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90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包括连接块、动力机构、腿部机构,连接块用于安装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三个动力源;第一动力源提供动力带动足端、小腿连杆随大腿连杆转动;第二动力源提供动力带动盘状连接件转动,盘状连接件转动第一球头连杆转动,第一球头连杆转动带动足端随小腿连杆转动;第三动力源提供动力带动腿部机构随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模块化的设计,采用简单的杆件作为腿部机构,原理简单,通过与三个动力源共同配合就可实现大腿转动、小腿转动及大小腿侧摆动作;进一步地,本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使得装拆机器人时,只需拧紧或者拧松螺钉,节约了拆卸机器人本体带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降低了维修难度。降低了维修难度。降低了维修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属于四足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四足机器人属于仿生机器人中的一种,其所具有的特性,是能够根据不同条件自动改变形态。其具有较好的平衡性、灵活性、适应性,能在复杂路面行走,完成奔跑、爬楼梯、前进、后退、侧行等多种复杂动作。所具备的种种特性和优势,让四足机器人成为市场新宠。
[0003]四足机器人能作为移动平台,搭载多种应用设备,如深度相机、机械臂、云台等,可应用于生活、教育、医学、工业、运输、环境勘探等各行各业,极大地促进了各类生产技术落地,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0004]动力机构是四足机器人损耗最大的部位,经常需要修理或者更换,如目前云深处科技的绝影X20、宇树科技的Go1等,维修四足机器人电动机关节时,均将连接电动机关节与机身的螺钉拧松,再将机器人机体拆开,在机体内部取出电动机对应的电线后,才能将电动机完全与机体完全分离。显然此过程过于繁琐,徒增了维修成本,此外,机身内线路繁杂,徒增了维修难度,提高了对维修人员的要求,降低了维修效率,会导致维修和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通过合理的构成及连接构建了用于四足机器人的腿部结构,通过该结构实现大腿转动、小腿转动及大小腿侧摆动作,并进一步地为动力机构的维修提供便利。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包括连接块5、动力机构6、腿部机构,连接块5用于安装动力机构6;
[0007]腿部机构包括足端1、小腿连杆2、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盘状连接件8;其中,小腿连杆2一端连接足端1,小腿连杆2另一端连接大腿连杆3一端,小腿连杆2另一端设有延伸部连接第一球头连杆4一端,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盘状连接件8;
[0008]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三个动力源;
[0009]第一动力源601提供动力带动足端1、小腿连杆2随大腿连杆3转动;
[0010]第二动力源602提供动力带动盘状连接件8转动,盘状连接件8转动第一球头连杆4转动,第一球头连杆4转动带动足端1随小腿连杆2转动;
[0011]第三动力源603提供动力带动腿部机构随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转动。
[0012]所述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第三动力源603采用伺服电机。
[0013]所述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整体的一端与第三动力源603连接,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整体的另一端与连接块5转动配合,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的输出轴轴线方向平行且与第三动力源603的输出轴轴线方向垂直。
[0014]所述足端1设有的凸字形槽101与小腿连杆2一端的T字形滑台201配合;小腿连杆2另一端设有轴承203与大腿连杆3一端通过通过轴转动配合,小腿连杆2另一端设有延伸部与第一球头连杆4一端转动配合,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与盘状连接件8转动配合,第二动力源602的连接臂与第二球头连杆7一端转动配合,第二球头连杆7另一端与盘状连接件8转动配合,盘状连接件8与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第二球头连杆7连接中心呈三角形分布。
[0015]所述连接块5上设置有螺纹孔Ⅰ501,用于连接第三动力源603;连接块5上设有矩形凹槽502,矩形凹槽502中设置有公头弹簧顶针503。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模块化的设计,采用简单的杆件作为腿部机构,原理简单,通过与三个动力源共同配合就可实现大腿转动、小腿转动及大小腿侧摆动作;进一步地,本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使得装拆机器人时,只需拧紧或者拧松螺钉,节约了拆卸机器人本体带来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降低了维修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盘状连接件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连接块、动力机构安装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连接块示意图一;
[0022]图6为本技术中连接块示意图二;
[0023]图7为本技术中动力机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中小腿连杆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中大腿连杆示意图;
[0026]图中各标号为:0—防滑垫,1—足端,101—凸字形凹槽,2—小腿连杆,201—T字形滑台,202—轴承孔,203—轴承,204—通孔Ⅰ,3—大腿连杆,301—通孔

,4—第一球头连杆,5—连接块,501—螺纹孔Ⅰ,502—矩形凹槽,503—公头弹簧顶针,504—螺纹孔Ⅳ,6—动力机构,601—第一动力源,6011—轴Ⅰ,6012—轴螺纹孔,602—第二动力源,6021—轴Ⅱ,603—第三动力源,7—第二球头连杆,8—盘状连接件,801—圆形槽,802—通孔Ⅱ,803—通孔Ⅲ,804—通孔Ⅳ,9—连接臂Ⅰ,901—螺纹孔Ⅱ,902—通孔

,10—连接臂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如图1

9所示,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包括连接块5、动力机构6、腿部机构,连接块5用于安装动力机构6,动力机构6给腿部机构提供动力;
[0028]腿部机构包括足端1、小腿连杆2、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盘状连接件8;其中,小腿连杆2一端连接足端1,小腿连杆2另一端连接大腿连杆3一端,小腿连杆2另一端设有延伸部连接第一球头连杆4一端,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盘状连接件8;
[0029]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三个动力源;
[0030]第一动力源601提供动力带动足端1、小腿连杆2随大腿连杆3转动;
[0031]第二动力源602提供动力带动盘状连接件8转动,盘状连接件8转动第一球头连杆4
转动,第一球头连杆4转动带动足端1随小腿连杆2转动;
[0032]第三动力源603提供动力带动腿部机构随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转动。
[0033]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第三动力源603采用伺服电机。
[0034]可选地,所述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通过连接件经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整体的一端与第三动力源603连接,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整体的另一端与连接块5转动配合,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的输出轴轴线方向平行且与第三动力源603的输出轴轴线方向垂直。
[0035]可选地,所述足端1设有的凸字形槽101与小腿连杆2一端的T字形滑台201配合;小腿连杆2另一端设有轴承203与大腿连杆3一端通过通过轴转动配合,小腿连杆2另一端设有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块(5)、动力机构(6)、腿部机构,连接块(5)用于安装动力机构(6);腿部机构包括足端(1)、小腿连杆(2)、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盘状连接件(8);其中,小腿连杆(2)一端连接足端(1),小腿连杆(2)另一端连接大腿连杆(3)一端,小腿连杆(2)另一端设有延伸部连接第一球头连杆(4)一端,大腿连杆(3)、第一球头连杆(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盘状连接件(8);所述动力机构(6)包括三个动力源;第一动力源(601)提供动力带动足端(1)、小腿连杆(2)随大腿连杆(3)转动;第二动力源(602)提供动力带动盘状连接件(8)转动,盘状连接件(8)转动第一球头连杆(4)转动,第一球头连杆(4)转动带动足端(1)随小腿连杆(2)转动;第三动力源(603)提供动力带动腿部机构随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第三动力源(603)采用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四足机器人腿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601)、第二动力源(602)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一起,第一动力源(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阳高贯斌冉涛刘天羽方其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