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包括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表面的进料单元,用以引导原料进料;以及进线孔钻孔单元,在被加工段前端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贯穿被加工段的进线孔;以及透气孔钻孔单元,在被加工段右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透气孔;以及螺孔钻孔单元,在被加工段左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螺孔;以及切断单元,在对原料完成进线孔、螺孔、透气孔的加工后对其切断形成压线框端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工得到的这种压线框端子相比通过弯折成型的压线框端子结构稳定性更好,成型更加容易,不存在弯折时发生弯折不到位导致存在于两个弯折部的螺孔中心不一致等的问题。心不一致等的问题。心不一致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
[0001]本技术涉及压线框端子加工
,尤其是一种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是常用的电气连接配件,用于接入导线,实现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电连接。此类接线端子一般由压线框端子、静触片、螺丝组成,采用螺丝压接的接线方式,螺丝用于给压线框与静触片之间施加压紧力,以使导线被压紧固定在压线框与静触片之间。
[0003]公开号CN108043967A公开了一种压线框的加工方法,分步骤、多工位地连续冲割、挤压加工完成压线框的成型,按照顺序依次采用专用模具中的第一组冲头、第二组冲头在工件上冲割出插脚、包脚、上通孔、下通孔、包脚孔、槽孔以及相邻工件间的间隔,继续传送片状工件并定距对的片状工件的两侧进行折弯,被折弯的部分形成上通孔端面,下通孔端面,插脚侧面,包脚侧面与拱形面,接着通过挤压将上通孔端面和下通孔端面交叠成型,插脚侧面和包脚侧面两两相对,插脚由压线框的内侧插入槽孔,包脚由压线框的外侧嵌入包脚孔。这种加工方法所加工的压线框端子较为繁琐,且弯折成型难度较高,存在弯折时发生弯折不到位导致存在于两个弯折部的螺孔中心不一致等问题,从而提升了出现残次品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包括机架,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表面的进料单元,用以引导原料进料,并且在对原料加工时使得原料始终有一段距离固定的被加工段暴露在进料单元外,被加工段被加工时进料单元对其夹持限制;以及进线孔钻孔单元,位于进料单元的前方,在被加工段前端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贯穿被加工段的进线孔;以及透气孔钻孔单元,位于进料单元的右方,在被加工段右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透气孔;以及螺孔钻孔单元,位于进料单元的左方,在被加工段左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螺孔;以及切断单元,位于进料单元的上方,在对原料完成进线孔、螺孔、透气孔的加工后对其切断形成压线框端子。
[0006]进一步完善,进料单元包括大托板、插座以及控制件,大托板安装在机架上表面,插座安装在机架上表面并供原料穿过使得原料始终有一段距离固定的被加工段暴露在插座外,控制件滑动于大托板,并在完成切断被加工段后控制件解除对原料的夹持回退一压线框端子宽度的距离/进入下一轮加工后控制件对原料夹持带动原料前进一压线框端子宽度的距离。
[0007]进一步完善,控制件包括第一滑板、连接臂、摆动臂、固定夹块以及活动夹块,第一
滑板滑动于大托板,连接臂连接于第一滑板的侧壁并在其远离第一滑板的一端设置有轴件,摆动臂以轴件为转轴可摆动,并驱动连接于摆动臂横向内端的活动夹块随其一起摆动,固定夹块连接在第一滑板的另一侧壁并与活动夹块形成始终供原料穿过的通道。
[0008]进一步完善,进线孔钻孔单元与透气孔钻孔单元的结构一致,均包括第一钻孔动力头,第一钻孔动力头安装在机架上表面。
[0009]进一步完善,螺孔钻孔单元包括小托板、第二滑板以及两个第二钻孔动力头,小托板安装在机架上表面,第二滑板滑动于小托板,第二钻孔动力头均安装在第二滑板并呈前、后对称分布。
[0010]进一步完善,切断单元包括轴座、摆动板、安装板以及切割输出轴,轴座安装在机架上表面并位于插座右侧,摆动板与轴座轴接实现摆动,安装板安装在摆动板靠近插座的一端,并使得安装于安装板下表面的切割输出轴在跟随摆动板摆动作切割动作时不会与插座产生接触。
[0011]进一步完善,摆动板与轴座之间通过曲柄轴连接,曲柄轴的同步杆的居中位置处设有可驱动曲柄轴转动的移动杆
[0012]进一步完善,机架上表面开设有位于进料单元下方的出料口。
[0013]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
[0014]本技术加工得到的这种压线框端子相比通过弯折成型的压线框端子结构稳定性更好,成型更加容易,不存在弯折时发生弯折不到位导致存在于两个弯折部的螺孔中心不一致等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隐藏了切断单元;
[0017]图3为本技术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用以驱动摆动板摆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插块与转轴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移动杆通过气缸驱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压线框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参照附图:这种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包括机架1,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 上表面的进料单元2,用以引导原料进料,并且在对原料加工时使得原料始终有一段距离固定的被加工段暴露在进料单元2外,被加工段被加工时进料单元2对其夹持限制;以及进线孔钻孔单元3,位于进料单元2的前方,在被加工段前端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贯穿被加工段的进线孔;以及透气孔钻孔单元4,位于进料单元2的右方,在被加工段右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透气孔;以及螺孔钻孔单元5,位于进料单元2的左方,在被加工段左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螺孔;以及切断单元6,位于进料单元2的上方,在对原料完成进线孔、螺孔、透气孔的加工后对其切断
形成压线框端子。本技术的原理在于,利用进料单元2实现对原料进行送料以及在加工时夹持,并在完成夹持后通过进线孔钻孔单元3、透气孔钻孔单元 4、螺孔钻孔单元5依次对暴露在进料单元外的原料进行加工,而且各个钻孔单元均通过传感器控制,这样在上一步骤退出后下一步骤就会立刻进入实现完全自动化加工,减少了中间时间,在完成以上钻孔步骤后切断单元6对完成加工的原料切割得到压线框端子,且该种构型的压线框端子相比通过弯折成型的压线框端子结构稳定性更好,成型更加容易,不存在弯折时发生弯折不到位导致存在于两个弯折部的螺孔中心不一致等的问题。
[0024]对于进料单元2,进料单元2包括大托板21、插座22以及控制件23,大托板21安装在机架1上表面,插座22安装在机架1上表面并供原料穿过使得原料始终有一段距离固定的被加工段暴露在插座22外,控制件23滑动于大托板21,并在完成切断被加工段后控制件23解除对原料的夹持回退一压线框端子宽度的距离/进入下一轮加工后控制件23对原料夹持带动原料前进一压线框端子宽度的距离,插座22对原料提供约束支撑,其具有能够与原料产生接触摩擦力的插口,避免原料在加工时发生晃动,控制件23即可以带动原料移动,又可以对原料提供夹持,保证原料始终有一段距离固定的被加工段暴露在插座 22外,也保证在加工时的稳定性,控制件23在大托板21上发生的滑动通过气缸执行实现。
[002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表面的进料单元(2),用以引导原料进料,并且在对原料加工时使得原料始终有一段距离固定的被加工段暴露在所述进料单元(2)外,被加工段被加工时所述进料单元(2)对其夹持限制;以及进线孔钻孔单元(3),位于所述进料单元(2)的前方,在被加工段前端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贯穿被加工段的进线孔;以及透气孔钻孔单元(4),位于所述进料单元(2)的右方,在被加工段右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透气孔;以及螺孔钻孔单元(5),位于所述进料单元(2)的左方,在被加工段左侧面的居中位置钻一沿钻孔方向延伸并与进线孔互通的螺孔;以及切断单元(6),位于所述进料单元(2)的上方,在对原料完成进线孔、螺孔、透气孔的加工后对其切断形成压线框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单元(2)包括大托板(21)、插座(22)以及控制件(23),所述大托板(21)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表面,所述插座(2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表面并供原料穿过使得原料始终有一段距离固定的被加工段暴露在所述插座(22)外,所述控制件(23)滑动于所述大托板(21),并在完成切断被加工段后所述控制件(23)解除对原料的夹持回退一压线框端子宽度的距离/进入下一轮加工后所述控制件(23)对原料夹持带动原料前进一压线框端子宽度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以加工压线框端子的仪表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23)包括第一滑板(23
‑
a)、连接臂(23
‑
b)、摆动臂(23
‑
c)、固定夹块(23
‑
d)以及活动夹块(23
‑
e),所述第一滑板(23
‑
a)滑动于所述大托板(21),所述连接臂(23
‑
b)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板(23
‑
a)的侧壁并在其远离所述第一滑板(23
‑
a)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都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