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44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涉及装配式墙体连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底板外侧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顶部设置有第一辅助装置,并且底板顶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辅助装置;所述第一辅助装置与第二辅助装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外侧设置有加固装置;所述第一辅助装置与第二辅助装置外侧均设置有固定装置,能够更简便的对墙板进行限位,有利防止墙板在装配时出现倾斜或移位的现象;并且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墙板的具体尺寸对其进行连接;解决了在装配时可能会出现墙板倾斜或位置偏离的现象;并且不便于根据墙板的具体尺寸对其进行连接的问题。连接的问题。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墙体连接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装配式墙体构件先由工厂进行标准量化生产,然后直接运输到建筑施工场地进行现场的组装连接,现存的装配式构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干连接和湿连接两种。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扑翼连接结构而言,在装配时多半只采用定位柱对墙体进行定位,从而在装配时可能会出现墙板倾斜或位置偏离的现象;并且现有的连接结构不便于根据墙板的具体尺寸对其进行连接,可能会使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出现太大的缝隙,降低了连接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其具有调节机构以及第一辅助装置和第二辅助装置,能够使连接系统更简便的对墙板进行限位,有利防止墙板在装配时出现倾斜或移位的现象;并且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墙板的具体尺寸对其进行连接,有利于防止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出现太大的缝隙。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具体包括:底板,
[0006]所述底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呈路径阵列开设;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杆数量设置为四组,且限位杆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并且限位杆设置于限位孔内侧;所述底板外侧安装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顶部设置有第一辅助装置,并且底板顶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辅助装置;所述第一辅助装置与第二辅助装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且连接机构外侧设置有加固装置;所述第一辅助装置与第二辅助装置外侧均设置有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设置有四处。
[0007]可选地,所述底板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杆,并且螺纹杆数量设置为两组;螺纹杆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部开设有六边形槽;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滑动块,且滑动块滑动设置于底板内侧;底板顶部滑动设置有移动板,且移动板固定设置于滑动块顶部;移动板数量设置为两组,且移动板主体设置为L形结构;移动板后侧固定设置有筋板A,且筋板A呈路劲阵列设置。
[0008]可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板与加重板;限位板固定设置于两组限位杆顶端之间,且限位板底部与底板顶部相贴合,并且限位板数量设置为两组;加重板固定设置于限位板外侧,且加重板与限位板之间设置为垂直结构,并且加重板底部与底板顶部相贴合。
[0009]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架、筋板B、双头螺杆、调节块与固定柱;调节架固定设置于底板外侧;筋板B固定设置于调节架外侧与底板外侧之间,且筋板B数量设置为两组;双头螺杆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调节架内部,并且双头螺杆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调节块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双头螺杆外侧,且调节块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调节块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固定柱固定设置于调节架顶部,且固定柱数量设置为两
组。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包括:辅助板A与辅助孔;辅助板A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辅助板A固定设置于调节块顶部,并且辅助板A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辅助孔开设于辅助板A内部,且辅助孔主体设置为方形结构,并且辅助孔数量设置为四组。
[0011]可选地,所述第二辅助装置包括:辅助板B与辅助块;辅助板B底部固定设置有T形滑轨,且T形滑轨滑动设置于底板内部;辅助板B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辅助板B与辅助板A之间设置为垂直结构;辅助块滑动设置于辅助板B内部,且辅助块底部与辅助板B内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件;辅助块顶部设置为斜边结构,且辅助块滑动设置于辅助孔内部。
[0012]可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A、连接板B与斜板;连接板A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辅助板B外侧;连接板B通过燕尾槽滑动设置于辅助板A外侧,且连接板B与连接板A之间设置为垂直结构;斜板固定设置于连接板A与连接板B之间,且斜板设置为45
°
倾斜结构。
[0013]可选地,所述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架、定位板、固定孔A与连接槽;加固架设置于斜板外侧,且加固架与斜板之间设置为垂直结构,并且加固架位于辅助板A与辅助板B之间;定位板固定设置于加固架内侧,且定位板数量设置为四组,并且定位板两组之间设置有斜板;固定孔A开设于加固架两侧内部;连接槽开设于加固架内部,且连接槽位于固定孔A内侧。
[0014]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孔B、固定销与自锁块;固定架数量设置为四组,且固定架分别固定于辅助板A与辅助板B外侧;固定架主体设置为L形结构,且固定架内侧与加固架外侧相贴合;固定孔B开设于固定架内部,且固定孔B内侧设置有连接槽;固定销设置于固定孔A与固定孔B内侧;自锁块设置于固定销内部,且自锁块外侧与固定销内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自锁块主体设置为球形结构,且自锁块设置于连接槽内侧。
[0015]有益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的连接系统,与传统连接系统相比,其连接结构能够更简便的对墙板进行限位,有利防止墙板在装配时出现倾斜或移位的现象;并且能够更简便的根据墙板的具体尺寸对其进行连接,有利于防止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出现太大的缝隙。
[0017]此外,通过设置有限位杆和限位孔,实现了轻松便捷对限位板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利用加重板,达到了使限位板与底板之间保持垂直的目的;起到了根据外墙板具体宽度对墙板外墙板进行限位的作用;通过设置有螺纹杆和滑动块,实现了轻松便捷对移动板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起到了根据外墙板的具体宽度将外墙板限位于移动板与辅助板B之间的作用;利用双头螺杆配合调节块,实现了使两组辅助板A同时反方向移动的效果,起到了根据内墙板的具体宽度对其进行限位的作用;相比现有的连接结构能够更简便的实现根据墙板的具体尺寸对其进行连接的效果,有利于防止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出现太大的缝隙;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墙板出现倾斜或移位的现象。
[0018]此外,通过设置有阵列式筋板A,实现了增强移动板抗压性的效果,有利于防止墙板出现倾斜的现象;利用筋板B,实现了增强底板与调节板之间的稳定性的效果;有利于对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进行连接。
[0019]此外,通过连接板A与连接板B分别通过燕尾槽设置于辅助板B和辅助板A外侧,并且连接板B与连接板A之间设置为垂直结构,从而保证了辅助板A与辅助板B之间呈90
°
固定,起到了保证外墙板与内墙板之间垂直连接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墙板之间出现错位的现象。
[0020]此外,通过设置有辅助块及其顶部斜边结构和辅助孔,实现了轻松便捷对辅助板A
以及辅助板B之间进行固定的效果,有利于对连接结构进行安装和拆卸;通过设置有固定销以及自锁块和连接槽,实现了轻松便捷将加固架固定于辅助板A与辅助板B之间的效果;从而使得加固架与斜板以及辅助板A和辅助板B之间形成直角等腰三角形结构,从而增强了辅助板A与辅助板B之间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强墙板之间的稳定性,增强了连接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内部开设有限位孔(101),且限位孔(101)呈路径阵列开设;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限位机构(2),且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杆(201),限位杆(201)数量设置为四组,且限位杆(201)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并且限位杆(201)设置于限位孔(101)内侧;所述底板(1)外侧安装有调节机构(3),且调节机构(3)顶部设置有第一辅助装置(4),并且底板(1)顶部滑动设置有第二辅助装置(5);所述第一辅助装置(4)与第二辅助装置(5)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6),且连接机构(6)外侧设置有加固装置(7);所述第一辅助装置(4)与第二辅助装置(5)外侧均设置有固定装置(8),且固定装置(8)设置有四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部配合安装有螺纹杆(102),并且螺纹杆(102)数量设置为两组;螺纹杆(102)顶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03),且固定块(103)内部开设有六边形槽;螺纹杆(102)外侧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滑动块(104),且滑动块(104)滑动设置于底板(1)内侧;底板(1)顶部滑动设置有移动板(105),且移动板(105)固定设置于滑动块(104)顶部;移动板(105)数量设置为两组,且移动板(105)主体设置为L形结构;移动板(105)后侧固定设置有筋板A(106),且筋板A(106)呈路劲阵列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2)包括:限位板(202)与加重板(203);限位板(202)固定设置于两组限位杆(201)顶端之间,且限位板(202)底部与底板(1)顶部相贴合,并且限位板(202)数量设置为两组;加重板(203)固定设置于限位板(202)外侧,且加重板(203)与限位板(202)之间设置为垂直结构,并且加重板(203)底部与底板(1)顶部相贴合。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架(301)、筋板B(302)、双头螺杆(303)、调节块(304)与固定柱(305);调节架(301)固定设置于底板(1)外侧;筋板B(302)固定设置于调节架(301)外侧与底板(1)外侧之间,且筋板B(302)数量设置为两组;双头螺杆(303)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调节架(301)内部,并且双头螺杆(303)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03);调节块(304)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双头螺杆(303)外侧,且调节块(304)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调节块(304)两组之间呈对称设置;固定柱(305)固定设置于调节架(301)顶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装配式墙体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装置(4)包括:辅助板A(401)与辅助孔(402);辅助板A(401)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绿建集成房屋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