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强专利>正文

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3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它由两个边衬、医用无纺布底衬、浸吸垫和手术薄膜组成,其中两个边衬粘贴在医用无纺布底衬的两侧,医用无纺布底衬的中部设有手术切口,手术薄膜覆盖在该手术切口上,其周边与底衬严密粘合,浸吸垫覆盖在手术薄膜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大量棉织品。(*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目前实施各种手术的过程中,需铺盖手术中单、医用无纺布及手术薄膜,其不足之处在于1、医护人员在手术前的铺盖及手术后的处理过程中劳动较大。2、造成大量棉织品的浪费。3、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以达到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节约和避免污染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由两个边衬、医用无纺布底衬、浸吸垫和手术薄膜组成,其中两个边衬粘贴在医用无纺布底衬的两侧,医用无纺布底衬的中部设有手术切口,手术薄膜覆盖在该手术切口上,其周边与医用无纺布底衬严密粘合,浸吸垫覆盖在手术薄膜上。所述的边衬可以用低密度PE薄膜或其它塑料材料制成,以降低产品成本。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2、具备手术薄膜的所有优点。3、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4、节约大量棉织品。5、便于采用独立的灭菌包装,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术中的交叉感染。为提高医疗健康水平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A-A剖视图。图3图1的B-B剖视图。实施例本例所述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的结构如图1、2、3所示,它由两个边衬1、医用无纺布底衬2、浸吸垫4和手术薄膜3组成,其中两个边衬1均用低密度PE薄膜制成,它们分别粘贴在医用无纺布底衬2的两侧,医用无纺布底衬2的中部设有矩形的手术切口,所述的手术薄膜3覆盖在该手术切口上,其周边与医用无纺布底衬2严密粘合,浸吸垫4覆盖在手术薄膜上。本例所述的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中,在其手术切口的下方设有一污物袋5,供承放手术过程中产生污物,以便于清理。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边衬(1)、医用无纺布底衬(2)、浸吸垫(4)和手术薄膜(3)组成,其中两个边衬(1)分别粘贴在医用无纺布底衬(2)的两侧,医用无纺布底衬(2)的中部设有手术切口,所述手术薄膜(3)覆盖在该手术切口上,其周边与医用无纺布底衬(2)严密粘合,所述浸吸垫(4)覆盖在手术薄膜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切口的下方设有一污物袋5。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它由两个边衬、医用无纺布底衬、浸吸垫和手术薄膜组成,其中两个边衬粘贴在医用无纺布底衬的两侧,医用无纺布底衬的中部设有手术切口,手术薄膜覆盖在该手术切口上,其周边与底衬严密粘合,浸吸垫覆盖在手术薄膜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大量棉织品。文档编号A61B19/00GK2265171SQ9622011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吴强, 潘锐, 康士奎 申请人:吴强, 潘锐, 康士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粘贴形医用手术巾,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边衬(1)、医用无纺布底衬(2)、浸吸垫(4)和手术薄膜(3)组成,其中两个边衬(1)分别粘贴在医用无纺布底衬(2)的两侧,医用无纺布底衬(2)的中部设有手术切口,所述手术薄膜(3)覆盖在该手术切口上,其周边与医用无纺布底衬(2)严密粘合,所述浸吸垫(4)覆盖在手术薄膜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强潘锐康士奎
申请(专利权)人:吴强潘锐康士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