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12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其结构包括:电动连接轴、定位组件、净化处理端、汇集装置、分流排孔,电动连接轴嵌入于定位组件的上端,定位组件以倾斜方位与净化处理端进行固定连接,净化处理端通过定位组件与电动连接轴进行通电连接,汇集装置嵌入于净化处理端的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汇集装置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流通腔上所装有的定位组件以及拦截装置的相互搭配下,拦截装置能通过定位组件定位于流通腔上方,以至于在漂浮物与污染物一同被引入后,拦截装置将通过自身渗透层将漂浮物与污染物进行拦截于容纳箱内部,达成将漂浮物收集的特点,防止与水体一同进入到净化处理端内部后而产生的堵塞卡死情况。而产生的堵塞卡死情况。而产生的堵塞卡死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闸门净水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的闸门可用于调节上下游的水位与流量特点,防止水流量过多而产生的影响农业灌溉、发电等领域的使用效果,进而与闸门相配备的净水设备则能将与闸门相互接触的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将水体上的漂浮物以及污染物进行处理,防止其与水体一同流出后产生的污染情况,使之能提高水资源的纯净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净水设备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净水设备将水中漂浮物以及污染物一同引入自身内部当中进行处理时,因漂浮物与污染物处于无法降解以及形态较大的基础下,其容易产生在净水设备内部形成原点堆积情况,最终卡死于净水设备内部,从而不利于净水设备后续对水资源的净化效果,同时影响后续对净水设备的全方位养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其结构包括:电动连接轴、定位组件、净化处理端、汇集装置、分流排孔,所述电动连接轴嵌入于定位组件的上端,所述定位组件以倾斜方位与净化处理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处理端通过定位组件与电动连接轴进行通电连接,所述汇集装置嵌入于净化处理端的上端,所述分流排孔设置与汇集装置下方并安装于净化处理端的下端两侧。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汇集装置设有防渗透壁、穿透层、流通腔、定位组件、拦截装置,所述防渗透壁与穿透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穿透层下方与流通腔相通,所述定位组件嵌入于流通腔的两侧并且上方与穿透层相通,所述拦截装置贯穿于穿透层两侧并与定位组件相互接触,所述拦截装置设置于净化处理端的上方并相通;所述防渗透壁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流通腔为精抛光形态,所述定位组件在流通腔上一共设有两组,所述拦截装置的体积与流通腔长度相匹配。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拦截装置设有把手、容纳箱、滑轮、渗透层、凸块,所述把手焊接于容纳箱的上端两侧,所述滑轮嵌入于容纳箱的两侧,所述渗透层安装于容纳箱的下端,所述凸块固定于渗透层的下端两侧边缘,所述容纳箱通过凸块与定位组件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容纳箱通过渗透层与流通腔相通;所述把手在容纳箱上一共设有两组,所述滑轮内部含有相应的弹簧,所述渗透层为滤网制品,所述凸块在渗透层下一共设有两块。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箱设有存放槽、固定体、活动座、伸缩杆、挤压块,所述存放槽两侧与固定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通过固定体安装于存放槽的两侧,所述伸缩杆与活动座进行活动配合,所述挤压块嵌入于伸缩杆的终端并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挤压块通过伸缩杆与存放槽相通,所述挤压块下方与渗透层相通;所述存放槽两侧一共
设有四块固定体,所述活动座与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挤压块为梯形实心形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块设有接触层、组装框、锁定扣、穿插槽,所述接触层中间部位与组装框进行定位连接,所述锁定扣嵌入于组装框当中并与接触层相连接,所述穿插槽贯穿于组装框、接触层的中间部位,所述穿插槽与伸缩杆相通;所述接触层为精抛光形态,所述组装框内部一共设有四组锁定扣,所述穿插槽形状与组装框形状为一致。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组件设有底座、支撑柱、承载体、匹配槽,所述底座与支撑柱进行焊接连接,所述承载体嵌入于支撑柱顶端,所述匹配槽嵌入于承载体的上端并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承载体通过匹配槽与拦截装置下端相接触;所述底座下端包含有多块凸块,所述支撑柱为竖直布置,所述承载体与匹配槽均与支撑柱相互垂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体设有实心块、活动组件、移动槽,所述实心块内侧与活动组件进行定位连接,所述移动槽与活动组件相通,所述移动槽贯穿于实心块的中心部位,所述移动槽与活动组件均与支撑柱表层相贴合;所述实心块内部包含有四组活动组件,并且活动组件内部含有相应的橡胶体,所述移动槽为方形空心形态。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汇集装置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流通腔上所装有的定位组件以及拦截装置的相互搭配下,拦截装置能通过定位组件定位于流通腔上方,以至于在漂浮物与污染物一同被引入后,拦截装置将通过自身渗透层将漂浮物与污染物进行拦截于容纳箱内部,达成将漂浮物收集的特点,防止与水体一同进入到净化处理端内部后而产生的堵塞卡死情况。
[0011]2.本专利技术由容纳箱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内部伸缩杆与活动座相互配合下,伸缩杆能在滑轮被拖动时进行伸出,然后带动挤压块将漂浮物与污染物当中的水分子进行挤出,防止水分子残留于污染物内部后导致的浪费情况,使污染物内部的水分子能够得到处理,进而提高后续污染物的处理便利性,断绝受水分子影响而造成的不易清除的情况产生。
[0012]3.本专利技术由定位组件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支撑柱与承载体上的匹配槽能有效的与拦截装置底部凸块进行搭配,从而提高拦截装置的水平放置性,放置倾斜现象的产生,进而依据承载体上的移动槽与活动组件搭配下利用手动拖动效果下能使承载体在支撑柱上进行垂直位移,然后依据活动组件的弹力特点来使承载体进行固定在原点,从而达成调节承载体的高度,进而加深拦截装置的存放高度,提高拦截装置的收纳深度,防止污染物过多而导致的再次溢出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汇集装置改进后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拦截装置改进后部件拆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容纳箱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挤压块改进后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定位组件改进后整体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属于一种承载体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电动连接轴

1、定位组件

2、净化处理端

3、汇集装置

4、分流排孔

5、防渗透壁

41、穿透层

42、流通腔

43、定位组件

44、拦截装置

45、把手

451、容纳箱

452、滑轮

453、渗透层

454、凸块

455、存放槽

a1、固定体

a2、活动座

a3、伸缩杆

a4、挤压块

a5、接触层

a51、组装框

a52、锁定扣

a53、穿插槽

a54、底座

441、支撑柱

442、承载体

4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其结构包括:电动连接轴(1)、定位组件(2)、净化处理端(3)、汇集装置(4)、分流排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连接轴(1)嵌入于定位组件(2)的上端,所述定位组件(2)以倾斜方位与净化处理端(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处理端(3)通过定位组件(2)与电动连接轴(1)进行通电连接,所述汇集装置(4)嵌入于净化处理端(3)的上端,所述分流排孔(5)设置与汇集装置(4)下方并安装于净化处理端(3)的下端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装置(4)设有防渗透壁(41)、穿透层(42)、流通腔(43)、定位组件(44)、拦截装置(45),所述防渗透壁(41)与穿透层(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穿透层(42)下方与流通腔(43)相通,所述定位组件(44)嵌入于流通腔(43)的两侧并且上方与穿透层(42)相通,所述拦截装置(45)贯穿于穿透层(42)两侧并与定位组件(44)相互接触,所述拦截装置(45)设置于净化处理端(3)的上方并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装置(45)设有把手(451)、容纳箱(452)、滑轮(453)、渗透层(454)、凸块(455),所述把手(451)焊接于容纳箱(452)的上端两侧,所述滑轮(453)嵌入于容纳箱(452)的两侧,所述渗透层(454)安装于容纳箱(452)的下端,所述凸块(455)固定于渗透层(454)的下端两侧边缘,所述容纳箱(452)通过凸块(455)与定位组件(44)进行定位连接,所述容纳箱(452)通过渗透层(454)与流通腔(43)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箱(452)设有存放槽(a1)、固定体(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必勤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大丰区河道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