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99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外壳结构包括:壳体框架、水道盖板、散热翅片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框架开设有散热水道,所述散热翅片组设于所述散热水道内部,所述水道盖板与所述散热水道配合形成闭合空间,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穿设于所述壳体框架两侧,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散热水道连通;其中,所述散热水道底部与电机控制器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的散热翅片组的有效应用,来调节流经散热水道的冷却液的流向和流速,使得散热水道水阻小、水道内流场均匀,从而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从而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从而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控制器的外壳是电机控制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电机控制器工作过程功率较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机控制器的温度升高,在持续的高温状态下,电机控制器耗电增多,寿命较短,电机控制器的工作性能将难以持久得到保障。
[0003]为了有效的将电机控制器产生的热量进行去除,目前主要采用液冷方式,将散热水道集成在外壳上,在冷却液流经散热水道的过程中通过热交换带走电机控制器产生的部分热量,使得电机控制器工作过程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外壳的结构直接影响散热水道的水阻及冷却液在散热水道内的流场分布,进而直接关系到外壳的散热能力,水阻大会影响冷却液流速,对散热效果有不利影响,冷却液在散热水道内流动不均匀,则会导致对电机控制器的散热不均匀。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710354101.2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及电机控制器,通过在导热凸台内部增加凸台水道并使该凸台水道构成冷却液通道的一部分,中间挡墙形成翻墙流动,从而可大大提高导热凸台的导热效率,快速带走侧向安装到导热凸台表面的功率器件的热量,但该方案中,沿壳体凸台形状所设计的散热水道,水道曲折,水阻大,且冷却液无法实现分流,难以保证对电机控制器散热均匀。
[0005]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外壳结构散热水道水阻大、水道内流场不均匀进而导致对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不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包括:
[0009]壳体框架100;所述壳体框架100开设有散热水道110;
[0010]散热翅片组200;所述散热翅片组200设于所述散热水道110内部;
[0011]水道盖板300;所述水道盖板300与所述散热水道110配合形成闭合空间;以及,
[0012]进水管400和出水管500;所述进水管400和所述出水管500分别穿设于所述壳体框架100两侧,所述进水管400和所述出水管500分别与所述散热水道110连通;其中,
[0013]所述散热水道110底部与电机控制器贴合,通过所述散热翅片组200调节流经所述散热水道110的水流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
[0014]优先的,所述进水管400和所述出水管500分别设于所述散热水道110的中轴线上。
[0015]优先的,所述散热翅片组200关于所述散热水道1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6]优先的,所述散热翅片组200包括弧形散热翅片组210和线性散热翅片组220,所述
弧形散热翅片组210设于所述进水管400一侧,所述线性散热翅片组220设于所述出水管500一侧。
[0017]优先的,所述弧形散热翅片组210组内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散热水道110的中轴线方向上逐渐递增。
[0018]优先的,所述线性散热翅片组220依次包括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221、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222和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223,所述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221、所述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222和所述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223组内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均匀分布。
[0019]优先的,所述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221、所述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222和所述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223组间散热翅片数量逐渐递增。
[0020]优先的,所述散热水道110与所述水道盖板300通过摩擦焊固定。
[00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第一方面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方法包括:
[0022]通过所述壳体框架100两侧的孔位,分别将所述进水管400和所述出水管500与所述壳体框架100固定,使得所述进水管400和所述出水管500分别与所述壳体框架100上开设的所述散热水道110连通;其中,所述进水管400和所述出水管500分别设于所述散热水道110的中轴线上;
[0023]将所述散热翅片组200安装在所述散热水道110内部;其中,所述散热翅片组200关于所述散热水道1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散热翅片组200包括弧形组散热翅片和线性组散热翅片,将弧形组散热翅片设于所述进水管400一侧,将线性组散热翅片设于所述出水管500一侧;
[0024]将所述水道盖板300与所述散热水道110配合形成闭合空间,通过所述散热翅片组200调节流经闭合空间的水流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
[0025]优选的,所述将弧形组散热翅片设于所述进水管400一侧,将线性组散热翅片设于所述出水管500一侧,方法具体包括:
[0026]在所述进水管400一侧,使得所述弧形散热翅片组210组内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散热水道110的中轴线方向上逐渐递增;
[0027]在所述出水管500一侧,将所述线性散热翅片组220依次划分为第一线性组、第二线性组、第三线性组,使得所述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221、所述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222和所述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223组内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均匀分布,同时,使得所述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221、所述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222和所述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223组间散热翅片数量逐渐递增。
[002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能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置的散热翅片组的有效应用,来调节流经散热水道的水流的流向和流速,使得散热水道水阻小、水道内流场均匀,从而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正视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反面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正面图;
[003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剖面图;
[003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0036]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部件或结构,其中:
[0037]100

壳体框架,110

散热水道;200

散热翅片组,210

弧形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框架;所述壳体框架开设有散热水道;散热翅片组;所述散热翅片组设于所述散热水道内部;水道盖板;所述水道盖板与所述散热水道配合形成闭合空间;以及,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穿设于所述壳体框架两侧,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与所述散热水道连通;其中,所述散热水道底部与电机控制器贴合,通过所述散热翅片组调节流经所述散热水道的水流实现对电机控制器的均匀散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设于所述散热水道的中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组关于所述散热水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组包括弧形散热翅片组和线性散热翅片组,所述弧形散热翅片组设于所述进水管一侧,所述线性散热翅片组设于所述出水管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散热翅片组组内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散热水道的中轴线方向上逐渐递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散热翅片组依次包括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和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所述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所述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和所述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组内散热翅片之间的间距均匀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机控制器散热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散热翅片组、所述第二线性散热翅片组和所述第三线性散热翅片组组间散热翅片数量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风明金昆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