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包括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顶端若干均匀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壳体,所述基座的顶端开口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工作辊一,所述工作辊一通过支架一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工作辊一相匹配的工作辊二,所述工作辊二通过支架二与所述横板相连接,所述横板和所述支撑板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基座相连接。有益效果:通过调节机构与工作辊一和工作辊二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对工作辊一和工作辊二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且调节过程简单方便。解决了现有的超薄轧机弯辊装置不便于进行调节的问题;便于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件进行加工。件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轧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轧机按照辊筒数目可分为两辊、四辊、六辊、八辊、十二辊、十八辊等;按照辊筒的排列方式又可分为“L”型、“T”型、“F”型、“Z”型和“S”型。普通轧机主要由辊筒、机架、辊距调节装置、辊温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润滑系统、控制系统和拆辊装置等组成。精密压延机除了具有普通轧机主要零部件和装置外,增加了保证压延精度的装置。现有的轧机工作辊弯辊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现有的轧机工作辊弯辊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便于进行调节的问题,容易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包括基座和位于所述基座顶端若干均匀分布的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壳体,所述基座的顶端开口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工作辊一,所述工作辊一通过支架一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工作辊一相匹配的工作辊二,所述工作辊二通过支架二与所述横板相连接,所述横板和所述支撑板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壳体和所述基座相连接。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活动杆一,所述活动杆一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内的连接杆,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接的活动杆二,所述连接杆通过活动轴一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二和所述活动杆一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二的底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下方并与所述横板相连接的连接柱一。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活动杆一顶端一侧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顶端设有活动杆三,所述活动杆三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接的连接柱二,所述基座内设有与所述活动杆一相连接的液压缸。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一上设有与所述基座相连接的固定轴,所述衔接杆通过活动轴二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一和所述活动杆三相连接。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缸通过活动轴三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活动杆一相连接。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基座的顶端对称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横板的导柱。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调节机构与工作辊一和工作辊二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对工作辊一和工作辊二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且调节过程简单方便。解决了现有的超薄轧机弯辊装置不便于进行调节的问题;便于对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的侧视图;
[0016]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基座;2、立柱;3、壳体;4、支撑板;5、工作辊一;6、支架一;7、横板;8、工作辊二;9、支架二;10、活动杆一;11、连接杆;12、活动杆二;13、活动轴一;14、连接柱一;15、衔接杆;16、活动杆三;17、连接柱二;18、液压缸;19、固定轴;20、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
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超薄轧机弯辊装置,包括基座1和位于所述基座1顶端若干均匀分布的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壳体3,所述基座1的顶端开口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有工作辊一5,所述工作辊一5通过支架一6与所述支撑板4相连接,所述壳体3的底端设有横板7,所述横板7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工作辊一5相匹配的工作辊二8,所述工作辊二8通过支架二9与所述横板7相连接,所述横板7和所述支撑板4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壳体3和所述基座1相连接。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1
‑
3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3内的活动杆一10,所述活动杆一10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3内的连接杆11,所述壳体3内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1相连接的活动杆二12,所述连接杆11通过活动轴一13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二12和所述活动杆一10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二12的底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3下方并与所述横板7相连接的连接柱一14,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活动杆一10顶端一侧的衔接杆15,所述衔接杆15的顶端设有活动杆三16,所述活动杆三16的顶端设有与所述支撑板4相连接的连接柱二17,所述基座1内设有与所述活动杆一10相连接的液压缸18。
[0025]实施例三;
[0026]如图1
‑
3所示,所述活动杆一10上设有与所述基座1相连接的固定轴19,所述衔接杆15通过活动轴二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一10和所述活动杆三16相连接,所述液压缸18通过活动轴三分别与所述基座1和所述活动杆一10相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端对称设有贯穿所述支
撑板4和所述横板7的导柱20。
[0027]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8]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调节工作辊一5和工作辊二8之间的距离时,可通过液压缸18的运行推动活动杆一10以固定轴19为轴点进行逆时针转动,活动杆一10在进行逆时针转动时分别拉动连接杆11和推动衔接杆15,连接杆11带动活动杆二12以轴点进行顺时针转动,而活动杆二12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柱一14推动横板7下移,使得工作辊二8下移,而衔接杆15受力则推动活动杆三16以轴点进行逆时针转动,使得活动杆三16推动连接柱二17带动工作辊一5上移,实现对工作辊一5和工作辊二8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0029]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机构与工作辊一5和工作辊二8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对工作辊一5和工作辊二8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位于所述基座(1)顶端若干均匀分布的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壳体(3),所述基座(1)的顶端开口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设有工作辊一(5),所述工作辊一(5)通过支架一(6)与所述支撑板(4)相连接,所述壳体(3)的底端设有横板(7),所述横板(7)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工作辊一(5)相匹配的工作辊二(8),所述工作辊二(8)通过支架二(9)与所述横板(7)相连接,所述横板(7)和所述支撑板(4)通过调节机构与所述壳体(3)和所述基座(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轧机弯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3)内的活动杆一(10),所述活动杆一(10)的顶端设有延伸至所述壳体(3)内的连接杆(11),所述壳体(3)内设有与所述连接杆(11)相连接的活动杆二(12),所述连接杆(11)通过活动轴一(13)分别与所述活动杆二(12)和所述活动杆一(10)相连接,所述活动杆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瑞芬,杨萍,庄松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森轧钢成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