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891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收集观看电视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判断当前观看电视的观众,并设置了不同的防沉迷条件和防沉迷措施,能够有效实现防沉迷的效果,且能够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系统包括:电视、电视控制器、毫米波雷达、云端系统、防沉迷评价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及系统不会采集图像信息,具有良好的隐私性;且不会受到光线、面部遮挡的影响,防沉迷效果好。防沉迷效果好。防沉迷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视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视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儿童是节假日观看电视的主力军,怎样防止儿童沉迷于电视,是每个家长焦虑的问题。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基于人脸识别的防沉迷技术,但这类方案具有以下缺点:1、需要电视配置高清摄像头,且对电视的CPU、GUP都要求很高,这大大增加了电视的制造成本;2、摄像头需要采集图像信息,容易造成隐私问题;3、当观众处于黑暗环境,或者对面部进行遮挡后,面部识别效果较差,难以达到防沉迷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该方法不再使用图像采集和面部识别来判断观众,可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毫米波雷达周期性对电视前观众进行扫描,收集观众人体生命特征信息,电视控制器对收看电视数据进行收集;
[0006]所述电视数据包括:电视节目类型、节目时长信息;
[0007]S2:毫米波雷达将收集到的信息上报到云端系统,云端系统根据人体生命特征信息进行判断,生成人物画像;
[0008]S3:当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时,毫米波雷达将收集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电视控制器将收看电视数据上报到云端系统;
[0009]毫米波雷达检测到观看人员发生变化、电视控制器检测到观看节目发生改变时、到达所设置的定期上报时间;
[0010]S4:云端系统对每个人物画像信息和电视观看数据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数据发送至防沉迷评价模块,防沉迷评价模块对此人物是否触发防沉迷条件进行评价,如果是,则执行S5,如果否,则结束本次评价,执行S1;
[0011]S5:执行防沉迷措施。
[0012]通过毫米波雷达收集人体生命特征信息能够方便的判断当前观看电视的观众,且不会采集室内图像信息,具有良好的隐私性;同时,毫米波雷达不会受到光线、面部遮挡的影响,防沉迷效果好。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S1中毫米波雷达周期性对电视前观众进行扫描,收集人体生命特征信息时,所述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具体包括:每个人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态。
[001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S2中云端系统根据人体生命特征信息进行判断,生成人物画像时,人物画像所包含的信息具体包括:年龄、性别、身高。
[001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S4中防沉迷评价模块对此人物是否触发防沉迷条件进行评价时,所述的防沉迷条件包括,所播放的电视节目是否适合该人员观看、该人员观看电视时间是否已经超过可观看时间、该人员在该时段是否不能观看中任意一种。
[001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S5中所执行的防沉迷措施具体为,防沉迷评价模块控制电视直接关闭。
[001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S5中所执行的防沉迷措施具体为,防沉迷评价模块将警告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控制电视是否关闭。
[0018]所述终端可以为手机、电脑等,并由管理人员持有,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再决定是否使用控制终端关闭电视,相较于直接关闭电视,此种方法更加灵活。
[001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S5中所执行的防沉迷措施具体为,防沉迷评价模块将警告发送至电视,电视上将显示提示信息。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系统,包括:电视、电视控制器、毫米波雷达、云端系统、防沉迷评价模块;
[0021]所述电视能够接受来自防沉迷评价模块的控制指令;
[0022]所述电视控制器能够对收看电视数据进行收集,并将信息发送至云端系统;
[0023]所述毫米波雷达能够对电视前观众进行扫描,收集观众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云端系统;
[0024]所述云端系统能够接收电视控制器、毫米波雷达发送的信息,并根据获得的生命特征信息进行人物画像,再将获得的人物画像信息和电视观看数据进行匹配,再发送至防沉迷评价模块;
[0025]所述防沉迷评价模块能对是否达到防沉迷条件进行判断,生成防沉迷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至电视。
[002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系统,还包括控制终端;
[0027]所述控制终端能够接收防沉迷评价模块发送的防沉迷信息,并能发送控制指令至电视。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毫米波雷达收集观看电视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判断当前观看电视的观众,并设置了不同的防沉迷条件和防沉迷措施,能够有效实现防沉迷的效果,且能够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另一方面,采用毫米波雷达不会采集图像信息,具有良好的隐私性;且不会受到光线、面部遮挡的影响,防沉迷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
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2]实施例一:
[0033]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4]S101:电视打开后,毫米波雷达30秒一次对电视前观众进行扫描,收集人体生命特征信息,所述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包括:每个人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态,电视控制器对收看电视数据进行收集,电视数据包括:电视节目类型、节目时长信息;
[0035]S102:毫米波雷达将收集到的信息上报到云端系统,云端系统根据人体生命特征信息进行判断,生成人物画像,所述人物画像所包含的信息具体包括:年龄、性别、身高;
[0036]观众A:年龄10

12、性别男、身高140cm;
[0037]S103:当电视控制器检测到观看节目发生改变时,毫米波雷达将收集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电视控制器将收看电视数据上报到云端系统;
[0038]S104:云端系统对每个人物画像信息和电视观看数据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数据发送至防沉迷评价模块,防沉迷评价模块对此人物是否触发防沉迷条件进行评价,因为所播放的电视节目不适合该人员观看,所以执行防沉迷措施。
[0039]S105:所执行防沉迷措施具体为防沉迷评价模块控制电视直接关闭。
[0040]实施例二:
[004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42]S201:电视打开后,毫米波雷达30秒一次对电视前观众进行扫描,收集人体生命特征信息,所述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包括:每个人的呼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毫米波雷达周期性对电视前观众进行扫描,收集观众人体生命特征信息,电视控制器对收看电视数据进行收集;S2:毫米波雷达将收集到的信息上报到云端系统,云端系统根据人体生命特征信息进行判断,生成人物画像;S3:当出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时,毫米波雷达将收集的人体生命特征信息、电视控制器将收看电视数据上报到云端系统;毫米波雷达检测到观看人员发生变化、电视控制器检测到观看节目发生改变、到达所设置的定期上报时间;S4:云端系统对每个人物画像信息和电视观看数据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数据发送至防沉迷评价模块,防沉迷评价模块对此人物是否触发防沉迷条件进行评价,如果是,则执行S5,如果否,则结束本次评价,执行S1;S5:执行防沉迷措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人体生命特征信息具体包括:每个人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人物画像所包含的信息具体包括:年龄、性别、身高。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视防沉迷方法,其特征在于,S4所述的防沉迷条件包括,所播放的电视节目是否适合该人员观看、该人员观看电视时间是否已经超过可观看时间、该人员在该时段是否不能观看中任意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祥贵陈峰峰刘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