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容CTCS和CBTC列控车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63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兼容CTCS和CBTC列控车载系统,包括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输入数据总线分别连接测速模块、BTM模块、雷达模块,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车辆接口连接车辆控制系统,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无线接口连接车载电台,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DMI接口连接DMI显示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在不改变CTCS和CBTC线路轨旁设备设置标准的情况下,列车可在信号专业方面实现跨线、跨网运行,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互联互通。实现互联互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兼容CTCS和CBTC列控车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列车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容CTCS和CBTC列控车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铁干线、城际铁路采用CTCS体系标准信号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市域郊铁路项目既有采用CTCS体系标准信号系统,也有采用CBTC信号系统。CTCS信号系统与CBTC信号系统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存在差异,无法互联互通。
[0003]国铁干线、城际铁路由于覆盖范围广大,各线之间成网运营,对信号系统的灵活性要求较高。干线、城际铁路采用CTCS体系标准,采用分段传输线路数据和站间信息,可灵活组织列车在线网内各线运行。
[0004]城市轨道交通一般线路长度和站间距较短,线路独立运营,各设备系统稳定性较好,运营组织简单。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CBTC信号系统,根据线路条件和轨旁设备配置,预制整条线的“电子地图”,系统简单、便于整体调控。
[0005]CTCS/CBTC系统各有针对性,不可简单实现统一标准,但为实现“四网融合”各线列车互联互通的目的,兼容型CTCS/CBTC系统的车载设备必然成为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CTCS/CBTC系统区别,立足于既有CTCS/CBTC车载系统工作模式,共用车载外置设备,共享从地面接收数据,以兼容CTCS/CBTC车载系统工作模式的车载系统,适配CTCS/CBTC不同线路的地面设备布置,实现单套车载、两种信号系统制式的切换。
[0007]在CTCS线路车载安全计算机VC根据地面设备提供的行车许可、线路参数、临时限速等信息和动车组参数,按照目标距离连续速度控制模式生成动态速度曲线,监控列车安全运行。车载ATO计算机根据TSR发送的CTC运行计划(含股道接发车跳停、折返线自动折返、股道自动换端),结合RBC的相关上车的移动授权、线路数据、临时限速等信息运算生成自动驾驶控车曲线,通过车辆接口(TIU)实现列车自动运行控制(含自动折返)。
[0008]在CBTC线路车载安全计算机VC根据电子地图(线路参数、固定限速和列车参数等)和地面设备提供的行车许可临时限速等信息,按照目标距离连续速度控制模式生成动态速度曲线,监控列车安全运行。在车载ATO计算机根据电子地图(线路参数、固定限速和列车参数等)和ATS运行图,结合ZC的相关上车的移动授权、临时限速等信息运算生成自动驾驶控车曲线,通过TIU实现列车自动运行控制。
[0009]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满足双线、双方向运行的设计要求。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满足CTCS线路与CBTC线路互联互通的运营要求。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应划分为如下三个控制级别: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级别、固定闭塞列车控制级别、联锁级列车控制级别。
[0010](1)单套车载系统架构
[0011]车载ATP子系统采用二乘二取二或三取二的冗余架构,基于故障

安全原则,实现
列车的自动防护。ATO子系统根据ATP提供的数据,在ATP的防护下,自动控制列车的加速、巡航、惰行、目的制动等。
[0012](2)列车控制等级
[0013]1)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级别
[0014]该级别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主用控制级别,基于移动闭塞原理,采用连续速度曲线控制列车运行。移动闭塞列车控制级别下车载系统和地面设备通信正常,车载系统接收地面设备发送的移动授权信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移动闭塞列车运行级别下,车载系统驾驶模式包括:列车自动运行模式(CBTC

AM)、列车自动防护模式(CM)。列车以车载设备显示作为行车凭证,正线室外信号机宜灭灯。该级别下系统具备无人自动折返、有人监督的自动折返的功能。列车自动运行模式(CBTC

AM)、列车自动防护模式(CM)主要用于CBTC系统线路。
[0015]2).固定闭塞列车控制级别
[0016]该级别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基于固定闭塞原理,监督列车运行,具有在线列车运行的超速防护功能、车门防护、自动运行以及定位停车等ATP/ATO功能。该级别下可采用独立的CTCS

2列控系统或兼容CTCS

2列控功能的系统,CTCS

2级功能应符合《TB/T 3516

2018CTCS

2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固定闭塞列车运行级别下,车载设备工作模式包扩列车自动运行模式(CTCS

AM)、完全监控模式(FS)和部分监控模式(PS)。固定闭塞列车控制级别下,由调度子系统、联锁设备实现进路的自动或人工设置。该级别下,系统应具备有人监督的自动折返功能。该控制级别和车载系统驾驶模式主要用于CTCS系统线路。
[0017]3)联锁级列车控制
[0018]该级别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后备控制级别,是指移动闭塞和固定闭塞列车控制功能失效时,仅以联锁设备保证列车进路安全,司机根据轨旁信号机的显示控制列车运行。CBTC线路联锁级列车控制车载系统驾驶模式包括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M)、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EUM);CTCS线路联锁级列车控制车载模式包括引导模式(CO)、目视行车模式(OS)、调车模式(SH)、隔离模式(IS)、待机模式(SB)、休眠模式(SL)、冒进模式(TR)、冒后模式(PT),由联锁设备实现进路的自动控制或人工设置。
[0019](3)跨线运行等级切换
[0020]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支持与装备CBTC系统、CTCS2系统的线路跨线运营,应设置共管区域,满足不停车条件下的运行等级切换。列车在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间跨线时,应升级至CBTC级别或维持CTCS

2级别。列车向CTCS

2系统线路跨线时,应在共管区内以固定闭塞以上级别进行人工或自动的模式转换。列车从CTCS

2系统线路向本线跨线时,需在共管区内使用人工或自动转换至固定闭塞以上相应级别。
[0021](4)模式切换
[0022]根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性能特点和运营需要,驾驶模式可自动或人工转换。列车驾驶模式转换应符合下列要求:
[0023]1)在驾驶模式转换区,系统宜具有驾驶模式转换提示。
[0024]2)不同制式的线路间,正常运营时列车驾驶模式转换宜采用不停车自动方式转换,降级情况下运营时,宜通过人工确认转换,全自动运行线路宜具备远程人工确认功能。
[0025]3)车载设备对驾驶模式转换应予以记录,并应对驾驶模式予以表示,驾驶模式还应在调度工作站予以表示。
[0026]3、兼容型列控车载设备工作原理
[0027]兼容型列控车载设备既兼容CTCS各级别(CTCS

0、CTCS

2、CTCS

3)线路列车控制,也兼容CBTC线路列车控制。CTCS/CBTC各级共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容CTCS和CBTC列控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输入数据总线分别连接测速模块、BTM模块、雷达模块,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车辆接口连接车辆控制系统,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无线接口连接车载电台,所述CTCS车载系统和CBTC车载系统通过DMI接口连接DMI显示屏。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容CTCS和CBTC列控车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列控车载系统具备以下驾驶模式及对应功能:1)在CTCS

2线路,车载系统具备驾驶模式包括完全监控模式(FS)、部分监控模式(PS)、引导模式(CO)、目视行车模式(OS)、调车模式(SH)、隔离模式(IS)、待机模式(SB);2)在CTCS

3线路,车载系统具备驾驶模式是在CTC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亚娜王海忠何永发闫俊俊武长海孙屹枫王喜军赵亮宋广谦鞠帅张天赋邓伟龙黄虹苇闫宇航南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