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89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瓣膜修复夹具。一种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包括:一上夹体,具有至少一对上夹合臂;一下夹体,具有与上夹合臂相配合的下夹合臂;一收束件,收束上夹体和下夹体,且可被上夹体和下夹体从远端伸出;上夹合臂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啮合齿,位于上夹合臂朝向下夹合臂的一侧面上,每组上啮合齿中具有若干上啮合齿;当上夹合臂和下夹合臂配合捕获瓣叶后,同一组中至少两个上啮合齿同时与下夹合臂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上夹体中的上啮合齿的改进,避免上夹体与下夹体配合捕获瓣叶后因应力过大容易损伤瓣膜的风险。瓣膜的风险。瓣膜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瓣膜修复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由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脏类疾病被广泛关注,特别是因心脏瓣膜闭合不全导致的血液反流。
[0003]瓣膜修复夹具因为可以保留原生瓣膜且其广泛通用性而得到更多关注。但是,现有的瓣膜修复夹具,特别是经心尖二尖瓣或三尖瓣修复夹具,目前市面上已存在的用于心脏瓣膜夹合的装置存在如下问题,比如:
[0004](1)输送器在将上夹体推出收束件的过程不能有效带出下夹体,使得下夹体打开失败。
[0005](2)瓣膜修复夹具在捕获瓣叶过程中,甚至捕获完成收束在收束件中后,瓣叶容易因过度夹合而损坏瓣叶,最终出现瓣叶撕裂而导致二尖瓣或三尖瓣反流更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瓣膜修复夹具在输送时造成下夹体打开失败或捕获完成后因过度夹合而损坏瓣叶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
[0007]一种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包括:
[0008]一上夹体,具有至少一对上夹合臂;
[0009]一下夹体,具有与所述上夹合臂相配合的下夹合臂;
[0010]一收束件,收束所述上夹体和所述下夹体,且可被所述上夹体和所述下夹体从远端伸出;
[0011]所述上夹合臂上设置有:
[0012]至少一组上啮合齿,位于所述上夹合臂朝向所述下夹合臂的一侧面上,每组所述上啮合齿中具有若干上啮合齿;
[0013]当所述上夹合臂和所述下夹合臂配合捕获瓣叶后,同一组中至少两个所述上啮合齿同时与所述下夹合臂接触,以降低因单一的所述上啮合齿与所述下夹合臂接触而引起对瓣膜的应力过大并容易损伤瓣膜的风险。
[0014]作为优选方案,最远端的一组所述上啮合齿的高度从远端至近端先增大后减小。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啮合齿的横截面可以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啮合齿的横截面也可以为三棱柱结构,所述上啮合齿中的一个四边形底面设置于所述上夹合臂上,所述上啮合齿的两个侧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三角形结构中与所述上夹合臂连接处的两个夹角中,位于近端的夹角为第一夹角,位于远端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所述三角形结构中的远离上夹合臂的另一个夹角朝向所述下夹合臂。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为80
°‑
110
°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另一个夹角的角度范围为45
°‑
75
°

[0019]作为优选方案,相邻两个所述上啮合齿的底部间距:所述上啮合齿的高度为1:0.5

1.5。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啮合齿的齿根与所述上夹合臂平滑过渡连接,在连接处形成过渡圆弧;
[0021]所述上啮合齿的齿顶顶面为圆弧面,以减小对瓣膜的应力,避免刺穿瓣膜。
[00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合臂包括:
[0023]一上夹合臂本体,两个侧面均为平面,朝向所述下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上啮合齿,远端包覆有覆膜;
[0024]一弯折部,远端与所述上夹合臂本体的近端连接。
[002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夹合臂上设置有:
[0026]至少一组下啮合齿,位于所述下夹合臂朝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面上,每组所述下啮合齿中具有若干下啮合齿;
[0027]所述下啮合齿和所述上啮合齿交错配合捕获瓣叶。
[002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啮合齿为至少两组,相邻两组所述上啮合齿以预设距离间隔设置在所述上夹合臂上;
[0029]所述下啮合齿为与所述上啮合齿配合的至少两组。
[0030]作为优选方案,同一组中最远端的所述上啮合齿位于对应的最远端的所述下啮合齿的远端侧。
[003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夹合臂从近端至远端分别包括相互连接的:
[0032]一收拢部,可收束于所述收束件内;
[0033]一夹合部,朝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下啮合齿。
[003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下夹合臂还包括:
[0035]一外扩部,近端与所述结合部的远端连接。
[003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扩部的远端具有一圆柱体端,所述圆柱体端的轴向与所述外扩部的长度方向垂直。
[003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扩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合部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0
°‑
30
°

[003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合部的宽度由远端至近端先增大后减小,且不小于所述收拢部的宽度。
[003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合部从近端至远端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
[0040]一卡合段,可收束于所述收束件内,朝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下啮合齿,背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摩擦件,以增加与所述收束件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
[0041]覆膜段,包覆有覆膜,侧面宽度大于所述卡合段的侧面宽度。
[004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弯折部朝向所述下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另一组所述上啮合齿;
[0043]所述收拢部朝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另一组所述下啮合齿;
[0044]所述弯折部上的所述上啮合齿和所述收拢部上的所述下啮合齿交错配合以进一
步夹持瓣叶。
[0045]作为优选方案,一对所述上夹合臂之间的夹角大于对应的一对所述下夹合臂之间的夹角;
[0046]一对所述上夹合臂之间的夹角为100
°‑
130
°

[004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合臂的夹合面宽度不大于所述下夹合臂的夹合面宽度。
[004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合臂的夹合面宽度一致,或者所述上夹合臂的夹合面宽度自近端至远端先增宽至远端后再缩小;
[0049]所述下夹合臂的夹合面宽度自近端至远端先增宽至远端后再缩小。
[005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合臂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下夹合臂的长度。
[0051]优选,所述上夹合臂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夹合臂的长度,以便于为瓣叶提供更大的运动缓冲空间。
[005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夹体还包括:
[0053]一连接件,近端具有卡位点,经所述卡位点与所述上夹合臂连接;
[0054]所述下夹体为一体结构,中部具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卡位点的宽度,以避免上夹体穿过所述连接通道的近端;
[0055]所述收束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收束通道。
[005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
[0057]一环形件,为跑道型,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包括:一上夹体,具有至少一对上夹合臂;一下夹体,具有与所述上夹合臂相配合的下夹合臂;一收束件,收束所述上夹体和所述下夹体,且可被所述上夹体和所述下夹体从远端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合臂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上啮合齿,位于所述上夹合臂朝向所述下夹合臂的一侧面上,每组所述上啮合齿中具有若干上啮合齿;当所述上夹合臂和所述下夹合臂配合捕获瓣叶后,同一组中至少两个所述上啮合齿同时与所述下夹合臂接触,以降低因单一的所述上啮合齿与所述下夹合臂接触而引起对瓣膜的应力过大并容易损伤瓣膜的风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最远端的一组所述上啮合齿的高度从远端至近端先增大后减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啮合齿的齿根与所述上夹合臂平滑过渡连接,在连接处形成过渡圆弧,所述上啮合齿的齿顶顶面为圆弧面,以减小对瓣膜的应力,避免刺穿瓣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合臂包括:一上夹合臂本体,两个侧面均为平面,朝向所述下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上啮合齿,远端包覆有覆膜;一弯折部,远端与所述上夹合臂本体的近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合臂上设置有:至少一组下啮合齿,位于所述下夹合臂朝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面上,每组所述下啮合齿中具有若干下啮合齿;所述下啮合齿和所述上啮合齿交错配合捕获瓣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同一组中最远端的所述上啮合齿位于对应的最远端的所述下啮合齿的远端侧。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合臂从近端至远端分别包括相互连接的:一收拢部,可收束于所述收束件内;一夹合部,朝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下啮合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合臂还包括:一外扩部,近端与所述夹合部的远端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部的远端具有一圆柱体端,所述圆柱体端的轴向与所述外扩部的长度方向垂直。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夹合部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夹角为10
°‑
30
°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合部的宽度由远端至近端先增大后减小,且不小于所述收拢部的宽度。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易损坏瓣膜的瓣膜修复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合部从近端至远端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一卡合段,可收束于所述收束件内,朝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所述下啮合齿,背向所述上夹合臂的一侧侧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明耿肖肖石成晓陈大凯
申请(专利权)人: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