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03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登高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台梯,其包括支撑组件、登高支架、平台和走行轮组。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横梁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间隔立设,横梁组连接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登高支架设有至少一个,各登高支架沿第一方向间隔立设在横梁组上,第一方向由第一支架指向第二支架,各登高支架不低于第一支架,且不高于第二支架,各登高支架的高度沿第一方向依次递增;平台包括起始平台和至少一个登高平台,起始平台设置在第一支架的顶端,各登高平台与各登高支架一一对应,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登高支架的顶端;走行轮组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走行轮组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走行轮组设置在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台梯


[0001]本技术涉及登高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平台梯。

技术介绍

[0002]船上较高位置处的设备、阀件等的操作和维修,一般会焊接固定式的平台。但由于船上特别是机舱内空间狭小,部分平台会阻碍通道,且部分区域无法安装固定式平台。
[0003]因此,亟需一种平台梯已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台梯,结构简单,能够移动,方便登高作业。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平台梯,包括:
[0007]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横梁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隔立设,所述横梁组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0008]至少一个登高支架,各所述登高支架沿第一方向间隔立设在所述横梁组上,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第一支架指向所述第二支架,各所述登高支架不低于所述第一支架,且不高于所述第二支架,各所述登高支架的高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递增;
[0009]平台,包括起始平台和至少一个登高平台,所述起始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各所述登高平台与各所述登高支架一一对应,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登高支架的顶端;
[0010]走行轮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上。
[0011]可选地,
[0012]所述第一支架包括至少两条第一支腿,各所述第一支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13]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至少两条与各所述第一支腿一一对应的第二支腿,各所述第二支腿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腿一一对应的垫板,各所述垫板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腿的下端。
[0015]可选地,所述横梁组包括至少两条横梁,各所述第一支腿和各所述第二支腿均与各所述横梁一一对应,各所述横梁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支腿和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支腿之间。
[0016]可选地,所述登高支架包括至少两条第三支腿,各所述第三支腿与各所述横梁一一对应,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横梁上。
[0017]可选地,所述走行轮组包括多个万向轮,各所述万向轮与各所述第二支腿一一对应,且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支腿上;
[0018]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加固梁,相邻的所述第二支腿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加
固梁。
[0019]可选地,所述走行轮组还包括与所述万向轮一一对应的刹车,各所述刹车设置在对应的所述万向轮上。
[0020]可选地,所述登高平台包括框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登高支架上。
[0021]可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登高支架之间的高度差为300mm。
[0022]可选地,还包括U型扶手,所述U型扶手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支架相邻的所述登高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正上方。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的平台梯,第一支架通过横梁组和第二支架连接,形成支撑组件,登高支架设置在横梁组上,由支撑组件支撑,平台则由支撑组件和登高支架共同支撑,为作业人员提供工作平台。沿第一方向,第一支架、各登高支架及第二支架的高度依次增高,作业人员可沿着第一方向顺序踩踏起始平台和各登高平台,从而逐渐移动至高处,以进行高空作业。
[0025]支撑组件上设有走行轮组,如,走行轮组设置在第二支架上,倾斜该平台梯,将第一支架悬空,便可借用第二支架上的走向轮组将平台梯移动至需要作业的位置,移动方便。移动完成后,恢复第一支架的接地,平台梯便保持固定不动。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台梯的侧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台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支撑组件;11、第一支架;111、第一支腿;112、垫板;12、第二支架;121、第二支腿;122、加固梁;13、横梁组;131、横梁;
[0030]2、登高支架;21、第三支腿;
[0031]3、平台;31、起始平台;32、登高平台;321、框架;322、支撑板;
[0032]4、走行轮组;41、万向轮;
[0033]5、U型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

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左”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台梯,其包括支撑组件1、登高支架2、平台3和走行轮组4。
[0039]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横梁组13,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间隔立设,横梁组13连接于第一支架11和第二支架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1通过横梁组13和第二支架12连接,形成支撑组件1,可放置于船上。
[0040]登高支架2设有至少一个,各登高支架2沿第一方向间隔立设在横梁组13上,第一方向由第一支架11指向第二支架12。也就是说,各登高支架2通过设置在横梁组13上,由支撑组件1支撑。
[0041]平台3包括起始平台31和至少一个登高平台32,起始平台31设置在第一支架11的顶端,各登高平台32与各登高支架2一一对应,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登高支架2的顶端。也就是说,第一支架11和各登高支架2的顶端均设有供作业人员踩踏的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平台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支架(11)、第二支架(12)和横梁组(13),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间隔立设,所述横梁组(1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和所述第二支架(12)之间;至少一个登高支架(2),各所述登高支架(2)沿第一方向间隔立设在所述横梁组(13)上,所述第一方向由所述第一支架(11)指向所述第二支架(12),各所述登高支架(2)不低于所述第一支架(11),且不高于所述第二支架(12),各所述登高支架(2)的高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递增;平台(3),包括起始平台(31)和至少一个登高平台(32),所述起始平台(3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的顶端,各所述登高平台(32)与各所述登高支架(2)一一对应,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登高支架(2)的顶端;走行轮组(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1)或所述第二支架(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包括至少两条第一支腿(111),各所述第一支腿(11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支架(12)包括至少两条与各所述第一支腿(111)一一对应的第二支腿(121),各所述第二支腿(121)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腿(111)一一对应的垫板(112),各所述垫板(112)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支腿(111)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台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13)包括至少两条横梁(131),各所述第一支腿(111)和各所述第二支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紫钰晋昊翔徐文君薛亚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