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的贴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745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件的贴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贴标系统获取整块板件分割成多个矩形子板件的加工数据;S2,贴标系统对得到的加工数据进行解析后,生成具有各个子板件信息的标贴图片,并获得每块子板件的坐标,根据坐标计算每块子板件的原始贴标位置,从而生成贴标坐标队列;S3,贴标系统控制标贴打印机打印标贴图片以获得实物标贴图片,贴标系统控制贴标机每次按顺序取走一个实物标贴图片,并将该取走的实物标贴图片贴到与贴标坐标队列中对应的贴标位置,如此反复,依次将所有的实物标贴图片贴到每个子板件上的贴标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效率以及提升贴标位置精度的优点。有提高效率以及提升贴标位置精度的优点。有提高效率以及提升贴标位置精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件的贴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贴标
,具体涉及一种板件的贴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板件制造厂商在销售给客户的板件,通常是根据客户的需要制造,一般的程序是,客户向板件制造厂商发送订单,订单中会注明板件的数量,每一块或每一类板件的尺寸等信息,板件制造厂商在收到订单后,则按照订单的要求进行制造。
[0003]在制造过程中,通常是将整块大的板件进行分割,获得与订单信息对应的子板件,再将这些符合订单要求的子板件打包后发送给客户。但为了使客户能知道每块子板件的具体信息,通常会在每块子板件上贴上标贴,每个标签上有与该标贴结合的子板件的信息,从而客户通过观察标贴,即可获知子板件的具体信息。
[0004]早期常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将若干个标贴贴在板件上,这种采用人工贴标的方式,不仅效率慢,也容易贴错。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贴标机,例如,公开号为CN104139901A公开了一种贴标装置,使用该贴标装置时,将工件置于该吸头的正下方。开启电机,主动辊轴转动并带动传送带转动。开启马达,当传送带持续经过主传动刀模与副传动刀模之间的孔隙时,刀片将该传送带表面的标签带切割为尺寸一致的标签。标签带经切割后随传送带经过底座时,气缸驱动压块沿竖直方向压于标签上,以提高该标签平整度。当传送带经过剥料板时,调节该第一丝杠组件与该第二丝杠组件,以将吸头移动至标签的表面。开启气缸,该气缸带动该吸头将标签吸附。再转动该第一丝杠与该第二丝杠,使吸头将标签移动至工件的表面,关闭气缸,使得标签贴覆于工件上
[0005]上述贴标装置虽然可以完成贴标,但是,这种贴标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0006](1),只能在同一类型的工件上贴上同一种标识的标贴,例如,第一种类型的子板件的长为200mm,宽为100mm,厚为9mm,在该子板件上应贴上标识该第一种子板件的第一标贴,第二种类型的子板件的长为250mm,宽为120mm,厚为9mm,在该子板件上应贴上标识该第二种子板件的第二标贴,在贴标过程中,上述贴标装置连续地对第一种子板件贴第一标贴,或者连续地对第二种子板件贴第二标贴,如果在这两种子板件之间进行切换贴标,则需要交替地改变贴标装置中的信息,否则就出错。
[0007](2),贴标的位置是指定的,但是当客户收到货后,需要在工件上开设孔或槽时,并且开孔或槽的位置正好为贴标位置,此时,解决的办法只有两种,一种是不需要标贴了,而直接在贴标的位置开孔或槽,将标贴破坏掉,这种方式导致后期不能直接获取子板件的信息,另一种是将标贴撕掉并移到其他位置,显然,这种方式会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效率以及提升贴标位置精度的板件的贴标方法。
[0009]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板件的贴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贴标系统获取整块板件分割成多个矩形子板件的加工数据;
[0012]S2,贴标系统对得到的加工数据进行解析后,生成具有各个子板件信息的标贴图片,并获得每块子板件的坐标,根据坐标计算每块子板件的原始贴标位置,从而生成贴标坐标队列;
[0013]S3,贴标系统控制标贴打印机打印标贴图片以获得实物标贴图片,贴标系统控制贴标机每次按顺序取走一个实物标贴图片,并将该取走的实物标贴图片贴到与贴标坐标队列中对应的贴标位置,如此反复,依次将所有的实物标贴图片贴到每个子板件上的贴标位置。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整块板件的加工数据,生成各个子板件信息的标贴图片,并根据加工数据获得各个子板件的坐标,从而计算获得每块子板件的原始贴标位置,再由打印机打印标贴图片以获得实物标贴图片,通过贴标机将这些实物标贴图片贴在对应的子板件上,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的贴标方法完全是以自动化的形式实现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具如如下优点:
[0015]采用全自动的贴标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贴标成本,贴标位置精确,不易贴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避免孔和/或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主要由贴标系统来发送自动贴标的命令,贴标系统由上位机、下位机组成,其中,板件的加工数据提供给上位机,上位机通常为计算机,例如工控机,下位机与上位机电性连接,下位机通常采用PLC,下位机接收来自于上位机发送的指令,标贴打印机与上位机电性连接,标贴打印机获得上位机提供的打印信号后,打印出实物标贴图片。贴标机与下位机电性电连接,贴标机受下位机的控制,执行移动、提取实物标贴图片以及贴标等工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板件的贴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S1,贴标系统获取整块板件分割成多个矩形子板件的加工数据。其中的加工数据通常由客户提供,例如,通常每个整块板件的原始尺寸为:长为2400mm,宽为600mm,厚度为18mm,客户根据加工的产品需要,则将整块板件进行分割,以获得多个矩形的子板件,这些子板件的尺寸通常是不同的,例如,客户需要制造一张书桌,则需要通过分割获得桌面、挡边条、支撑桌面的立板等,由于每个制造的产品的大小、形状等因素均不相同,因此加工数据通常也不相同。
[0020]对于本实施例而言,通过获得加工数据,是为了获得每块子板件的坐标,以便于根据坐标来计算贴标的位置。
[0021]S2,贴标系统对得到的加工数据进行解析后,生成具有各个子板件信息的标贴图片,并获得每块子板件的坐标,根据坐标计算每块子板件的原始贴标位置,从而生成贴标坐标队列。
[0022]由于贴在各个子板件上的标贴用于供使用者获取该子板件的尺寸、编号、安装位置等信息,因此,贴标系统对得到的加工数据进行解析后,能直接获得这些信息,从而直接
生成各个子板件信息的标贴图片,该标贴图片是存储在上位机中的电子数据,需要通过标贴打印机打印才能生成实物标贴图片。
[0023]标贴上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数字和/或字母等元素体现,也可以是二维码,通过智能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以获知这些信息,或者在标贴上既有二维码,还有以数字和/或字母等元素直观体现的信息。
[0024]由于在进行打印标贴图片或者贴实物标贴图片之前,整块板件处于未被分割的状态,且整块板件位于指定的位置,因此,当整块板件被送达到指定位置时(指定位置是贴标时所处的固定不动的位置),整块板件的坐标位置是固定的,基于此,结合到加工数据即可计算得到每个子板件的坐标,根据每个子板件的坐标,即可计算出标贴的贴标位置。
[0025]本实施例中,每块子板件的贴标位置预先定位在该子板件的中心,贴在此位置不易受到破坏,也不容易掉落,由于每块子板件的形状是矩形,加再上每块子板件的尺寸和坐标位置也是知道的,因此,每块子板件的中心位置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计算每一块子板件的中心坐标,将这些中心坐标排成队列,每一块子板件的中心坐标与标贴图片的标贴图片一一对应。
[0026]S3,贴标系统控制标贴打印机打印标贴图片以获得实物标贴图片,贴标系统控制贴标机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板件的贴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贴标系统获取整块板件分割成多个矩形子板件的加工数据;S2,贴标系统对得到的加工数据进行解析后,生成具有各个子板件信息的标贴图片,并获得每块子板件的坐标,根据坐标计算每块子板件的原始贴标位置,从而生成贴标坐标队列;S3,贴标系统控制标贴打印机打印标贴图片以获得实物标贴图片,贴标系统控制贴标机每次按顺序取走一个实物标贴图片,并将该取走的实物标贴图片贴到与贴标坐标队列中对应的贴标位置,如此反复,依次将所有的实物标贴图片贴到每个子板件上的贴标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件的贴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每块子板件的贴标位置预先定位在该子板件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板件的贴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如果贴标系统解析各个子板件的加工数据中具有孔或槽,且贴标位置与孔或槽的位置至少部分重合,则贴标位置避开孔或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板件的贴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位置避开孔或槽的方法如下:S21,根据孔和/或槽的长和宽转换为矩形,并生成矩形集合;S22,设置一个步进单位的尺寸;S23,以标贴图片的长和宽生成贴标区域,以该贴标区域为参考从原始贴标位置的中心开始,分别向子板件的外侧第一次各步进一个步进单位,生成参考贴标位置,如果该参考贴标位置在子板件的范围内,则加入参考贴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衍迟常昊刘猛陈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元象常州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