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烹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855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盘,设置在盛水盘下方的传热盘、设置在传热盘下方的加热管,传热盘包括同心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传热件,各传热件分别焊接在盛水盘的下方,每个传热件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管。该蒸汽发生装置,基于多个传热件的结构设置,降低了单个传热件与盛水盘之间的焊接面积,相应降低了对盛水盘地面平面度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了传热件与盛水盘之间的焊接可靠性。该蒸汽发生装置使得大面积的盛水盘也不易出现与传热盘之间的虚焊、脱焊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内胆以及前述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内胆的底部。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内胆的底部。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内胆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及蒸汽烹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装置,本技术还涉及应用该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家用电蒸箱/蒸烤箱等蒸汽烹饪装置会匹配设置蒸汽发生装置以用于产生蒸汽,对于采用内置式蒸汽发生器的蒸汽烹饪装置而言,一般采用圆形的蒸汽加热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蒸汽烹饪装置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大面积设计的蒸汽加热盘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运用。大面积的蒸汽加热盘,有效增大的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也就意味着可以在安全电流密度设计范围内布置更高功率的加热管。如小面积的加热盘上通常只能在其允许的安全设计范围内布置一根加热管,而大面积的加热盘可以容纳两根加热管或者更多,进而能够提供更高的加热功率,相应带来更高的加热效率和单位时间内更多的水蒸气,从而提升烹饪速率,同时更多的新鲜蒸汽可以覆盖更多的食物面积。顾客可以一次性烹饪更多的食物。
[0003]虽然大面积的加热盘相对面积较小的加热盘有较多的烹饪优势,但对加热盘的制造工艺和使用可靠性、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蒸汽烹饪装置内部的蒸汽加热盘一般包括材质为304不锈钢圆盘、与304不锈钢圆盘焊接在一起的传热铝盘、以及焊接在传热铝盘底部的加热管组成。为了保证良好的传热和加热效果,不锈钢圆盘和传热铝盘需要紧密地焊接贴合在一起。当不锈钢盘和传热铝盘需要焊接在一起的两个平面由于加工制造或者生产工艺等原因而导致焊接表面有起伏、表面不平整时,不锈钢盘底部和传热铝盘焊接时易出现脱焊或者虚焊等不良焊接现象。尤其随着不锈钢加热盘的表面积的增大,不锈钢盘底部平面的平面度加工和制造工艺要求越高,加工难度越大,易出现加工面平面度未到达设计要求的情况,最终致使虚焊或者脱焊的风险增加。这些虚焊和脱焊的加热盘随着蒸汽发生装置使用时间的增加,由于热装冷缩等原因会导致焊接不良处的金属疲劳,最终会演变为不锈钢盘和传热铝盘的脱离,从而导致传热铝盘无法将加热管产生的热量传递到304不锈钢盛水圆盘上,导致蒸汽发生器传热完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大面积的蒸汽发生装置,对盛水盘的平面度加工要求低,且能保证焊接的可靠性。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大面积的蒸汽发生装置,且蒸汽发生装置可长期可靠工作的蒸汽烹饪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盘,设置在盛水盘下方的传热盘、设置在传热盘下方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盘包括同心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传热件,各传热件分别焊接在盛水盘的下方,每个传热件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管。
[0007]为了有效保证传热面积,所述传热件包括对应于盛水中央区域而设置在盛水盘下方的圆形第一传热件、以及设置第一传热件外周的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二传热件。
[0008]优选地,设置在第一传热件下方的加热管呈螺旋线绕设,设置在第二传热件下方的加热管成弧形且沿第二传热件的延伸方向而延伸。
[0009]为了保证该蒸汽发生装置的使用安全,相邻的两个加热管之间设有传热片,所述传热片上设有温控器,各加热管通过电导线与温控器电连接。
[0010]优选地,相邻的两个加热管之间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两个传热片,每个传热盘上均设置一个温控器。
[0011]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内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前述的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置在内胆的底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蒸汽发生装置,基于多个传热件的结构设置,降低了单个传热件与盛水盘之间的焊接面积,相应降低了对盛水盘地面平面度的加工精度要求,提高了传热件与盛水盘之间的焊接可靠性。并且加热管对应于传热件进行设置,使得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能够高效通过传热件而传递给盛水盘,有效保证了传热面积和传热效率,相应保证了产生蒸汽的高效率。该蒸汽发生装置使得大面积的盛水盘也不易出现与传热盘之间的虚焊、脱焊问题。
[0013]而应用了该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烹饪装置,在保证大面积的蒸汽发生装置的结构基础上,保证了其长期产生高效蒸汽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的底部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蒸汽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盘1、传热盘2以及加热管3。
[0018]其中盛水盘1通常采用食品级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盛水盘1的底面较为平整,盛水盘1的边缘向上倾斜进而形成围边,如此方便其内能够盛放一定的水量的水,当盛水盘1被加热后,其内的水蒸发而形成水蒸汽。
[0019]传热盘2通常焊接在盛水盘1的下方,对于底面面积较大的盛水盘1,需要有效保证传热盘2与盛水盘1之间的焊接可靠性,进而保证其传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传热盘2包括同心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传热件,各传热件分别焊接在盛水盘1的下方。为了保证传热面积,传热件包括对应于盛水中央区域而设置在盛水盘1下方的圆形第一传热件21、以及设置第一传热件21外周的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二传热件22。根据盛水盘1的面积具体设置第二传热件22的数量,本实施例中,设置一个第一传热件21、设置一个第二传热件22,第一传热件21和第二传热件22之间具有间隙。将传热盘2分割为至少两个传热件结构而与盛水盘1分别焊接,减小了单个传热件与盛水盘1之间的接触面积,即相应减小了单个传热件与盛水盘1
之间的焊接面积,如此则能够大大降低出现虚焊、脱焊的风险。相应也降低了对盛水盘1底面加工时平整度的要求。
[0020]每个传热件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管3,如此可以保证每个传热件都能吸收加热管3的热量而进行传热,保证对盛水盘1的传热效率。具体地,设置在第一传热件21下方的加热管3呈螺旋线绕设,设置在第二传热件22下方的加热管3成弧形且沿第二传热件22的延伸方向而延伸。设置在第一传热件21下方的加热管3是作为主要加热管3,因此其采用呈螺旋线绕设的结构可以使得与第一传热件21有足够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实现热量的高效传输。
[0021]另外,为了保证该蒸汽发生装置的使用安全,相邻的两个加热管3之间设有传热片4,传热片4上设有温控器5,各加热管3通过电导线与温控器5电连接。传热片4可以同时传导两个加热管3的热量,让两个加热管3热量尽量均衡地传递给金属片和温控器5。温控器5与外部为加热管3供电的供电电路相连接,如果温控器5检测到温度超温,则自动断开加热管3与外部供电电路的电连接,对加热管3进行热保护。根据需要,相邻的两个加热管3之间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两个传热片4,每个传热盘2上均设置一个温控器5。
[0022]本技术中的蒸汽发生装置,基于多个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装置,包括盛水盘(1),设置在盛水盘(1)下方的传热盘(2)、设置在传热盘(2)下方的加热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盘(2)包括同心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传热件,各传热件分别焊接在盛水盘(1)的下方,每个传热件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加热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件包括对应于盛水中央区域而设置在盛水盘(1)下方的圆形第一传热件(21)、以及设置第一传热件(21)外周的至少一个环形的第二传热件(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第一传热件(21)下方的加热管(3)呈螺旋线绕设,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付远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