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NR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94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UE根据RLC下行状态报告中记录的所有非确认的范围、非确认的序列号制作第一链表。UE根据上行授权值开始组建重传数据包队列;从第一链表中依次读取每一个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如果上行授权值≥第一链表中当前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如果当前节点是压缩段节点,则将当前节点中的第二链表记录的全部上行数据包的信息一次性地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随后更新上行授权值。UE在本次上行处理时间中向网络侧发送所组建的重传数据包队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上行数据处理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上行数据处理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上行数据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5G NR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UE重传上行数据时缩短处理时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5G NR(New Radio,新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具有传输速率快、网络延迟低的特点,这对UE(用户设备)的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0003]5G NR技术中,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属于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Model,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的第二层(layer2,数据链路层)的一部分,其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用户和控制数据提供可靠性传输,包括重传和确认功能。RLC的传输模式分为:透明模式(TM)、非确认模式(UM)、确认模式(AM),可靠性传输指的是AM模式。UE向网络侧发送的数据统称上行数据,网络侧给UE发送的数据统称为下行数据。网络侧会给UE发送RLC下行状态报告(status report),告知UE上行数据丢包情况,通知UE重传丢失的上行数据包。本文件中,包、数据包都是指RLC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
[0004]现有的上行数据重传的处理流程如下。(1)网络侧给UE发送RLC下行状态报告,指示上行数据丢包情况。由于5G NR的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块较大,经常会出现连续丢包的情况,所以RLC下行状态报告中增加了非确认的范围(NAK range)信息,非确认的范围指示了连续丢包的多个上行数据包的序列号。RLC下行状态报告中还记录有单个非确认的序列号(NAK SN),指示单个丢包的上行数据包的序列号。(2)UE在解析RLC下行状态报告之后,将其中记载的非确认的范围和非确认的序列号对应的数据包全部加入到RLC重传队列里。(3)UE在收到上行调度授权(grant)后,按照优先级依次组建RLC上行状态报告、重传数据包、首传数据包。如果有RLC重传队列,则开始发送重传数据包。在实际情况中,如果上行数据出现丢包,经常会出现网络侧要求UE重传好几百个数据包的情形。网络侧每次给UE上行调度授权都是有一定的处理时间限制的。因为数据包需要分层处理,第二层处理完,需要送给第一层(layer1,物理层)处理,这意味着留给第二层的时间在苛刻条件下缩短到200μs左右。现有的处理方式下,UE的AM模式的RLC实体(entity)需要精确计算每个重传数据包的长度,每将一个重传数据包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就将上行授权值减去该重传数据包的长度,从而精确计算剩余的上行授权值能重传多少个数据包,则会发生上行时间来不及处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全新的上行数据重传优化处理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上行处理时间。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UE收到网络侧发送的RLC下行状态报告,根据该RLC下行状态报告中记录的所有
非确认的范围、非确认的序列号制作第一链表;每段非确认的范围生成一个压缩段节点;每个非确认的序列号生成一个单包节点;压缩段节点、单包节点均记录各自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根据每段非确认的范围、每个非确认的序列号在该RLC下行状态报告中记录的顺序,将相应的压缩段节点、单包节点相互链接形成第一链表。步骤S2:UE收到网络侧发送的上行调度授权资源后,UE的AM模式的RLC实体根据上行授权值开始组建重传数据包队列;UE的AM模式的RLC实体从第一链表中依次读取每一个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首先读取的是第一链表中的第一个节点;如果上行授权值≥第一链表中当前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4。步骤S3:如果当前节点是压缩段节点,则将当前节点中的第二链表记录的全部上行数据包的信息一次性地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随后更新上行授权值,将原上行授权值减去当前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的差值作为新的上行授权值;如果当前节点是第一链表中的最后一个节点,进入步骤S5;否则回到步骤S2继续读取第一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步骤S4:如果当前节点是压缩段节点,则依次读取当前节点中的第二链表记录的全部上行数据包的信息,每将第二链表中的一个上行数据包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就将上行授权值减去该上行数据包的长度,然后读取第二链表中的下一个上行数据包,直至剩余的上行授权值无法容纳某一个上行数据包时停止;此时根据未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的剩余上行数据包更新当前节点所记录的信息,随后进入步骤S5。步骤S5:UE的AM模式的RLC实体完成组建重传数据包队列,在本次上行处理时间中向网络侧发送所组建的重传数据包队列。
[0007]进一步地,所述非确认的范围是指连续丢包的多个上行RLC PDU的序列号,所述非确认的序列号是指单个丢包的上行RLC PDU的序列号。
[0008]进一步地,每个压缩段节点中记录如下信息: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一段非确认的范围的起始序列号、以及该段非确认的范围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个数;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所有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一个第二链表,其中记录有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所有上行数据包的序列号、地址指针、长度;该压缩段节点在第一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
[0009]进一步地,每个单包节点中记录如下信息:该单包节点对应的一个非确认的序列号;该单包节点对应的一个上行数据包的长度;该单包节点对应的一个上行数据包的地址指针;该单包节点在第一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
[0010]进一步地,所述长度、总长度均指OSI模型的第二层的长度,包含了MAC头、RLC头、PDCP头、SDAP头的长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执行完成后,第一链表只有一份,第二链表有X份,X表示第一链表中压缩段节点的数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如果当前节点是单包节点,则将当前节点中记录的单个上行数据包的信息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随后更新上行授权值,将原上行授权值减去当前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的差值作为新的上行授权值;如果当前节点是第一链表中的最后一个节点,进入步骤S5;否则回到步骤S2继续读取第一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根据未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的剩余上行数据包更新当前节点所记录的如下信息:更新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一段非确认的范围的起始序列号、以及该段非确认的范围包含的上行数据包的个数;更新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所有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更新第二链表,将已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的那些上行数据包的信息
删除掉。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如果当前节点是单包节点,则直接进入步骤S5。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5G NR RLC快速重传的装置,包括链表生成单元、重传队列组建单元、整段添加单元、逐个添加单元、传输单元。所述链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网络侧发送给UE的RLC下行状态报告中记录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UE收到网络侧发送的RLC下行状态报告,根据该RLC下行状态报告中记录的所有非确认的范围、非确认的序列号制作第一链表;每段非确认的范围生成一个压缩段节点;每个非确认的序列号生成一个单包节点;压缩段节点、单包节点均记录各自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根据每段非确认的范围、每个非确认的序列号在该RLC下行状态报告中记录的顺序,将相应的压缩段节点、单包节点相互链接形成第一链表;步骤S2:UE收到网络侧发送的上行调度授权资源后,UE的AM模式的RLC实体根据上行授权值开始组建重传数据包队列;UE的AM模式的RLC实体从第一链表中依次读取每一个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首先读取的是第一链表中的第一个节点;如果上行授权值≥第一链表中当前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进入步骤S3;否则进入步骤S4;步骤S3:如果当前节点是压缩段节点,则将当前节点中的第二链表记录的全部上行数据包的信息一次性地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随后更新上行授权值,将原上行授权值减去当前节点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的差值作为新的上行授权值;如果当前节点是第一链表中的最后一个节点,进入步骤S5;否则回到步骤S2继续读取第一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步骤S4:如果当前节点是压缩段节点,则依次读取当前节点中的第二链表记录的全部上行数据包的信息,每将第二链表中的一个上行数据包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就将上行授权值减去该上行数据包的长度,然后读取第二链表中的下一个上行数据包,直至剩余的上行授权值无法容纳某一个上行数据包时停止;此时根据未添加到重传数据包队列里的剩余上行数据包更新当前节点所记录的信息,随后进入步骤S5;步骤S5:UE的AM模式的RLC实体完成组建重传数据包队列,在本次上行处理时间中向网络侧发送所组建的重传数据包队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非确认的范围是指连续丢包的多个上行RLC PDU的序列号,所述非确认的序列号是指单个丢包的上行RLC PDU的序列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其特征是,每个压缩段节点中记录如下信息: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一段非确认的范围的起始序列号、以及该段非确认的范围对应的上行数据包的个数;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所有上行数据包的总长度;一个第二链表,其中记录有该压缩段节点对应的所有上行数据包的序列号、地址指针、长度;该压缩段节点在第一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其特征是,每个单包节点中记录如下信息:该单包节点对应的一个非确认的序列号;该单包节点对应的一个上行数据包的长度;该单包节点对应的一个上行数据包的地址指针;该单包节点在第一链表中的下一个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5G NR RLC快速重传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长度、总长度均指OSI模型的第二层的长度,包含了MAC头、RLC头、PDCP头、SDAP头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 NR 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锐孙金重王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