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78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二级冷凝器为两组可串联、可并联运行,根据生产负荷及原料性质通过冷凝器入口的真空度进行冷凝器的阀门的开启或关闭调整,在一组二级冷凝器出现故障后也可实现单独维修,避免了装置非计划停工,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二级主冷却器和二级副冷却器结构相同,冷却器管箱端盖采用法兰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在线维修,节省了维修时间,避免了二级冷凝器损坏后无法拆除维修问题,避免了非计划停工,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二级冷凝器的循环水管路通过管路设计实现了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的循环水串联冷却,解决在工艺生产中减顶冷却水的高耗能问题,降低装置水耗,节省系统循环冷却水用水总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常减压蒸馏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常减压装置中减压抽真空系统是用于减压深拔、提高装置操作水平及生产效益的关键系统。目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组一级(每一组均包括抽空器和冷凝器)、二级(两个抽空器和一个冷凝器)、三级采用一组(蒸汽冷凝器和一台机械抽空器),其中两组一级抽空器分别为70%负荷和50%负荷下使用,两组各配套一台相对应负荷的冷凝器,也可以共同组合使用可达到120%负荷;二级为70%负荷和50%负荷抽空器各一台,配备一台可达到120%负荷的冷凝器,三级为一开一备用组合,可达到120%负荷。抽真空系统运行为一二三级串联运行,运行中主要问题为冷凝器负荷问题,由于长周期运行后冷凝器结垢换热效率下降,达不到预期冷却效果会造成整个抽空系统失效,在一级冷凝器负荷轻度下降,二级冷凝器负荷大可弥补前一级冷凝器负荷的不足,如果冷凝器效率同时下降、夏季冷凝器超负荷运行或其中一级冷凝器严重失效将造成抽空系统失效。因此上述装置在夏季高负荷生产或长周期运行中存在中、末期真空度下降的问题,随着生产周期的延长,冷却器效率降低,造成设备冷却能力不足,大气腿温度升高至45℃以上,水蒸汽不能够完全冷凝,造成减压塔真空度不稳定,尤其是二级抽空冷凝器出现故障泄漏或冷却能力不足、负荷过大均会影响减压系统正常运行。而上述装置使用中利用循环水冷却,减顶抽真空系统用水量大,能耗高,在1100m3/h左右,循环水管程流速低易造成管束粘泥沉积。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二级抽空冷凝器出现故障泄漏或冷却能力不足、负荷过大均会影响减压系统正常运行;然后解决循环水管程能耗高,流速低易造成管束粘泥沉积的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提出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包括并列布置的主管路和副管路,所述主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主抽空器、一级主冷却器、二级主抽空器、二级主冷却器、三级主抽空器及三级主冷却器;
[0006]所述副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副抽空器、一级副冷却器、二级副抽空器、二级副冷却器及机械抽空器;
[0007]其中,所述一级主冷却器和一级副冷却器入口段上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入口段上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三级主抽空器和所述机械抽空器入口段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
[0008]所述二级主抽空器和所述二级副抽空器之间连接有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上相对所述二级主抽空器和所述二级副抽空器分别对应设置有抽空器阀一和抽空器阀二;
[0009]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出口段连接有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上对应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分别对应设置有冷却器阀一,冷却器阀二;
[0010]所述第四管路和所述第五管路之间连接有连通管道;
[0011]所述一级主冷却器、一级副冷却器出口段位于所述第四管路之前均设置有一个一级冷却器控制阀门;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出口段,且位于所述第五管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二级冷却器控制阀门。
[0012]进一步地,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结构相同,冷却器管箱端盖采用法兰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地,一级冷却器的回水作为二级冷凝器的注水,二级冷却器的回水作为三级冷却器的注水。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一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一级副冷却器进水端连接有第一进水管路,且所述第一进水管路上对应所述一级主冷却器和一级副冷却器分别设置有第一水路控制阀和第二水路控制阀;所述一级主冷却器和一级副冷却器各自的回水管路上分别对应安装有第三水路控制阀和第四水路控制阀;
[0015]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进水端分别连接所述一级主冷却器和一级副冷却器的回水管路,连接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五水路控制阀和第六水路控制阀;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的回水端汇聚至一个出水管;
[0016]所述三级主冷却器的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三级主冷却器的回水通过管路流出。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一级主冷却器和一级副冷却器的回水管路上分别并联有单独回水管路;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分别具有单独进水管路。
[0018]进一步地,所述单独回水管路和所述单独进水管路上均设置有单独控制阀。
[0019]进一步地,所述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的回水管路上并联一个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与总回水管道之间连接有排水控制阀。
[0020]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控制阀。
[0021]进一步地,所述三级主抽空器和所述机械抽空器为一用一备。
[002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二级冷凝器由现有技术中的单组运行改造为两组可串联、可并联运行,能够根据生产负荷及原料性质通过冷凝器入口的真空度进行冷凝器的阀门的开启或关闭调整,在一组二级冷凝器出现故障后也可实现单独维修,避免了装置非计划停工。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0024]本专利技术二级主冷却器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结构相同,冷却器管箱端盖采用法兰可拆卸连接,能够实现在线维修,节省了维修时间,避免了二级冷凝器损坏后无法拆除维修问题,避免了非计划停工,保证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0025]本专利技术二级冷凝器的循环水管路通过管路设计实现了一级冷凝器和二级冷凝器的循环水串联冷却,解决在工艺生产中减顶冷却水的高耗能问题,降低装置水耗,节省系统循环冷却水用水总量。
[0026]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加工原料性质变化及负荷变化下提高真空度的工艺目的。利于减
压系统深拔,提高减压塔高附加值产品的收率,增加装置经济效益。提高减压塔系统的生产产能。
[0027]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对冷凝器负荷和抽空器组合的灵活调整,在不同的生产负荷下给各级抽空器提供了足够的冷却能力,产生的不凝气量大大减少,三级或四级组合的抽空余量充足,为保持高真空度操作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循环水的串联使用使冷却水的水流速大幅提高,降低了冷凝器结垢的风险,冷凝器的冷却效果长周期运行得到了有效改善,解决了冷凝器能力不足导致的减压塔真空失效的矛盾问题,同时解决了装置真空度波动造成抽真空系统喘气的技术壁垒,扩大了常减压装置处理能力及操作弹性。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包括并列布置的主管路(1)和副管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路(1)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主抽空器(11)、一级主冷却器(12)、二级主抽空器(13)、二级主冷却器(14)、三级主抽空器(15)及三级主冷却器(16);所述副管路(2)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副抽空器(21)、一级副冷却器(22)、二级副抽空器(23)、二级副冷却器(24)及机械抽空器(25);其中,所述一级主冷却器(12)和一级副冷却器(22)入口段上连接有第一管路(31),所述第一管路(31)安装有第一控制阀(311);所述二级主冷却器(14)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24)入口段上连接有第二管路(32),所述第二管路(32)安装有第二控制阀(321);所述三级主抽空器(15)和所述机械抽空器(25)入口段连接有第三管路(33),所述第三管路(33)上安装有第三控制阀(331);所述二级主抽空器(13)和所述二级副抽空器(23)之间连接有第四管路(34),所述第四管路(34)上相对所述二级主抽空器(13)和所述二级副抽空器(23)分别对应设置有抽空器阀一(341)和抽空器阀二(342);所述二级主冷却器(14)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24)出口段连接有第五管路(35),所述第五管路(35)上对应所述二级主冷却器(14)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24)分别对应设置有冷却器阀一(351),冷却器阀二(352);所述第四管路(34)和所述第五管路(35)之间连接有连通管道(36);所述一级主冷却器(12)、一级副冷却器(22)出口段位于所述第四管路(34)之前均设置有一个一级冷却器控制阀门;所述二级主冷却器(14)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24)出口段,且位于所述第五管路(35)和所述第三管路(3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二级冷却器控制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主冷却器(14)和所述二级副冷却器(24)结构相同,冷却器管箱端盖采用法兰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压塔抽真空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庆林李岐东王明传王存金徐国栋夏鲁北徐向英高春海董双义任培杰张震董晓晖毛文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昌邑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