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20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属于图形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对成熟场景存储单元中录入存储的符合三维场景建设要求的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学习,获取不同小类之间的三维模型组件相邻时的惯用距离,并根据对应的惯用距离来对实际操作时,对建模区域三维模型组件位置进行判断,判断其与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合理,使用户能够及时的确定异常点并对应进行修改;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认为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的摆放位置存在问题时,通过将对应的三维模型组件修改为显眼的,异于建模区域整体色彩的颜色,这样能够快速的对异于常用情况的三维模型组件位置进行标定。于常用情况的三维模型组件位置进行标定。于常用情况的三维模型组件位置进行标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实中采集的数据来进行三维场景制作,并通过其它信息的组合后在虚拟世界获取真实世界的映射,从而方便用户执行三维建模、图像识别、图像处理以及视频显示制作等多种操作。
[0003]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三维模型组件是按照预设比例等比例缩放后的效果,相较于实际体积有较大的差别,用户在执行建模动作时,会受到视觉误导以及个人经验的影响,导致所建成的三维场景模型存在部分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距离不合理,从而进一步导致成型的三维模型失真、质量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用户能够及时发现三维模型组件距离不合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在利用组件进行三维场景建设时容易出现组件之间距离把握较差导致模型失真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包括:
[0007]组件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或者录入构建三维场景建设所需的等比例缩小的三维模型组件;
[0008]成熟场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符合三维场景建设要求的三维场景模型;
[0009]三维场景学习单元,用于对成熟场景存储单元中的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学习,获取各类型组件之间的惯用距离L;
[0010]三维组件识别单元,当用户选定一个三维模型组件并将其拖动至建模区域时,三维组件识别单元识别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以及与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
[0011]上述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第一步,通过三维场景学习单元获取相邻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距离Q;
[0013]获取在两个小类的三维模型组件为相邻的两个三维模型组件时这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依次标记为Q1、Q2、
……
、Qk;
[0014]第二步,根据公式计算得到Q1至Qk这一组数据的分散值,若S<Y1成立,则将Qp作为对应的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惯用距离L;
[0015]所述Qp=(Q1+Q2+、
……
、+Qk)/k;
[0016]若S≥Y1成立,则按照|Qi

Q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Qi值,直至S<Y1成立,记录此时被删除的Qi值的数量k1,若k1/k≥β1成立,将这两个对应的三维模型组件标记为非常规组件组合,反之,若k1/k<β1成立,则计算剩余未被删除的若干Qi值的平均值Qpj,并将Qpj作为对应的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惯用距离L,所述β1为预设值;
[0017]第三步,当用户选定一个三维模型组件并将其拖动至建模区域时,三维组件识别单元识别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
[0018]当用户将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放置在建模区域的一个位置时,三维组件识别单元识别与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并根据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以及与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获取若干个惯用距离L;
[0019]当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与其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实际距离小于对应惯用距离L的α倍,则认为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的摆放位置存在问题,所述α为预设值;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小类是指按照组件所代表实体所属的种类进行大类分类,然后在各大类中根据尺寸将组件分为多个小类。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距离Q为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不存在其它三维模型组件,且其中一个三维模型组件沿着X轴或者Y轴在另一个三维模型组件上存在正投影时,正投影与对应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距离Q为按照比例放大至实际大小后的测算距离。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还包括标定显示单元,当认为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的摆放位置存在问题时,所述标定显示单元对对应的三维模型组件进行标定。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当认为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的摆放位置存在问题时,根据对应的惯用距离L对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的合理位置进行标定。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对成熟场景存储单元中录入存储的符合三维场景建设要求的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学习,获取不同小类之间的三维模型组件相邻时的惯用距离,并根据对应的惯用距离来对实际操作时,对建模区域三维模型组件位置进行判断,判断其与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合理,使用户能够及时的确定异常点并对应进行修改;
[0026](2)本专利技术中在认为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的摆放位置存在问题时,通过将对应的三维模型组件修改为显眼的,异于建模区域整体色彩的颜色,这样能够快速的对异于常用情况的三维模型组件位置进行标定,使用户准确快速的知道问题所在,并及时的进行修改与调整。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0031]组件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或者录入构建三维场景建设所需的等比例缩小的三维模型组件,所述三维模型组件包括建筑、车辆、人物以及花坛、植物等用于三维场景建设的三维模型;
[0032]成熟场景存储单元,用于录入存储完成的符合三维场景建设要求的三维场景模型;
[0033]三维场景学习单元,用于对成熟场景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学习,获取各类型组件之间的惯用距离L;
[0034]所述各类型组件是指:按照组件所代表实体所属的种类进行大类分类,然后在各大类中根据尺寸将组件分为多个小类;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类包括人物、道路、车辆、建筑、景观、灯光;
[0036]三维组件识别单元,当用户选定一个三维模型组件并将其拖动至建模区域时,三维组件识别单元识别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以及与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或者录入构建三维场景建设所需的等比例缩小的三维模型组件;成熟场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符合三维场景建设要求的三维场景模型;三维场景学习单元,用于对成熟场景存储单元中的三维场景模型进行学习,获取各类型组件之间的惯用距离L;三维组件识别单元,当用户选定一个三维模型组件并将其拖动至建模区域时,三维组件识别单元识别用户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以及与所选中的三维模型组件相邻的三维模型组件所属的小类;上述基于数字孪生时空和移动管控可视化的三维场景建设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通过三维场景学习单元获取相邻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距离Q;获取在两个小类的三维模型组件为相邻的两个三维模型组件时这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依次标记为Q1、Q2、
……
、Qk;第二步,根据公式计算得到Q1至Qk这一组数据的分散值,若S<Y1成立,则将Qp作为对应的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惯用距离L;所述Qp=(Q1+Q2+、
……
、+Qk)/k;若S≥Y1成立,则按照|Qi

Q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删除对应的Qi值,直至S<Y1成立,记录此时被删除的Qi值的数量k1,若k1/k≥β1成立,将这两个对应的三维模型组件标记为非常规组件组合,反之,若k1/k<β1 成立,则计算剩余未被删除的若干Qi值的平均值Qpj,并将Qpj作为对应的两个三维模型组件之间的惯用距离L,所述β1为预设值;第三步,当用户选定一个三维模型组件并将其拖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点光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