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及管束式除雾器,其中管束包括管束筒体,所述管束筒体的轴心处固定设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与所述管束筒体内壁之间轴向间隔设置至少一级导流叶轮,所述冲洗管上设有与导流叶轮对应的冲洗喷嘴,在所述管束筒体的烟气出口端设有挡水结构;所述管束筒体的烟气出口端与所述冲洗管的上端部之间还同心设有内筒体,位于所述内筒体的下端口的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分流叶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加强对燃煤电厂脱硫后的烟气中的细小浆液雾滴和粉尘颗粒的脱除,防止“石膏雨”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细小粉尘颗粒的浓度,保证烟气达标排放。烟气达标排放。烟气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及管束式除雾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塔烟气除尘除雾装置,尤其是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及管束式除雾器。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燃煤电厂脱硫浆液经过喷嘴雾化进入喷淋塔内,细小雾滴夹带进入除雾器,用于把在喷雾吸收过程中,烟气夹带的雾粒、浆液滴捕集下来。若除雾器设计不合理,经过除雾后的烟气含液量很高,含液量很高的烟气经过烟囱后温度降低,水雾产生凝结,会产生“石膏雨”现象。若烟气流场不均匀,进入除雾器部分区域的烟气流速超过除雾器允许的极限流速,也会造成“石膏雨”现象的产生。“石膏雨”现象不仅严重地影响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对电厂周边植物及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影响了电厂安全文明生产。
[0003]目前,常规的管束式除雾器,是由管束和固定板组成,在管束内焊固有旋流叶片,管束出口端有一圈挡水环,在旋流叶片中心线上固有水管,水管上设有旋流叶片冲洗喷头。现有管束式除雾器在烟气高速湍流、剧烈混合、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利用离心力将烟气中携带的雾滴和粉尘颗粒脱除,适用于雾滴粒径分布范围广、雾滴量大的饱和净烟气中,可以实现不同粒径的雾滴在烟气中的分离,并且还可以使烟气流场平均分布,使得除雾效果更佳,但针对更为细小浆液雾滴和粉尘颗粒的脱出效果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及管束式除雾器,能够加强对燃煤电厂脱硫后的烟气中的细小浆液雾滴和粉尘颗粒的脱除,防止“石膏雨”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细小粉尘颗粒的浓度,保证烟气达标排放。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包括管束筒体,所述管束筒体的轴心处固定设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与所述管束筒体内壁之间轴向间隔设置至少一级导流叶轮,所述冲洗管上设有与导流叶轮对应的冲洗喷嘴,在所述管束筒体的烟气出口端设有挡水结构;所述管束筒体的烟气出口端与所述冲洗管的上端部之间还同心设有内筒体,位于所述内筒体的下端口的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分流叶轮。
[0007]烟气先经过导流叶轮的初步处理,烟气中较大的浆液液滴、粉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通过引入了内筒体和分流叶轮的设计,这时含有细小浆液雾滴和粉尘颗粒的烟气,经分流叶轮后分别进入内筒体以及其外侧的管束筒体内壁,其中管束筒体流通截面减小,烟气受到挤压,流速增大,会增大细小液滴与颗粒的碰撞几率,聚集为较大的液滴,而进入内筒体的烟气,气流速度加大,同时内筒体直径减小,烟气中的较小颗粒和雾滴在离心力作用下旋转碰撞聚集较大颗粒被甩在内筒内壁上,实现了细小浆液雾滴和粉尘颗粒的高效脱出。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管束式除雾器,包括上述的除雾器用管束。
[0010]本技术方案的除雾器,由多个除雾器用管束组合而成,由于每个除雾器用管束都设有初级除尘脱水的导流叶轮以及内筒体+分流叶轮的精细除尘脱水结构,最终实现了较好的除雾效果和较高的除雾效率,达到了加强对燃煤电厂脱硫后的烟气中的细小浆液雾滴和粉尘颗粒的脱除,防止“石膏雨”现象的产生,同时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细小粉尘颗粒的浓度,保证烟气达标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
‑
A处的剖面图。
[0014]图3是图2中B向视图。
[0015]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16]1、管束筒体,11、挡水结构;
[0017]2、冲洗管,21、冲洗喷嘴,22、进水口,23、封闭端部;
[0018]3、导流叶轮,31、第二级导流叶轮,311、第二弧形导流叶片,32、第一级导流叶轮,321、第一弧形导流叶片;
[0019]4、内筒体;
[0020]5、分流叶轮,51、内环叶轮,52、外环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图1至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包括管束筒体1,所述管束筒体1的轴心处固定设有冲洗管2,所述冲洗管2与所述管束筒体1内壁之间轴向间隔设置至少一级导流叶轮3;公知的,所述冲洗管2在设置导流叶轮3的部位设有出水口,并可以进一步在所述冲洗管2上安装与导流叶轮3对应的冲洗喷嘴21,用于对导流叶轮3的背风面和管束筒体1内壁进行冲洗,将从烟气中脱除的浆液液滴和烟尘颗粒冲洗下来,防止其在叶片上形成结垢;必要的,在所述管束筒体1的烟气出口端还需要设置挡水结构11,进一步的,所述挡水结构11可以为设在所述管束筒体1内壁的一圈挡水环。所述管束筒体1的烟气出口端与所述冲洗管2的上端部之间还同心设有内筒体4,所述内筒体4的下端口的所述冲洗管2上设有分流叶轮5。
[0023]携带烟尘和浆液雾滴的烟气经过导流叶后烟气发生旋转运动,烟气中较大的浆液液滴、粉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被甩在管束筒体1的内壁上。之后烟气再经过分流叶轮5后分别进入内筒体4以及内筒体4与管束筒体1的内壁之间,其中内筒体4与管束
筒体1的内壁之间流通截面减小,烟气受到挤压,流速增大,会增大细小液滴与颗粒的碰撞几率,从而聚集成为大颗粒被甩内筒体4与管束筒体1的内壁之间,实现从烟气中的脱除,同时进入内筒体4的烟气,气流速度加大,同时内筒体4直径减小,烟气中的较小颗粒和雾滴在离心力作用下旋转碰撞聚集成较大颗粒被甩在内筒体4的内壁上而被进一步脱除。
[0024]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叶轮3设置两级,第二级导流叶轮31和第一级导流叶轮32依次布置在所述分流叶轮5的下方。携带烟尘和浆液雾滴的烟气先后经过第一级导流叶轮32、第二级导流叶轮31后烟气,能够发生连续旋转运动,可以获得较为持久强力的离心效果。
[0025]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级导流叶轮31和第一级导流叶轮32均由多个弧形导流叶片以所述冲洗管2为中心环形阵列而成。即第一级导流叶轮32上是第一弧形导流叶片321,第二级导流叶轮31上是第二弧形导流叶片311。
[0026]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叶轮5由同心布置的内环叶轮51和外环叶轮52组成,所述内环叶轮51和外环叶轮52分别用于向上与所述内筒体4及所述内筒体4与管束筒体1之间环腔进行导通。导向叶轮所在的管束筒体1通过所述环腔喷嘴喷出的冲洗水进行冲洗,分流叶轮5所在的管束筒体1则通过内环叶轮51和外环叶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包括管束筒体,所述管束筒体的轴心处固定设有冲洗管,所述冲洗管与所述管束筒体内壁之间轴向间隔设置至少一级导流叶轮,所述冲洗管上设有与导流叶轮对应的冲洗喷嘴,在所述管束筒体的烟气出口端设有挡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束筒体的烟气出口端与所述冲洗管的上端部之间还同心设有内筒体,位于所述内筒体的下端口的所述冲洗管上设有分流叶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其特征是:所述导流叶轮设置两级,第二级导流叶轮和第一级导流叶轮依次布置在所述分流叶轮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级导流叶轮和第一级导流叶轮均由多个弧形导流叶片以所述冲洗管为中心环形阵列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除雾器用管束,其特征是:所述分流叶轮由同心布置的内环叶轮和外环叶轮组成,所述内环叶轮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斌,贾嘉,王涵,王海刚,王鹤麒,赵秉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