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755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叶轮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已知的叶尖处平面叶栅的几何、进出口气流角关联和压升特性,可以算得叶尖涡的方向、尺寸和叶尖涡内的压升特性。可以在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过程中,将算得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关联叶尖涡区域内叶排的进出口气流参数,从而实现在压缩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中体现叶尖间隙的影响;尤其是在压缩系统三维数值模拟中对叶排进行建模,并体现叶尖间隙对压缩系统性能、稳定边界和失速起始过程的影响,从而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从而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从而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叶轮机械
,公开了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旋转失速和喘振是压气机特有的两种不稳定流态,它们导致压气机性能降低,严重时可能使整台发动机熄火。研究表明,压气机的失稳过程与叶尖间隙泄漏流有密切联系,如泄漏流的形态决定了初始扰动的形式;泄漏涡自身的不稳定性,泄漏涡的破碎对失速起始过程有重要影响。目前,对叶尖泄漏流影响失速起始过程的机理尚不是特别清楚。因此,发展一种可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叶尖间隙泄漏流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目前已有的叶尖间隙模型如Yaras和Sjolander的模型、Storer和Cumpsty的模型等,几乎都是将叶尖间隙折算为流动损失来处理,缺乏对间隙影响下具体流场的描述,因此无法用于研究叶尖泄漏流对失稳动态过程中流场的影响。曹人靖等(曹人靖,陶德平,周盛.叶尖间隙对轴流压缩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发展了一种考虑叶尖间隙对轴流压缩系统稳定性影响的计算模型,建模了叶尖间隙引起的端部损失;但其利用无粘的Moore

Greitzer模型计算失稳动态过程,因此仅考虑了损失引起的时滞参数的变化,未能反映损失引起的性能下降和流场变化,也不能用于压缩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在主燃烧室设计仿真时考虑了来流的影响及高压涡轮导向器喉道临界的堵塞作用等;打破了部件壁垒,可快速实现主燃烧室设计中多部件、多专业的高效协同,更加真实的考虑了主燃烧室的工作场景,能够提高了主燃烧室部件在发动机设计中的匹配性,同时又保证了计算的高效性;还能实现主燃烧室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功能验证。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几何特征、进出口气流角和压升特性,计算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
[0007]进一步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S1、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进出口气流角,计算Zweifel效率,即无量纲化的叶片两侧压差;
[0009]步骤S2、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几何特征、进出口气流角和压升特性,以及计算得到的Zweifel效率,分别计算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
[0010]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包括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以及叶尖涡的截面半径。
[0011]进一步地,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计算方法为:根据Zweifel效率计算平面叶栅升力系数,根据得到的平面叶栅的升力系数,计算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
夹角。
[0012]进一步地,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其中平面叶栅的升力系数其中,ZW是无量纲化的叶片两侧压差,即Zweifel效率;α
in
是平面叶栅的进口气流角,α
out
是平面叶栅的出口气流角。
[0013]进一步地,无量纲化的叶片两侧压差其中S是叶片间距、c
x
是叶排的轴向弦长,α
in
是平面叶栅的进口气流角,α
out
是平面叶栅的出口气流角。
[0014]进一步地,叶尖涡的截面半径其中θ为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δ
jet
是叶尖射流的厚度,也即叶尖间隙的宽度;x
bl
为叶尖涡在叶片上垂直投影点到叶片前缘的距离。
[0015]进一步地,叶尖涡内的压升特性定义为为总

静压升系数,总

静压升系数其中Ψ
tip
是叶顶处平面叶栅的总

静压升系数、ZW是根据平面叶栅的进出口气流角计算得到的无量纲化的叶片两侧压差,C
D
是射流流量系数,Φ为叶排进口的流量系数,α
out
是平面叶栅的出口气流角。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可根据已知的叶尖处平面叶栅的几何、进出口气流角关联和压升特性,可以算得叶尖涡的方向、尺寸和叶尖涡内的压升特性。可以在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过程中,将算得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关联叶尖涡区域内叶排的进出口气流参数,从而实现在压缩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中体现叶尖间隙的影响。
[0018]2、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在压缩系统三维数值模拟中对叶排进行建模,并体现叶尖间隙对压缩系统性能、稳定边界和失速起始过程的影响,从而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
附图说明
[0019]图1a为实施例2中转子的叶顶处和叶尖涡内的进出口气流角关联曲线;
[0020]图1b为实施例2中静子的叶顶处和叶尖涡内的进出口气流角关联曲线;
[0021]图2a为实施例2中转子的叶顶处和叶尖涡内在不同入口气流角下的总

静压升特性曲线;
[0022]图2b为实施例2中静子的叶顶处和叶尖涡内在不同入口气流角下的总

静压升特性;
[0023]图3为实施例2中压气机级在不同大小的叶尖间隙下的总

静压升特性曲线;
[0024]图4为实施例2中无叶尖间隙失速过程中转子出口截面不同时刻的压力分布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2中有1%叶尖间隙失速过程中转子出口截面不同时刻的压力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几何特征、进出口气流角和压升特性,计算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
[0029]计算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0030]步骤S1、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进出口气流角,计算Zweifel效率,即无量纲化的叶片两侧压差;
[0031]步骤S2、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几何特征、进出口气流角和压升特性,以及计算得到的Zweifel效率,分别计算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
[0032]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包括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以及叶尖涡的截面半径。
[0033]本实施例中,根据已知的叶尖处平面叶栅的几何、进出口气流角关联和压升特性,可以算得叶尖涡的方向、尺寸和叶尖涡内的压升特性。可以在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过程中,将算得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关联叶尖涡区域内叶排的进出口气流参数,从而实现在压缩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中体现叶尖间隙的影响。如在压缩系统的三维数值模拟中,用叶排的进出口气流角关联和压升特性来关联叶排进出口气流参数,并在叶顶区宽度为R
D...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几何特征、进出口气流角和压升特性,计算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进出口气流角,计算Zweifel效率,即无量纲化的叶片两侧压差;步骤S2、根据叶顶处平面叶栅的几何特征、进出口气流角和压升特性,以及计算得到的Zweifel效率,分别计算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和压升特性;叶尖涡的几何特征包括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以及叶尖涡的截面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计算方法为:根据Zweifel效率计算平面叶栅升力系数,根据得到的平面叶栅的升力系数,计算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压缩系统稳定性计算的三维叶尖间隙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叶尖涡内的气流方向与叶片的夹角其中平面叶栅的升力系数其中,ZW是无量纲化的叶片两侧压差,即Zweifel效率;α
in
是平面叶栅的进口气流角,α
out
是平面叶栅的出口气流角。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叶巍车杰先周志文陈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