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及船舶清洗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392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及船舶清洗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船舶清洗机器人在清洗过程中其清洗盘靶距不可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架,与船舶清洗机器人的车架连接;移动架,设有船舶清洗机器人的清洗盘;驱动组件,被配置为至少能够驱动所述移动架相对所述固定架做往复运动,以备调整所述清洗盘与待清洁面的距离。清洁面的距离。清洁面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及船舶清洗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清洗
,尤其涉及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及船舶清洗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船舶长期在水中航行,水中的藻类、藤壶等水下生物大面积附着在船体上,对船舶运输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附着的水下生物不仅会对船体造成伤害,而且会增加船舶航行的阻力,导致航运成本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对船舶表面进行定期清洗。
[0003]以前,大多采用人工手持铲子等工具对船舶表面进行清理,作业效率低,且容易破坏船舶漆面,此外,在较恶劣的天气也不能作业。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清洗机器人应运而生,但是船舶清洗机器人在水下清洗过程中其清洗盘与待清洗的船舶表面距离固定,即不能调整清洗盘的靶距,若要调整清洗盘的靶距需将船舶清洗机器人调回岸上进行手动调整,针对不同的形态的船舶表面由于清洗过程中清洗盘靶距不可调使得船舶清洗机器人的清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及船舶清洗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船舶清洗机器人在清洗过程中其清洗盘靶距不可调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包括:
[0007]固定架,与船舶清洗机器人的车架连接;
[0008]移动架,设有船舶清洗机器人的清洗盘;
[0009]驱动组件,被配置为至少能够驱动所述移动架相对所述固定架做往复运动,以备调整所述清洗盘与待清洁面的距离。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至少一个丝杆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组件传动连接;
[0011]所述丝杆组件包括蜗杆部和螺帽部,所述螺帽部套设在所述蜗杆部上,且所述螺帽部与所述蜗杆部相配合,所述蜗杆部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螺帽部在所述蜗杆部上的位移;
[0012]所述蜗杆部位于所述固定架上;
[0013]所述螺帽部与所述移动架连接,且所述移动架随所述螺帽部同步位移。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丝杆组件;
[0015]所述固定架为长方体框架,所述移动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移动架围设于所述固定架外侧;
[0016]所述丝杆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架之间。
[00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组件;
[0018]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长杆和导向筒,所述导向长杆位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向筒套设于所述导向长杆上,所述导向筒与移动架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导向组件;
[0020]所述丝杆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两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四个侧面。
[002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丝杆组件通过传动组件连接;
[0022]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同步带、主动轮以及与所述丝杆组件数量相同的从动轮,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备所述主动轮同步驱动所述从动轮;
[0023]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轮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
[0024]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蜗杆部连接,所述蜗杆部随所述从动轮同步转动。
[0025]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涨紧轮,所述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从动轮、涨紧轮。
[0026]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上呈“品”字形分布有三个清洗盘;
[0027]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的一端与进水主管连接,所述四通管的另一端的三个接头分别与三个清洗盘的进水管连接。
[002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
[0029]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上位置检测传感器和下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备检测所述移动架的位移距离;
[0030]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上极限检测传感器和下极限检测传感器,以备检测所述移动架是否到达极限位置。
[003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包括:
[0032]车架;
[0033]上述的升降机构,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0034]包括至少一个清洗盘,所述清洗盘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所述清洗盘朝向待清洁面,以备对待清洁面进行清洁;
[0035]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以备通过所述驱动组件控制所述清洗盘与待清洁面的距离。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的有益效果之一:通过驱动组件调整移动架上的清洗盘与待清洁面的距离,以提高船舶清洗机器人的清洗效果。
[0037]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8]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39]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0]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1]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0042]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0043]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五);
[0044]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45]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46]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0047]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0048]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9]图1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船舶清洗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二)。
[0050]附图标记:
[0051]1‑
固定架;11

第一装配座;12

第二装配座;13

延伸柱;14

第一装配长板;15

第二装配长板;2

移动架;21

第一固定座;22

第二固定座;3

驱动组件;31

驱动电机;32

丝杆组件;321

蜗杆部;322

螺帽部;4

清洗盘;4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清洗机器人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与船舶清洗机器人的车架连接;移动架,设有船舶清洗机器人的清洗盘;驱动组件,被配置为至少能够驱动所述移动架相对所述固定架做往复运动,以备调整所述清洗盘与待清洁面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至少一个丝杆组件,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组件包括蜗杆部和螺帽部,所述螺帽部套设在所述蜗杆部上,且所述螺帽部与所述蜗杆部相配合,所述蜗杆部随所述输出轴同步转动以驱动所述螺帽部在所述蜗杆部上的位移;所述蜗杆部位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螺帽部与所述移动架连接,且所述移动架随所述螺帽部同步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丝杆组件;所述固定架为长方体框架,所述移动架为矩形框架,所述移动架围设于所述固定架外侧;所述丝杆组件位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移动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长杆和导向筒,所述导向长杆位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向筒套设于所述导向长杆上,所述导向筒与移动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导向组件;所述丝杆组件、所述导向组件两间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四个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朋朋朱勇李松裴新平郑晓彤宋金鹏李秀鑫徐富正邢军臧帅王旭东李婷贺锡阁
申请(专利权)人:华宇云通海洋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