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06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7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属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包括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坐落在基础上,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设置有气悬浮装置;气悬浮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囊和顶升缸,空气压缩机与气囊内部连通,用于向气囊内部送气,供气囊顶部与上层建筑底面抵接;气囊底部与基础顶面固定连接;顶升缸本体一端内嵌固定在上层建筑底部,顶升缸活塞杆一端贯穿气囊后与基础顶面抵接;顶升缸设置有多个,相邻顶升缸间隔分布在上层建筑底面,供上层建筑相对基础稳定抬升或下降;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测震动且控制气悬浮装置是否工作的传感器,本申请具有提升建筑物上浮或回落时的平稳性的效果。建筑物上浮或回落时的平稳性的效果。建筑物上浮或回落时的平稳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


[0001]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建筑物为了稳固,在地表之下还有地基以及利用地基建设的地下室。然而,地基和地表建筑一体化的结构在抗震方面并不理想,当发生足够强大的地震时,地基被挤压和振动造成的形变足以对地表以上的建筑带来灾难性的破坏。
[0003]现有一种气悬浮结构,将地表建筑和地基分离开来,当地震袭来时,地基发生的剧烈晃动对地表建筑造成的影响将被极大地减小。
[0004]气悬浮结构是指利用压缩空气将结构悬浮起来,与磁悬浮列车类似,气悬浮技术也很早被应用于列车系统。法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气垫列车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在巴黎和奥尔良郊外建成了两条气悬浮式铁路,列车的试验速度为每小时200至422公里。
[0005]日本311大地震后,在2012年气悬浮隔震结构被日本研发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目前已有88个家庭采用)。整个系统由传感器、空气压缩装置和房屋基础装置组成,当传感器监测到地震来临时,气悬浮装置可以将结构抬升约3cm的高度,直到监测到振动消失后结构再复位,空气压缩装置常采用空气压缩机和气囊。
[0006]针对上述悬浮结构,专利技术人认为当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泄气时,靠近进气口或出气口处的气囊区域变化最快,气囊整体会存在不均匀起伏的状态,导致气囊上方房屋产生偏斜晃动,存在建筑物上浮或回落时不平稳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提升建筑物上浮或回落时的平稳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包括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坐落在基础上,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设置有气悬浮装置;气悬浮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囊和顶升缸,空气压缩机与气囊内部连通,用于向气囊内部送气,供气囊顶部与上层建筑底面抵接;气囊底部与基础顶面固定连接;顶升缸本体一端内嵌固定在上层建筑底部,顶升缸活塞杆一端贯穿气囊后与基础顶面抵接;顶升缸设置有多个,相邻顶升缸间隔分布在上层建筑底面,供上层建筑相对基础稳定抬升或下降;上层建筑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测震动且控制气悬浮装置是否工作的传感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感器监测到地震来临时,顶升缸先启动工作,将上层建筑向上顶升,为气囊的充气留足空间,而后空气压缩机对气囊内部进充气,当气囊顶部与上层建筑底面抵接后,顶升缸的活塞杆再回缩,此时上层建筑整体稳定下落,最终趋于稳定,同样当传感器感应到地震离去后,所有顶升缸先将上层建筑支撑在基础上方,而后空气
压缩机对气囊内部进行泄气,待泄气完毕后,所有顶升缸的活塞杆整体稳定回缩,保证上层建筑稳定的坐落在基础上,达到提升建筑物上浮或回落时的平稳性的效果。
[0010]可选的,所述基础上开设有收纳槽,上层建筑坐落在收纳槽内,上层建筑与收纳槽竖直槽壁之间留有距离;上层建筑竖直外壁上设置有限位缸和第一弹簧,限位缸与上层建筑固定连接,限位缸活塞杆一端与收纳槽的槽壁抵接;第一弹簧环套在限位缸上,第一弹簧一端与上层建筑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收纳槽的槽壁之间留有距离。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槽的开设使上层建筑能够稳定坐落在基础上,当地震强烈时,收纳槽对上层建筑的晃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当上层建筑欢动后,第一弹簧对上层建筑的晃动起到了缓冲和抵抗的作用,同时配合限位缸避免了上层建筑往复晃动的可能,即:使限位缸的活塞杆在第一弹簧受到一定压缩后就与收纳槽的槽壁抵接。当地震不来临的时候,使限位杆的活塞杆与收纳槽的槽壁抵接,保证上层建筑坐落在基础上之后的稳定性。
[0012]可选的,所述顶升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导向帽,导向帽靠近和远离气囊一端均倒角设置,基础顶面开设有定位槽,导向帽贯穿气囊后插嵌在定位槽内,导向帽靠近基础一端与定位槽内壁紧密抵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帽的设置便于顶升缸的活塞杆端部贯穿气囊,避免顶升缸的活塞缸伸缩的过程中牵连气囊;而定位槽的开设增大了导向帽与基础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顶升缸能稳定顶起上层建筑。
[0014]可选的,所述基础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顶升缸错位分布;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支撑杆和磁石,支撑座一端内嵌固定在基础上,支撑杆插嵌在支撑座上,支撑杆相对支撑座沿竖直方向滑动且不脱离支撑座,支撑杆竖直设置且贯穿气囊,磁石固定在支撑杆顶端,磁石与上层建筑底部磁性吸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组件与顶升缸错位分布,弥补了相邻顶升缸之间对上层建筑的支撑,当上层建筑坐落在基础上后,支撑组件对上层建筑底部起到了支撑作用,避免了上层建筑底部的弯曲变形;而磁石的设置,在上层建筑被向上顶起后,支撑杆跟随上层建筑一段距离后脱离上层建筑,而当上层建筑回落时,一旦到磁性吸附的距离,磁石会带动支撑杆贯穿气囊与上层建筑底部磁性吸附,避免了支撑杆与上层建筑将气囊挤压的现象发生。
[0016]可选的,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分布在气囊被支撑杆贯穿处,定位环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多根牵引绳,牵引绳一端与定位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支撑座后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有牵引绳对称分布在支撑杆上;磁石与上层建筑刚吸附时,牵引绳靠近支撑杆的区域被支撑杆拉入支撑座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环的存在便于支撑杆更好的贯穿气囊,而当气囊泄气后,为了避免支撑杆端部与上层建筑之间夹住气囊,通过牵引绳将定位环向远离支撑杆的方向拉扯,从而避免支撑杆端部和上层建筑挤压气囊。
[0018]可选的,所述基础上设置垫台,垫台位于收纳槽的槽底且沿槽底外圈设置一周,上层建筑底部与垫台抵接,气囊位于垫台内;气囊充气后顶面存在有凹槽,上层建筑底部固定有凸台,凸台被凹槽包裹;磁石与凸台吸附。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台的设置使上层建筑坐落在基础上时可以完全释放顶
升缸,不必通过顶升缸持续性对上层建筑进行支撑,延长顶升缸使用寿命;而凹槽和凸台的存在,使气囊充气状态下,能避免上层建筑相对气囊的侧滑。
[0020]可选的,所述基础上设置有遮挡组件,遮挡组件包括摆动杆、遮挡板和第二弹簧,收纳槽的竖直槽壁上开设有摆动槽,摆动槽沿竖直方向开设且开透基础顶部,摆动杆和第二弹簧均位于摆动槽内,摆动杆与基础转动连接,转动轴水平设置,遮挡板与摆动杆顶部固定连接,遮挡板沿靠近或远离上层建筑方向摆动,第二弹簧位于摆动杆底部处且位于摆动杆远离气囊一侧,第二弹簧一端与摆动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摆动槽固定连接;气囊未充气状态下,第二弹簧与限位缸正对分布。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遮挡组件的存在充分利用了限位缸,使限位缸的活塞杆能够推动摆动杆一端进行摆动,通过摆动杆能够控制遮挡板向靠近或远离上层建筑方向移动,从而将上层建筑与基础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或不遮挡,不遮挡时为上层建筑的晃动留足了晃动空间,避免与基础直接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1)和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2)坐落在基础(1)上,基础(1)和上层建筑(2)之间设置有气悬浮装置(3);气悬浮装置(3)包括空气压缩机(31)、气囊(32)和顶升缸(33),空气压缩机(31)与气囊(32)内部连通,用于向气囊(32)内部送气,供气囊(32)顶部与上层建筑(2)底面抵接;气囊(32)底部与基础(1)顶面固定连接;顶升缸(33)本体一端内嵌固定在上层建筑(2)底部,顶升缸(33)活塞杆一端贯穿气囊(32)后与基础(1)顶面抵接;顶升缸(33)设置有多个,相邻顶升缸(33)间隔分布在上层建筑(2)底面,供上层建筑(2)相对基础(1)稳定抬升或下降;上层建筑(2)内部设置有用于监测震动且控制气悬浮装置(3)是否工作的传感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1)上开设有收纳槽(11),上层建筑(2)坐落在收纳槽(11)内,上层建筑(2)与收纳槽(11)竖直槽壁之间留有距离;上层建筑(2)竖直外壁上设置有限位缸(12)和第一弹簧(13),限位缸(12)与上层建筑(2)固定连接,限位缸(12)活塞杆一端与收纳槽(11)的槽壁抵接;第一弹簧(13)环套在限位缸(12)上,第一弹簧(13)一端与上层建筑(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收纳槽(11)的槽壁之间留有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缸(33)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导向帽(331),导向帽(331)靠近和远离气囊(32)一端均倒角设置,基础(1)顶面开设有定位槽(14),导向帽(331)贯穿气囊(32)后插嵌在定位槽(14)内,导向帽(331)靠近基础(1)一端与定位槽(14)内壁紧密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4),支撑组件(4)与顶升缸(33)错位分布;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座(41)、支撑杆(42)和磁石(43),支撑座(41)一端内嵌固定在基础(1)上,支撑杆(42)插嵌在支撑座(41)上,支撑杆(42)相对支撑座(41)沿竖直方向滑动且不脱离支撑座(41),支撑杆(42)竖直设置且贯穿气囊(32),磁石(43)固定在支撑杆(42)顶端,磁石(43)与上层建筑(2)底部磁性吸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恢复性能的装配式建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2)上设置有定位环(321),定位环(321)分布在气囊(32)被支撑杆(42)贯穿处,定位环(321)和支撑杆(42)之间设置有多根牵引绳(5),牵引绳(5)一端与定位环(321)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支撑座(41)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川董树富许安超朱纪昌杨晓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港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