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和分级培养养殖灰海马低质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020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和分级培养养殖灰海马低质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A、将低质灰海马放入深色圆桶中;B、步骤A中深色圆桶桶底圆心位置中放置气石,调节气量;C、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和分级培养养殖灰海马低质苗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马幼苗的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和分级培养养殖灰海马低质苗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马是传统名贵中药。据统计,我国每年入药干品超过300吨。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已近枯竭,目前市场所需海马大部分靠进口,价格逐年升高,平均价格已超过每千克7000元,按照每年进口300吨计算,价值超过21亿元。由于海马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人工养殖研究。近五年来,我国以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和膨腹海马(H.abdominalis)为主导品种的海马养殖技术发展迅速,但规模化生产技术仍存许多问题,由于种质退化而导致的低质苗比例越来越高,低质苗养殖成活率低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0003]海马一年中可多次繁殖,在自然界,繁殖季节一般为春、秋两季,以春季为主。在人工条件下,可以四季繁殖,但在夏季或连续繁殖多次后,苗的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瘦弱或有气泡。目前海马养殖普遍采用清水养殖。在清水中,低质新生苗漂浮水面,影响摄食,更加瘦弱,或有气泡;若新生苗有不明显气泡,漂在水面,气泡将更明显,一般7日内全部死亡。低质苗养殖到20天时的成活率一般不足10%。大量的低质苗将显著影响海马养殖效益。因此,如何提高低质灰海马苗养殖成活率是当前海马养殖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0004]高质量的灰海马新生苗适应能力强,孵出后立即生活在水体中,即便有部分在表层,但不会漂浮在水面,一般孵出后1

3天即完全进入水体,不会出现气泡。鉴于这一行为特征,如果能将低质量的新生苗诱导入水体中,将有助于幼苗摄食,从而提高其成活率。中国专利CN201910485564.1公开了藻水养殖以实现这一目标。然而,藻水养殖技术要求高,藻相不易控制,技术水平不高者采用此法反而将导致养殖效果不佳。因此,建立一个更简单的技术对灰海马低质苗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和分级培养养殖灰海马低质苗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低质量灰海马幼苗养殖成活率低的缺陷。
[0006]海马养殖中,幼苗期的普遍做法是微量充气,甚至有学者将气泡病归咎于充气量大所致。然而,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合适规格的圆形桶中,较大的充气产生的水流能将幼苗带入水中,低质苗,甚至有气泡的苗都很少漂浮在水面,都会进入水体中,有利摄食,也不会接触空气而致鳔内有气泡或气泡苗中的气泡进一步增大,甚至气泡苗中的气泡20天以后基本消失。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和分级培养养殖灰海马低质苗的方法,包括:
[0008]A、将低质灰海马放入深色圆桶中,光强为200

700lx,其中深色圆桶直径为1.0

1.2米,放苗时水位为35

40厘米;
[0009]B、步骤A中深色圆桶中放置气石,该气石放置在桶底圆心位置,不能采取传统的微量充气,充气在水面形成的水圈直径达到24

26厘米,以确保没有苗飘在水面,同时保证海马在水体中保持正常游泳状态为宜;
[0010]C、12

14天后将水位提高到45

50厘米,水位调整后,充气量需要在步骤B基础上略加大,充气在水面形成的水圈直径达到25

27厘米,以确保没有苗飘在水面,同时保证海马在水体中保持正常游泳状态为宜;20天后当海马体高达到2.5厘米以上时,将水位提高到60

65厘米,无需调节充气量;
[0011]D、8

15天开始将桶中瘦弱苗捞出放到新桶中,养殖过程中不断将瘦弱苗捞出放到新桶中,然后按照步骤A

C养殖。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低质灰海马为亲海马后期产苗,有气泡苗,或躯干中间宽和躯干高的比例小于0.19的苗。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深色圆桶为蓝色或黑色。
[0014]优选地,所述深色圆桶直径1.0

1.2米,深75

80厘米。
[0015]优选地,步骤(A)中每桶放苗量为200

300尾。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每个深色圆桶中央放置一个气石。
[0017]优选地,所述低质海马在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4

28℃,养殖水每3天添加EM菌和乳酸菌。养殖期间注意吸掉死亡饵料和粪便,20天内无需换水,吸污后补充水即可。
[0018]优选地,所述低质灰海马在养殖期间:幼苗投喂桡足类,投喂密度为1

2个/ml,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08:00和15:00各一次。
[0019]优选地,所述瘦弱苗在新桶中每桶放苗150

200尾。
[0020]优选地,养殖过程中尽量不换桶,以避免倒桶胁迫导致的死亡,直至海马达到商品规格(10厘米以上)。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是在合适规格(直径1.0

1.2米)的圆形桶中,水深控制在35

40厘米,用单个气石放置在桶中央位置,通过控制充气量形成的水流将灰海马低质苗带入水体中,降低气泡病的发生率,并确保海马能正常摄食。此方法可将清水中20日养殖成活率由不足10%提高到80%以上,提高了海马养殖效益。水深超过40厘米,或桶直径超过1.2米,都需要加大充气量,因此对水体的扰动过大,虽然能将海马带入水体中,但海马很难保持正常游泳状态,无法正常摄食,反而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一、养殖系统
[0026]灰海马幼苗养殖系统由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及充气系统组成,养殖桶为玻璃钢材质,内壁为黑色圆桶,直径1.0米、1.2米、1.4米,桶深75cm,放苗水深35、45、55cm。
[0027]二、养殖环境
[0028]灰海马新生幼苗养殖为水温25

27℃,养殖用水盐度为30

,光照时间为13小时,日光照200

700lux,早、晚不低于200lux,日出后光照400

700lux(此光强光照时间约8小时)。
[0029]三、饵料投喂
[0030]幼苗投喂桡足类,投喂密度为1

2个/ml,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08:00和15:00各一次。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动力学原理和分级培养养殖灰海马低质苗的方法,包括:A、将低质灰海马放入深色圆桶中,光强为200

700lx,其中深色圆桶直径为1.0

1.2米,放苗时水位为35

40厘米;B、步骤A中深色圆桶中放置气石,该气石放置在桶底圆心位置,充气在水面形成的水圈直径达到24

26厘米;C、12

14天后将水位提高到45

50厘米,水位调整后,充气量需要在步骤B基础上略加大,充气在水面形成的水圈直径达到25

27厘米;20天后当海马体高达到2.5厘米以上时,将水位提高到60

65厘米,无需调节充气量;D、8

15天开始将桶中瘦弱苗捞出放到新桶中,养殖过程中不断将瘦弱苗捞出放到新桶中,然后按照步骤A

C养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