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050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涉及电力变压器技术领域,包括电力变压器、顶板、散热底座、接线柱和转接装置,所述电力变压器的顶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顶板,所述电力变压器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散热底座,所述顶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接线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连接引线与接线柱进行连接,配合转动转动套,促使螺纹杆转动在螺纹套筒的内部向右侧靠近,再通过转动连接杆,连接杆向内部贴合,此时弹簧呈收缩状态,配合挤压片贴合在连接导线的外表面上进行固定限位,解决现有的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导致高压引线在实际使用时产生晃动松脱的问题,以达到固定限位的效果。以达到固定限位的效果。以达到固定限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变压器指的是运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电力设备,其主要的部件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及铁芯,在工作中起到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和稳压等作用,而电力变压器的引线一般是指从变压器中的高压线圈或低压线圈引出的导线。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导致高压引线在实际使用时产生晃动松脱的问题;
[0004]2、由于电力变压器的电流非常大,会产生很大的热能,而变压器自身无法进行降温冷却,极易发生内部元件损坏,从而降低变压器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包括电力变压器、顶板、散热底座、接线柱和转接装置,所述电力变压器的顶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顶板,所述电力变压器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散热底座,所述顶板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套接有转接装置。
[0008]所述了转接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接线柱贯穿在通孔的内部。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接线柱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导线,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两侧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表面且延伸至连接导线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卡接有固定装置。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环形散热板,所述环形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一,所述环形散热板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环形散热板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挤压片,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弹簧。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环形散热板的右侧上下两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右侧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套接有螺纹套筒,所述上下两端的螺纹套筒内部可拆卸式连接有弧形散热板,所述弧形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二。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底座的两侧外表面上活动连接
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部可拆卸式安装有吸风泵,所述进风口的右侧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可拆卸式连接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上下两端可拆卸式连接有绝缘片。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有降温箱,所述降温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器,所述降温箱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排风罩,所述散热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排风罩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在出风口的底端上。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采用连接引线、接线柱、转动套、螺纹杆、螺纹套筒、连接杆、弹簧、挤压片、环形散热板、弧形散热板、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之间的配合,通过将连接引线与接线柱进行连接,配合转动转动套,促使螺纹杆转动在螺纹套筒的内部向右侧靠近,再通过转动连接杆,连接杆向内部贴合,此时弹簧呈收缩状态,配合挤压片贴合在连接导线的外表面上进行固定限位,防止高压引线使用时产生晃动造成松脱的现象,配合环形散热板和弧形散热板对高压引线产生的热能进行吸收并通过散热孔一和散热孔二进行散热,解决现有的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导致高压引线在实际使用时产生晃动松脱的问题,以达到固定限位的效果。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采用进风口、吸风泵、连接管、过滤器、绝缘片、降温箱、冷却器、排风罩和出风口之间的配合,通过启动吸风泵将外界的空气配合进风口吸进连接管的内部,使用过滤器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处理,气体经过连接管与绝缘片进行摩擦静电,对一些颗粒物进行吸附,过滤的气体流向降温箱的内部,配合冷却器进行冷却处理,最后通过排风罩使用出风口将其排向电力变压器的内部进行降温,解决由于电力变压器的电流非常大,会产生很大的热能,而变压器自身无法进行降温冷却,极易发生内部元件损坏,从而降低变压器使用寿命的问题,以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转接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散热底座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电力变压器;2、顶板;3、散热底座;31、进风口;32、吸风泵;33、连接管;34、过滤器;35、绝缘片;36、降温箱;37、冷却器;38、排风罩;39、出风口;4、接线柱;5、转接装置;51、支撑架;52、通孔; 53、连接导线;54、支撑板;55、固定装置;56、环形散热板;57、散热孔一;58、连接杆;59、弹簧、510、挤压片;511、转动套;512、螺纹杆;513、螺纹套筒;514、弧形散热板;515、散热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包括电力变压器1、顶板2、散热底座3、接线柱4和转接装置5,电力变压器1的顶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顶板2,电力变压器1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散热底座3,顶板2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接线柱4,接线柱4 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套接有转接装置5。
[002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散热底座3对电力变压器1产生的热能进行快速散热处理,配合将外界引线与接线柱4进行连接,配合转接装置5内部的组件对外界引线进行固定限位,防止高压引线使用时产生晃动造成松脱的现象。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了转接装置5包括支撑架51,支撑架5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52,接线柱4贯穿在通孔52的内部,接线柱4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导线53,支撑架51的顶部两侧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4,支撑板54的内表面且延伸至连接导线53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卡接有固定装置55,固定装置55 包括环形散热板56,环形散热板56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一57,环形散热板56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杆58,连接杆58的另一端延伸至环形散热板 56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挤压片510,连接杆58的外表面上活动套接有弹簧59,环形散热板56的右侧上下两端外表面上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包括电力变压器(1)、顶板(2)、散热底座(3)、接线柱(4)和转接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变压器(1)的顶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顶板(2),所述电力变压器(1)的底端可拆卸式安装有散热底座(3),所述顶板(2)的顶部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有接线柱(4),所述接线柱(4)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套接有转接装置(5);所述转接装置(5)包括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52),所述接线柱(4)贯穿在通孔(5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4)的顶部可拆卸式连接有连接导线(53),所述支撑架(51)的顶部两侧边缘位置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4),所述支撑板(54)的内表面且延伸至连接导线(53)的外表面上可拆卸式卡接有固定装置(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高压引线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5)包括环形散热板(56),所述环形散热板(56)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一(57),所述环形散热板(56)的左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杆(58),所述连接杆(58)的另一端延伸至环形散热板(56)的右侧外表面上可拆卸式连接有挤压片(510),所述连接杆(58)的外表面上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安陈丽娟玉志席吴相康李昕芸符大钦钟雪婷陈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领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