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钰翔专利>正文

一种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70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包括内手套和外手套;内手套用于保暖;外手套具有耐磨功能并用于防护冲击;所述外手套大于内手套,并能够套设于内手套外;外手套的手套口处环布有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在内手套的手套口外侧或人体腕部对位部处的外侧环布有多个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配合,且不使用拉链结构。本方案采用具有防磨损功能的外手套,并且外手套可拆卸,能够在外手套发生磨损后,抽出内手套即可,满足外手套更换的需要;外手套能够从掌面和手背两面对内手套进行防护,从而提升人手的防护性能;由于内手套与外手套的连接部位不采用拉链进行内外手套之间的连接,避免拉链磨损对外手套更换的影响。手套更换的影响。手套更换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


[0001]本技术属于手套
,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进行一些速度较快、危险性较高的运动,如滑雪、滑板、摩托车等时,往往需要佩戴护具保护自身安全,其中,防护手套是护具中极为常见也必不可少的一件装备。
[0003]防护手套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地面、墙体甚至树干等坚硬粗糙的表面发生摩擦,因此极易磨损,因此,为提高防护手套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周期,目前的防护手套一般会采用增加手掌处的厚度、改变手掌处的材质或者在手套的易磨损部位缝制耐磨层的结构等方式,通过上述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手套的使用周期,但是若经常使用,易磨损部位依然容易受损,使得人们不得不投入较多的金钱购入防护手套,导致运动成本上升。
[0004]为了使手套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更加耐用,减轻人们在护具方面的负担,申请人在前申请了专利号为CN207341261U的一种防护手套;通过可更换的柔性保护层,能够在使用周期中只对受损的柔性保护层进行更换,无需对整个防护手套进行更换,从而延长防护手套的主体部件——手套本体的使用周期,减少使用者对于护具的投入,降低使用者的运动成本。
[0005]但是,申请人在使用该防护手套的过程中,发现这种防护手套由于更换的是手掌布料。手套主体与附加的耐磨层的连接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通过拉链方式进行连接,容易在手套主体上固定的拉链损坏或磨损时,导致更换备用手掌无法实现;又比如:所设置的拉链或纽扣等固定方式将会使得手套掌面厚度增加,并且拉链或纽扣为硬质物体,影响手套持握物品时的触感。
[0006]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不使用拉链进行内外手套的连接、不会影响手套掌面触感、对掌面和手背都进行防护的组合手套。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防护手套的手套掌面触感差、对掌面和手背都进行防护性差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
[0008]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包括内手套和外手套;内手套用于保暖;外手套具有耐磨功能并用于防护冲击;所述外手套大于内手套,并能够套设于内手套外;外手套的手套口处环布有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在内手套的手套口外侧或人体腕部对位部处的外侧环布有多个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配合,且不使用拉链结构。
[0010]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第一连接结构为纽扣孔,第二连接结构为纽扣本体;或者,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采用相互配合的按压扣结构;或者,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采用相互配合魔术贴结构。
[0011]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内手套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共同伸入的第二指套部,所述内手套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拇指伸入的第二拇指部。
[0012]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外手套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指套部的第一指套部,所述外手套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第二拇指部伸入的第一拇指部。
[0013]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第二拇指部朝向手掌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褶皱部,第一指套部朝向手掌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褶皱部,第二褶皱部和第一褶皱部均用于降低拇指指尖弯折的阻力。
[0014]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内手套的后部设置有袖筒部;所述袖筒部能够套设至人体小臂的前部;该袖筒部的前侧边沿与内手套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夹缝,所述外手套的手套口能够伸入该夹缝内。
[0015]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袖筒部的前部内侧与外手套的手套口的外侧通过第一魔术贴进行粘接。
[0016]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第一魔术贴包括第一毛面和第一刺面;所述第一毛面缝合于在所述袖筒部的前部内侧,第一刺面缝合于在外手套的手套口的外侧。
[0017]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外手套背部的侧边处设置有扩口拉链,该扩口拉链的一端与外手套的手套口连通,便于内手套能够从两者共同形成的开口处伸入。
[0018]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位于外手套的手套口处,第二连接结构位于内手套的手套口处;在内手套的手套口内侧缝合有环形翻折部,环形翻折部能够向外翻起并覆盖外手套的手套口。
[0019]作为上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的备选结构或补充设计:在内手套前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刺面,在外手套前端的内外侧设置有第二毛面;第二刺面能够与第二毛面配合粘连。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1.本方案采用具有防磨损功能的外手套,并且外手套可拆卸,能够在外手套发生磨损后,抽出内手套即可,满足外手套更换的需要;
[0022]2.外手套能够从掌面和手背两面对内手套进行防护,从而提升人手的防护性能;
[0023]3.由于内手套与外手套的连接部位不采用拉链进行内外手套之间的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的连接位置不在手套的掌面处,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拉链、纽扣等硬质的连接结构对手掌触感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方案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5]图1是本方案中的组合手套的拆卸状态的手掌侧结构图;
[0026]图2是本方案中的组合手套的拆卸状态的手背侧结构图;
[0027]图3是外手套与夹缝的配合结构图;
[0028]图4是另一种组合手套的拆卸状态的结构图。
[0029]图中:1

外手套;11

第一指套部;12

第一拇指部;13

纽扣孔;14

第一褶皱部;16

第一刺面;17

扩口拉链;2

内手套;21

第二指套部;22

第二拇指部;23

纽扣本体;24

第二褶皱部;25

袖筒部;26

第一毛面;27

第二刺面;28

夹缝;29

环形翻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是全部,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手套(2)和外手套(1);内手套(2)用于保暖;外手套(1)具有耐磨功能并用于防护冲击;所述外手套(1)大于内手套(2),并能够套设于内手套(2)外;外手套(1)的手套口处环布有多个第一连接结构,在内手套(2)的手套口外侧或人体腕部对位部处的外侧环布有多个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配合,且不使用拉链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结构为纽扣孔(13),第二连接结构为纽扣本体(23);或者,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采用相互配合的按压扣结构;或者,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采用相互配合魔术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手套(2)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小指、无名指、中指及食指共同伸入的第二指套部(21),所述内手套(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拇指伸入的第二拇指部(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手套(1)的前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指套部(21)的第一指套部(11),所述外手套(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第二拇指部(22)伸入的第一拇指部(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更换外手套的组合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拇指部(22)朝向手掌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褶皱部(24),第一指套部(11)朝向手掌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褶皱部(14),第二褶皱部(24)和第一褶皱部(14)均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钰翔
申请(专利权)人:孙钰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