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滑动配合设置有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扭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座、两个螺栓。通过转动座、转动壳的装设,可以对受到重力折弯的传输线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折弯的传输线折弯角不易过小,从而使得传输线不易因为折弯角的过小造成折断,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更好的保护传输线,则使得传输线不易因为折弯造成损毁,延长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且转动座可以带动转动壳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后的转动壳,可以对不同方向的传输线进行支撑。同方向的传输线进行支撑。同方向的传输线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
,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工程又称"弱电技术"或"信息技术",可进一步细分为电测量技术、调整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电子工程,是电气工程的一个子类,是面向电子领域的工程学,在今天其研究对象已经超出了电子领域。
[0003]经检索发现,现有的中国专利号CN215299687U,名称为“一种电子工程用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包括中部开设有开口的内部呈空心柱状结构的连接管和设置在连接管内部两端的两个定位套环,所述连接管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连接管的连通口,所述连接管内部的两侧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管,两个所述定位套环的中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本技术通过在连接管内部的两侧螺纹连接定位套环,通过旋转定位套环使滑动设置在其内部的凸杆进行相应的移动,此时固定安装在若干个凸杆上的夹块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表现为对线缆的夹持固定与松动,有利于保证线缆接头处良好的稳定性,可有效防止线缆脱落保障了设备相互之间的安全连接;虽然现有的“一种电子工程用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可以有效防止线缆脱落保障了设备相互之间的安全连接,但是在传输线受到重力原因折弯的时候,传输线易存在因为折弯角较小的问题,从而使得较小的折弯角易折断传输线,为此,提出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用以缓解现有的传输线易因为折弯角较小损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缓解了传输线因为重力原因产生的折弯,从而使得传输线易被折断损毁的问题。
[0005]通过转动座、转动壳的装设,可以对受到重力折弯的传输线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折弯的传输线折弯角不易过小,从而使得传输线不易因为折弯角的过小造成折断,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更好的保护传输线,则使得传输线不易因为折弯造成损毁,延长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且转动座可以带动转动壳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后的转动壳,可以对不同方向的传输线进行支撑。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滑动配合设置有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扭簧,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座、两个螺栓,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转动配合设置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多个依次相互转动配合设置的转动壳,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金属线,所述金属线的周侧滑动配合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内部滑动配合设置有两个夹持片,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
所述滑动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夹。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口,两个所述夹持板、四个所述扭簧均位于所述第一凹口的内部,两个所述夹持板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凹口的内侧壁相互贴合。
[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均开设有圆弧槽口,两个所述螺栓位于四个所述扭簧之间,两个所述螺栓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的两侧。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螺栓的一端均设置有两个与两个所述通孔相对应的第一凸起部。
[0011]优选的:转动座位于远离四个所述扭簧的一侧,所述转动座的一端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所述摆动组件的一端转动配合设置在所述转动座的两侧。
[0012]优选的: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壳之间均为转动配合设置,每个所述转动壳的一侧均与相邻的转动壳一侧贴合。
[0013]优选的:金属线的周侧开设有多个第二凹口,两个所述夹持片之间设置有两个与多个所述第二凹口相对应的第二凸起部。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弹簧均位于所述滑动座的内部,所述金属线贯穿多个夹持组件,两个所述弹性夹均为弹性材料制作而成。
[00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中,通过转动座、转动壳的装设,可以对受到重力折弯的传输线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折弯的传输线折弯角不易过小,从而使得传输线不易因为折弯角的过小造成折断,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更好的保护传输线,则使得传输线不易因为折弯造成损毁,延长了传输线的使用寿命,且转动座可以带动转动壳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动后的转动壳,可以对不同方向的传输线进行支撑;
[0017]2、本技术中,通过金属线的装设,可以对传输线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被支撑后的传输线不易因为重力造成拉伸断裂,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对传输线进行支撑,从而使得被支撑后的传输线不易因为自身的重力造成拉伸断裂,则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对传输线进行更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螺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转动壳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夹持片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固定板;2、夹持板;3、扭簧;4、转动座;5、转动壳;6、螺栓;7、金属线;8、滑动座;9、夹持片;10、弹簧;11、弹性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8]如图1
‑
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内部滑动配合设置有两个夹持板2,两个夹持板2与固定板1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扭簧3,固定板1的一侧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座4、两个螺栓6,转动座4的一端转动配合设置有摆动组件,摆动组件包括多个依次相互转动配合设置的转动壳5,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金属线7,金属线7的周侧滑动配合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滑动座8,滑动座8的内部滑动配合设置有两个夹持片9,两个夹持片9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0,滑动座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夹11。
[0029]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口,两个夹持板2、四个扭簧3均位于第一凹口的内部,两个夹持板2的两侧与第一凹口的内侧壁相互贴合,第一凹口的开设,便于夹持板2的滑动。
[00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两个夹持板2之间均开设有圆弧槽口,两个螺栓6位于四个扭簧3之间,两个螺栓6位于两个夹持板2的两侧,螺栓6的装设,可以对该装置进行固定。
[00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滑动配合设置有两个夹持板(2),两个所述夹持板(2)与所述固定板(1)之间分别固定安装有四个扭簧(3),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转动配合设置有转动座(4)、两个螺栓(6),所述转动座(4)的一端转动配合设置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多个依次相互转动配合设置的转动壳(5);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金属线(7),所述金属线(7)的周侧滑动配合设置有多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动座(8),所述滑动座(8)的内部滑动配合设置有两个夹持片(9),两个所述夹持片(9)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簧(10),所述滑动座(8)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夹(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口,两个所述夹持板(2)、四个所述扭簧(3)均位于所述第一凹口的内部,两个所述夹持板(2)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凹口的内侧壁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工程外接传输线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持板(2)之间均开设有圆弧槽口,两个所述螺栓(6)位于四个所述扭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张培新,李佩佩,
申请(专利权)人:李鹏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