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649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序批式运行方式,运行一个周期包括进水阶段(5 min)、好氧丰盛阶段(2.5 h)、进硝化液阶段(5 min)、好氧饥饿阶段(7.5 h)、静置沉淀阶段(1.5 h)和排水阶段(15 min),一个周期12 h,一天运行2个周期;运行维持温度20~25℃,pH值为7~9,污泥龄10天,每天排泥一次;运行15天后,富集产PHA的好氧反硝化菌群进入群落稳定状态。该方法可以富集好氧反硝化菌,且结合了PHA合成工艺,不仅可以加快富集速度,而且能够提高菌群竞争能力从而提高稳定性,为硝酸盐废水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供了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供了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脱氮领域,涉及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富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合菌群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生物脱氮技术依赖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共同作用。因需氧条件不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无法同步实现,而好氧反硝化菌能在曝气池中直接实现反硝化过程,自提出以来,凭借能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的优点,节省了基建的投资费用,并且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碱度足以补偿硝化作用消耗的碱度,降低了药物的费用。
[0003]由于好氧反硝化菌生长条件没有特殊要求,相同环境中许多菌可与它竞争,故筛选效率不高。目前,已公布的一些筛选思路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特定培养基对好氧反硝化菌进行分离筛选。但该方法适用性不强,不适合从复杂的活性污泥体系中筛选好氧反硝化菌株。(2)通过稀释将本来不占优势的好氧反硝化菌分离出来。但稀释法周期太长,筛选效率不高。(3)利用好氧、缺氧的频繁转换,使好氧反硝化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但这种方法富集速度慢,菌群竞争能力弱,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碳源充盈

碳源匮乏(Feast

famine)的完全好氧交替环境,在碳源匮乏期加入富含硝酸盐的溶液,进而形成生态筛选压力,使得活性污泥中好氧反硝化菌在碳源匮乏期以胞内PHA为碳源来还原硝酸盐并增殖。通过该筛选压力定向富集污泥中的好氧反硝化菌群,提升活性污泥工艺的同步硝化反硝化能力,强化污水处理工艺的脱氮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采用序批式运行方式,运行一个周期包括进水阶段、好氧丰盛阶段、进硝化液阶段、好氧饥饿阶段、静置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共6个运行阶段,一个周期12 h,一天运行2个周期,其中:进水阶段5 min,好氧丰盛阶段2.5 h,进硝化液阶段5 min,好氧饥饿阶段7.5 h,静置沉淀阶段1.5 h,排水阶段15 min;运行维持温度20~25℃,pH值为7~9,污泥龄10天,每天排泥一次;运行15天后,富集产PHA的好氧反硝化菌群进入群落稳定状态,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将其接种到好氧反硝化菌富集反应系统中,将碳源泵入好氧反硝化菌富集反应系统中,并同时曝气和搅拌,维持系统好氧环境,其中:所述活性污泥的接种量为3000~5000mg/L;所述碳源为乙酸钠;所述进水方式为碳氮耦合或碳氮分离的进水方式;
所述碳氮耦合的进水方式为乙酸钠和氨氮混合进水,碳氮耦合进水的COD为1000mg/L,氨氮为50mg/L;所述碳氮分离的进水方式为乙酸钠单独进水,碳氮耦合进水的COD为1000mg/L,不含氮元素;步骤二、在好氧丰盛期控制曝气量为3L/min,使微生物合成PHA;步骤三、反应2.5h后系统进入碳源匮乏期,此时泵入硝酸盐溶液,维持好氧环境运行7.5h,其中:硝酸盐的浓度为20~40mg N/L;步骤四、7.5h后,硝酸盐被去除,停止曝气和搅拌,静置沉淀1.5h,实现混合菌群沉淀和液体的分离;步骤五、排出静置后的上清液;步骤六、反复进行步骤一~步骤五的运行,每一周期持续12h,每天进行两个周期;步骤七、系统进行15天,富集产PHA的好氧反硝化菌群进入群落稳定状态,污泥即为富集到的产PHA好氧反硝化菌群。
[000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提供了一种新的好氧反硝化菌富集方法,该方法可以富集好氧反硝化菌,且结合了PHA合成工艺,不仅可以加快富集速度,而且能够提高菌群竞争能力从而提高稳定性,为硝酸盐废水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处理方式。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好氧反硝化菌富集反应系统的装置图;图2为运行周期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硝酸盐去除效果;图4为实施例2的硝酸盐去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中。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所述方法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好氧丰盛期

好氧饥饿期驯化模式,并在饥饿期引入含硝酸盐的废水实现好氧反硝化。进水采用乙酸钠为碳源,具体可分为碳氮耦合和碳氮分离的进水方式,其中,碳氮耦合的进水方式为乙酸钠和氨氮混合进水,碳氮分离的进水方式为乙酸钠单独进水。具体分为以下过程:

碳源泵入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系统,并同时曝气和搅拌,维持系统好氧环境;

在好氧丰盛期进行适当曝气,曝气量为3L/min,使微生物合成PHA;

反应2.5h后系统进入碳源匮乏期,此时泵入硝酸盐溶液,维持好氧环境运行7.5h;

7.5h后,硝酸盐被去除,停止曝气和搅拌,静置1.5h,实现混合菌群沉淀和液体的分离;

排出静置后的上清液;

反复进行
①‑⑤
的运行,每一周期持续12h,每天进行两个周期;

系统进行15天,富集产PHA的好氧反硝化菌群进入群落稳定状态,污泥
即为富集到的产PHA好氧反硝化菌群。
[0010]上述基于混合菌群PHA合成工艺的好氧反硝化菌富集反应系统如图1所示,包含反应器、进水排水系统、供给空气系统三部分。运行周期示意图如图2所示,工艺采用序批式运行方式,运行一个周期包括进水阶段、好氧丰盛阶段、进硝化液阶段、好氧饥饿阶段、静置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共6个运行阶段。一个周期12 h,一天运行2个周期,其中:进水阶段5 min,好氧丰盛阶段2.5 h,进硝化液阶段5 min,好氧饥饿阶段7.5 h,静置沉淀阶段1.5 h,排水阶段15 min。运行维持温度20~25℃,pH值为7~9,污泥龄10天,每天排泥一次。运行15天后,富集产PHA的好氧反硝化菌群进入群落稳定状态。
[0011]本专利技术中,当VFA含量降低至0mg/L左右即可视为好氧丰盛期结束。
[0012]本专利技术中,控制好氧丰盛阶段运行2.5小时,之后泵入硝化液进入好氧饥饿阶段。
[0013]本专利技术中,可以设置溶解氧(DO)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检测到DO浓度的突然升高(超过5 mg/ L)时自动泵入硝化液。
[0014]本专利技术中,硝化液中硝酸盐的浓度为20mg N/L。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浓度提升到40mg N/L。
[0015]本专利技术中,进水可采用两种方式,分别为碳氮耦合进水及碳氮分离进水。其中,碳氮耦合进水的COD为1000mg/L,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菌群合成PHA工艺的快速富集好氧反硝化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采用序批式运行方式,运行一个周期包括进水阶段、好氧丰盛阶段、进硝化液阶段、好氧饥饿阶段、静置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共6个运行阶段,一个周期12 h,一天运行2个周期,其中:进水阶段5 min,好氧丰盛阶段2.5 h,进硝化液阶段5 min,好氧饥饿阶段7.5 h,静置沉淀阶段1.5 h,排水阶段15 min;运行维持温度20~25℃,pH值为7~9,污泥龄10天,每天排泥一次;运行15天后,富集产PHA的好氧反硝化菌群进入群落稳定状态,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将其接种到好氧反硝化菌富集反应系统中,将碳源泵入好氧反硝化菌富集反应系统中,并同时曝气和搅拌,维持系统好氧环境;步骤二、在好氧丰盛期控制曝气量为3L/min,使微生物合成PHA;步骤三、反应2.5h后系统进入碳源匮乏期,此时泵入硝酸盐溶液,维持好氧环境运行7.5h;步骤四、7.5h后,硝酸盐被去除,停止曝气和搅拌,静置沉淀1.5h,实现混合菌群沉淀和液体的分离;步骤五、排出静置后的上清液;步骤六、反复进行步骤一~步骤五的运行,每一周期持续12h,每天进行两个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王菲温沁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