腔7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腔8内,将装置从炮孔内取出后,通过肉眼分别观看两腔中组分是否均匀分布,并且这两部分样本组分的情况可形成对比,使检测后的准确性得以提高。
[0022]活塞杆2包括有阻尼式滑动于直管1内的活塞9和连接于活塞9并延伸在直管1外侧的拉杆11,其中在拉杆11上设有橡胶手柄12,取样手握橡胶手柄12对拉杆11施压,迫使活塞9进入到取样孔4中,并对截取在第一腔7和第二腔8中的炸药组分施压,使它们压实,取样装置从炮孔内取出的过程中组分不会掉落。
[0023]如图1、图2所示,分隔板6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插腔13,插腔13 内插设有插板14,取样后本装置从炮孔内拉出后,将插板14向上拉动,利用其拉动时所产生的摩擦效果对截取在第一腔7和第二腔8内的样本实施脱落,提高了功能性,当然了插板14的高度大于插腔13的深度,其高度尺寸满足于手动对其向上拉动即可。
[0024]作为进一步优选的,直管1上套设有橡胶套15,橡胶套15上设有探射灯16,探射灯16为若干处,且环绕在橡胶套15上,并且面向于直管1开设有取样孔4的一端,当然了装置上也会安装开关以及供电电源等,使装置伸于炮孔内时可自行照明。
[0025]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活塞9的底端设有压力传感器17,橡胶套15 背离于安装有探射灯16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报警灯18,所述报警灯18 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7电性连接。,活塞9对第一腔7和第二腔8的炸药样本施压时,压力传感器17受压而报警,并将信号反馈至报警灯18上,防止用力过大诱发爆破事故,达到了使用安全的目的,在实际组装时压力传感器17肯定会配备控制器芯片等,其压力传感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26]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1),所述直管(1)内设有活塞杆(2),所述直管(1)的一端设有锥头(3),且直管(1)的该端还设有临近于锥头(3)的取样孔(4),所述取样孔(4)是沿着直管(1)的直径方向开设的长方形通孔,通过取样孔(4)使直管(1)的底端形成有与其管腔相通的取样腔(5),所述取样腔(5)内焊接有分隔板(6),分隔板(6)延伸至取样孔(4)的底部使取样腔(5)分为两个容积一致的第一腔(7)和第二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混装炸药快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杆(2)包括有阻尼式滑动于直管(1)内的活塞(9)和连接于活塞(9)并延伸在直管(1)外侧的拉杆(11),其中在拉杆(11)上设有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蓬陈嘉陵张德惠林景涛唐春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永生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