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38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预警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展示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输出端连接有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展示模块。该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可以全方位了解不同地区的碳排放,便于后期的数据规划,数据传输至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进行分析,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存储,便于后期的调用和处理,数据显示终端将数据显示,生成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发送模块传输。输。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多数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二氧化碳在不同物体的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部分产品时均有排放,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通常被认为是地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环境,为了调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一方面要鼓励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过一定碳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排放规划调控时,需要对碳排放进行监测分析。
[0003]目前,现有的碳排放监管系统不够完善,数据统计不完整,无法全方位的了解各个行业的碳排放量,无法做出很好的数据规划,并且国内大部分地区的碳排放监管工作仍然是基于被监管方能源消耗台账进行碳排放数据的手动填报,少部分是在原有的“能耗监测系统”基础上依靠能源核算体系进行盘查。因此,这种方式进行数据统计时容易出错或遗漏,数据公正性和准确性也无法得到保障,且不能实时动态地反应各地的排放情况,很难进行功能扩展。采取线下收资统计方式后需要的计算碳排放颗粒度需求越细,收资复杂度越高,统计工作量越大,并且无法通过部分数据分析与判定,不利于科学、合理的为区域制定碳排放治理政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数据统计完整且准确、能够全方位了解不同地区的碳排放。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预警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展示模块;
[0006]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输出端连接有预警模块,所述预警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展示模块。
[0007]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区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量采集模块、区域用电量采集模块、区域电力碳排放计算模块、环保局数据库、智能电表采集和电碳系数计算;
[0008]所述区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量采集模块输入端连接有环保局数据库。
[0009]优选的,所述区域用电量采集模块输入端连接有智能电表采集,所述区域电力碳
排放计算模块输入端连接有电碳系数计算。
[0010]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目前碳排放数据单元、预测碳排放数据单元、过往碳排放数据单元和数据预测单元;
[0011]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连接有数据预测单元。
[0012]优选的,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连接有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所述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连接有目前碳排放数据单元,所述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连接有预测碳排放数据单元,所述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连接有过往碳排放数据单元。
[0013]优选的,所述预警模块,包括:数据追溯、现场排查、专家诊断、警报模块、语音模块、提示模块和网络模块;
[0014]所述预警模块连接有数据追溯,所述预警模块连接有现场排查,所述预警模块连接有专家诊断。
[0015]优选的,所述预警模块连接有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连接有语音模块,所述警报模块连接有提示模块,所述警报模块连接有网络模块。
[0016]优选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存储器、RAM、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0017]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有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连接有RAM,所述存储器内连接有ROM,所述存储器内连接有高速缓冲存储器。
[0018]优选的,所述数据展示模块,包括:数据显示终端、数据图表分析单元、数据文字分析单元、数据报告生成单元、数据发送模块、WIFI通信模块、G通信模块和蓝牙通信模块;
[0019]所述数据显示终端内连接有数据图表分析单元,所述数据显示终端内连接有数据文字分析单元,所述数据显示终端内连接有数据报告生成单元。
[0020]优选的,所述数据显示终端内连接有数据发送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内连接有WIFI通信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内连接有G通信模块,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内连接有蓝牙通信模块。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可以全方位了解不同地区的碳排放,便于后期的数据规划,数据传输至数据分析处理模块进行分析,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存储,便于后期的调用和处理,数据显示终端将数据显示,生成的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发送模块传输。
[0022]1.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调用环保局数据库了解区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量,并将数据传输至区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量采集模块内,通过智能电表采集区域用电量,并将数据传输至区域用电量采集模块,利用电碳系数计算算出区域电力碳排放含量,其中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电度数
×
0.785,家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天然气使用度数
×
0.19,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自来水使用度数
×
0.91,计算出的数据传输至区域电力碳排放计算模块内,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的采集,整体采集效率大大提高,使得数据统计完整且准确,可以全方位了解不同地区的碳排放,便于后期的数据规划;
[0023]2.数据传输至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通过数据接收模块将数据接收,通过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将数据处理,其中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包括目前碳排放数据单元、预测碳
排放数据单元和过往碳排放数据单元,因此可以通过数据预测单元将目前碳排放数据与过往碳排放数据相对比,得出预测碳排放数据,方便使用者根据数据情况调整碳排放;
[0024]3.检测的数据判断若有问题,则将其传输至预警模块,预警模块使用数据追溯、现场排查和专家诊断判断数据是否准确,若信息准确,则调用警报模块,语音模块进行语音播报,提示模块提醒使用者需要根据数据调整,网络模块将数据传输至存储器,若信息错误,将排除结果反馈至存储器,存储器更新信息处理模块,并且将错误案例样本数据记录分析,根据此次错误信息判断是否需要修正标准值,若需要,则通过标准管理模块将参数反馈至数据处理器;
[0025]4.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存储器将数据存储,其中ROM为只读存储器,意思是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因此可以将无需更改且需要存储的数据写入,RAM是随机存储器,即在正常工作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分析处理模块(2)、预警模块(3)、数据存储模块(4)和数据展示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分析处理模块(2),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2)输出端连接有预警模块(3),所述预警模块(3)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4),所述数据存储模块(4)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展示模块(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区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量采集模块(11)、区域用电量采集模块(12)、区域电力碳排放计算模块(13)、环保局数据库(14)、智能电表采集(15)和电碳系数计算(16);所述区域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用量采集模块(11)输入端连接有环保局数据库(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用电量采集模块(12)输入端连接有智能电表采集(15),所述区域电力碳排放计算模块(13)输入端连接有电碳系数计算(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2),包括:数据接收模块(21)、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22)、目前碳排放数据单元(221)、预测碳排放数据单元(222)、过往碳排放数据单元(223)和数据预测单元(23);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2)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21),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2)连接有数据预测单元(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2)连接有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22),所述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22)连接有目前碳排放数据单元(221),所述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22)连接有预测碳排放数据单元(222),所述碳排放数据AI处理模块(22)连接有过往碳排放数据单元(22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多维度碳排放监测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全吴常胜霍朝辉裴丽吴文心石晨陈浩孙鹏江龙才许峰林燕华王孝友毕玉成李得兵陈亨波朱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