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25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包括多个浮箱、第一密封部件,所述浮箱包括箱体和蜂窝芯,箱体包括盒体、盖板,蜂窝芯安装在盒体内,盖板与盒体固定,盒体上部或者盖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部件,盒体下部设有第二连接部件,第一密封部件被夹紧在相邻的箱体之间,还包括第二密封部件、弹性夹持部件,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密封部件通过第一凹槽与相邻箱体的第一连接部件配合对相邻箱体之间的盘缝形成密封,弹性夹持部件套在第二密封部件上,弹性夹持部件通过弹性作用力对第二密封部件形成夹持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油汽的密封具有可靠高的特点。密封具有可靠高的特点。密封具有可靠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储罐油气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气收集的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石油储运过程中,由于受到工艺技术和相关设备的限制,原油和轻质油(如汽油)中的部分轻质组分极易散逸到空气中,产生严重的蒸发损耗。近几年来,由于浮顶罐及内浮顶罐的应用、浮盘(浮盘的下方与罐底之间为油液,即通过浮盘对油液形成密封)设备更新换代,并采取了其他降耗措施,油品损耗得到控制。
[0003]如图1所示,现有的全接液蜂窝浮盘通常由多个浮箱A拼合组成,相邻浮箱A之间采用螺栓6连接,使相邻两个浮箱A紧固成一体。然而由于浮箱A由于制造精度的问题,不可能保证表面为百分百的平整状态,因此,安装后在相邻浮箱A之间形成盘缝L,通常需要在相邻浮箱A之间增加第一密封部件B来密封盘缝L,以防止油汽通过盘缝L扩散到浮盘的上方。
[0004]然而,上述的措施仅仅是在浮箱A之间安第一密封部件B,由于油汽对第一密封部件B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因此,长时间使用后,第一密封部件B经过油汽的侵袭容易出现老化,导致第一密封部件B的密封性能下降,上述结构一旦密封部件老化,则密封部件的密封性能下降,油汽逃逸到浮盘上,长时间使油液形成挥发,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本技术对油汽的密封具有可靠高的特点。
[000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包括多个浮箱、第一密封部件,所述浮箱包括箱体和蜂窝芯,箱体包括盒体、盖板,蜂窝芯安装在盒体内,盖板与盒体固定,盒体上部或者盖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部件,盒体下部设有第二连接部件,第一密封部件被夹紧在相邻的箱体之间,还包括第二密封部件、弹性夹持部件,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密封部件通过第一凹槽与相邻箱体的第一连接部件配合对相邻箱体之间的盘缝形成密封,弹性夹持部件套在第二密封部件上,弹性夹持部件通过弹性作用力对第二密封部件形成夹持状态。
[0008]本技术中,通过第二密封部件对相邻箱体之间的盘缝形成了第二道密封结构,当第一密封部件的密封效果无法获得保障时,通过第二道密封结构以弥补第一密封部件老化导致的缺陷。通过弹性夹持部件的夹持作用,使第二密封部件与第一连接部件形成面与面的贴合,从而保障第二道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全接液蜂窝浮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本技术的全接液蜂窝浮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第一密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第二密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弹性夹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标记:
[0016]浮箱A,箱体1,蜂窝芯2,盒体3,盖板4,第一连接部件5,第二连接部件5a,螺栓6,盘缝L。
[0017]第一密封部件B,第一形变部7,第二形变部8,挂接部9。
[0018]第二密封部件C,第一凹槽10,第一侧壁贴合部11,第二侧壁贴合部12,中间贴合部13。
[0019]弹性夹持部件D,第二凹槽20,第一弹性夹持部21,第二弹性夹持部22,中间连接部23,第一导向部24,第二导向部25。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包括多个浮箱A、第一密封部件B,第二密封部件C、弹性夹持部件D,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2至图6,所述浮箱A包括箱体1和蜂窝芯2,箱体1包括盒体3、盖板4,蜂窝芯2安装在盒体3内,盖板4与盒体3固定,盒体3上部或者盖板4上设有第一连接部件5,第一连接部件5与盒体3或者盖板4一体成型,装配后,第一连接部件5的端部凸出到盖板4的外侧,盒体3下部设有第二连接部件5a,第二连接部件5a与盒体3通过焊接固定成一体。
[0023]如图2至图6,第一密封部件B被夹紧在相邻的箱体1之间,第一密封部件B包括密封部,密封部包括第一形变部7和与第一形变部7连接的第二形变部8,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为弧形状且排列呈波形,相邻两个箱体1之间的第一连接部件5以及两个箱体1之间的第二连接部件5a固定时,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受相邻两个箱体1的侧壁挤压变形,使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分别与相邻两个箱体1的侧壁形成密封。
[0024]如图2至图6,本技术中,由于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受相邻两个箱体1的侧壁挤压变形,使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分别与相邻两个箱体1的侧壁形成密封,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均为多个,因此,每一个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与箱体1侧壁形成的密封,都是一道独立的密封结构,因此,具有密封效果好的优点。而退一步讲,即使相邻两个箱体1下部的在安装部导致使箱体1上部具有分离的作用力,又由于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能发产生形变,通过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的回弹,也会使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与箱体1的侧壁保持密封的配合。因此,本技术的结构确保了密封的可靠性。
[0025]如图2至图6,相邻箱体1中的第一连接部件5通过螺栓6紧固,所述第一密封部件B还包括挂接部9,挂接部9上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为通孔,所述螺栓6穿过挂接部9上的安装孔,从而使挂接部9挂在螺栓6上,所述挂接部9呈为板状部件,挂接部9的厚度小于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的半径,本实施例中,挂接部9的厚度为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的半
径的五分之一,这样设置,挂接部9不会对第一形变部7和第二形变部8受压力变形时形成阻碍。
[0026]如图2至图6,第二密封部件C上设有第一凹槽10,第二密封部件C通过第一凹槽与相邻箱体1的第一连接部件5配合对相邻箱体1之间的盘缝L形成密封,弹性夹持部件D套在第二密封部件C上,弹性夹持部件D通过弹性作用力对第二密封部件C形成夹持状态。
[0027]如图2至图6,本技术中,通过第二密封部件C对相邻箱体1之间的盘缝L形成了第二道密封结构,当第一密封部件B的密封效果无法获得保障时,通过第二道密封结构以弥补第一密封部件B老化导致的缺陷。通过弹性夹持部件D的夹持作用,使第二密封部件C与第一连接部件5形成面与面的贴合,从而保障第二道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0028]如图2至图6,第二密封部件C包括第一侧壁贴合部11、第二侧壁贴合部12、中间贴合部13,第一侧壁贴合部11与相邻箱体1中的一个第一连接部件5侧壁贴合,第二侧壁贴合部12与相邻箱体1中的另一个第一连接部件5侧壁贴合,中间贴合部13与两端第一连接部件5顶壁贴合,中间贴合部13的一端与第一侧壁贴合部11固定,中间贴合部1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贴合部12固定后,在中间贴合部13与第一侧壁贴合部11和第二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包括多个浮箱(A)、第一密封部件(B),所述浮箱(A)包括箱体(1)和蜂窝芯(2),箱体(1)包括盒体(3)、盖板(4),蜂窝芯(2)安装在盒体(3)内,盖板(4)与盒体(3)固定,盒体(3)上部或者盖板(4)上设有第一连接部件(5),盒体(3)下部设有第二连接部件(5a),第一密封部件(B)被夹紧在相邻的箱体(1)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部件(C)、弹性夹持部件(D),第二密封部件(C)上设有第一凹槽(10),第二密封部件(C)通过第一凹槽与相邻箱体(1)的第一连接部件(5)配合对相邻箱体(1)之间的盘缝形成密封,弹性夹持部件(D)套在第二密封部件(C)上,弹性夹持部件(D)通过弹性作用力对第二密封部件(C)形成夹持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接液蜂窝浮盘盘缝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部件(C)包括:与相邻箱体(1)中的一个第一连接部件(5)侧壁贴合的第一侧壁贴合部(11);与相邻箱体(1)中的另一个第一连接部件(5)侧壁贴合的第二侧壁贴合部(12);与两端第一连接部件(5)顶壁贴合的中间贴合部(13),中间贴合部(13)的一端与第一侧壁贴合部(11)固定,中间贴合部(1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壁贴合部(12)固定后,在中间贴合部(13)与第一侧壁贴合部(11)和第二侧壁贴合部(1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红伟卢雄伟卢建伟印炎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美常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