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436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包括底座、第一盖体、第二盖体、雷达单元和红外单元;第一盖体内部中空,第一盖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开口,该侧面通过第一开口与底座密封连接;第一盖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盖体的端部与第一盖体密封连接,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的非端部位置间隙设置;雷达单元设置在底座靠近第一盖体的一侧端面上;红外单元嵌设在第二开口处的第一盖体内部;通过优化第一盖体与底座的内部结构,使得在手持设备的内部合理布局雷达探测装置和红外探测装置,满足了设备的小型化、便携性的要求,特别适用于灾害或者事故救援现场单人使用。人使用。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应急救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或者塌方灾害发生以后,对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内的人员需要进行及时的探测、搜寻与救援。目前在应急救援领域,主要使用雷达生命探测仪结合微震生命探测仪对被困人员进行探测,其中雷达生命探测仪是一种综合了微功率超宽带雷达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制而成的高科技救生设备,能够以电磁波为载体,穿透非金属介质检测到人体呼吸、心跳等引起的体表微动的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消防、市政或者矿山救护等领域;红外生命探测仪主要红外夜视技术,利用物体在绝对零度以上都有红外光发射的原理,人体和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较强,而非发热物体发出的红外光很弱,人体皮肤的红外辐射波长范围为3

50um,通过特定的接收电路探测相应的红外信号并成像,获取肉眼不能看到的区域内的生命获活动。
[0003]雷达生命探测仪与红外生命探测仪为两种独立的设备,可以独立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使用中需要分别进行携带,设备的体积和重量较大,设备切换时也不太方便。CN105974492B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生命探测仪,采用主机加终端的结构,结合了UWB电磁探测器、微振探测器和音视频探测器三种功能,但是该设备主机体积较大,不适用于救援人员单人携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紧凑的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合理整合设备的内部空间,使得设备便于单人携带或者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便于携带的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包括底座(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雷达单元(4)、红外单元(5)和电池(6);
[0006]所述第一盖体(2)内部中空,第一盖体(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口(100),第一盖体(2)的第一开口(100)侧固设在底座(1)上;第一盖体(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00);
[0007]所述第二盖体(3)的端部与第一盖体(2)的表面密封连接,第二盖体(3)的非端部位置与第一盖体(2)间隙设置;
[0008]所述雷达单元(4)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一盖体(2)的一侧端面上,且雷达单元(4)沿着底座(1)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
[0009]所述红外单元(5)嵌设在第二开口(200)处的第一盖体(2)内部;红外单元(5)与第一盖体(2)固定连接;
[0010]所述电池(6)也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一盖体(2)的一侧端面上。
[00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雷达单元(4)包括发射部(41)和接收部(42);第一盖体(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端面(21)和第二端面(22),第一端面(2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00);发射部(41)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一端面(21)的一侧,接收部(42)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二端面(22)的一侧,且发射部(41)与接收部(42)间隔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一嵌槽(11);所述电池(6)固定设置在该嵌槽(11)内,电池(6)设置在雷达单元(4)的发射部(41)与接收部(42)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红外单元(5)包括透镜(51)、第一镜头支架(52)、第一镜头(53)、第二镜头支架(54)和第二镜头(55);透镜(51)嵌设在第一端面(21)的第二开口(200)处,第一镜头支架(52)与雷达单元(4)的发射部(41)间隔设置,第一镜头支架(52)与第一盖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镜头支架(52)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521),第一镜头(53)嵌设在第一通孔(521)内;第一镜头支架(52)远离雷达单元(4)的发射部(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镜头支架(54),第二镜头支架(54)靠近第二开口(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盲孔(541),第二镜头(55)嵌设在第一盲孔(541)内。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镜头(53)或者第二镜头(55)的光轴与第二开口(200)的中心轴呈夹角设置。
[0015]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按键单元(7);所述第二盖体(3)与第一盖体(2)合围形成第一腔体(300),第一盖体(2)与底座(1)合围形成第二腔体(400),第一腔体(300)与第二腔体(400)相互连通;按键单元(7)设置在第二盖体(3)上并向第一腔体(300)内延伸。
[0016]优选的,所述按键单元(7)包括按压开关(71)、按键压板(72)、弹性复位件(73)、支撑板(74)和柔性压块(75);第二盖体(3)上开设有第三开口(500),柔性压块(75)嵌设在第三开口(500)处并向外伸出,支撑板(74)固定设置在第三开口(500)内侧的第一腔体(300)内,支撑板(74)上设置有第二通孔(741),支撑板(74)与柔性压块(75)之间合围形成一侧贯通的滑槽,按键压板(72)的一端嵌设在滑槽内,且按键压板(72)与支撑板(74)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件(73),按键压板(7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741)并对抵持在按压开关(71)上。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陷部(23),凹陷部(23)向着第二腔体(400)内部延伸,凹陷部(23)内设置有第三通孔(231),第三通孔(231)与第二腔体(400)相互连通,第三通孔(231)处嵌设有电源开关或者通信接口。
[0018]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柔性防护层(8),柔性防护层(8)设置在第一端面(21)、第二端面(22)或者凹陷部(23)处,第一端面(21)与第二端面(22)上的柔性防护层(8)还朝着远离底座(1)的方向延伸;凹陷部(23)处的柔性防护层(8)与第一盖体(2)的侧表面可拆卸设置。
[0019]优选的,还包括显示屏(91)和显示支架(92),第一盖体(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开口(600),显示屏(91)嵌设在第四开口(600)处,显示支架(92)与第一腔体(30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显示支架(92)还与显示屏(91)远离第四开口(600)的端面相抵持;显示屏(91)和显示支架(92)均位于红外单元(5)远离底座(1)的一侧。
[00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通过合理布局第一盖体内部空间,同时在第一盖体与底座合围区域内部布置
了雷达单元、红外单元和电源;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拱起的握持部位,便于携带或者手持;
[0022](2)红外单元的两个镜头分别采集可见光和不可见的红外光,而且镜头的光轴倾斜向下一定角度,使用时能更省力;
[0023](3)柔性防护层能够提供一定的防护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盖体(2)、第二盖体(3)、雷达单元(4)、红外单元(5)和电池(6);所述第一盖体(2)内部中空,第一盖体(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开口(100),第一盖体(2)的第一开口(100)侧固设在底座(1)上;第一盖体(2)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00);所述第二盖体(3)的端部与第一盖体(2)的表面密封连接,第二盖体(3)的非端部位置与第一盖体(2)间隙设置;所述雷达单元(4)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一盖体(2)的一侧端面上,且雷达单元(4)沿着底座(1)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所述红外单元(5)嵌设在第二开口(200)处的第一盖体(2)内部;红外单元(5)与第一盖体(2)固定连接;所述电池(6)也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一盖体(2)的一侧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单元(4)包括发射部(41)和接收部(42);第一盖体(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端面(21)和第二端面(22),第一端面(2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00);发射部(41)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一端面(21)的一侧,接收部(42)设置在底座(1)靠近第二端面(22)的一侧,且发射部(41)与接收部(42)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一嵌槽(11);所述电池(6)固定设置在该嵌槽(11)内,电池(6)设置在雷达单元(4)的发射部(41)与接收部(4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单元(5)包括透镜(51)、第一镜头支架(52)、第一镜头(53)、第二镜头支架(54)和第二镜头(55);透镜(51)嵌设在第一端面(21)的第二开口(200)处,第一镜头支架(52)与雷达单元(4)的发射部(41)间隔设置,第一镜头支架(52)与第一盖体(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第一镜头支架(52)上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通孔(521),第一镜头(53)嵌设在第一通孔(521)内;第一镜头支架(52)远离雷达单元(4)的发射部(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镜头支架(54),第二镜头支架(54)靠近第二开口(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盲孔(541),第二镜头(55)嵌设在第一盲孔(54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雷达与红外结合的复合生命探测仪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恒石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