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实地对污染土壤进行采样,步骤S2:对采样土壤进行检测,步骤S3:修复土壤酸碱度,步骤S4:对酸碱度进行二次检测,土壤酸碱度正常之后,将土壤修复剂均匀撒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表面,步骤S5: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交换与循环的重要场所。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是持续且不可逆转的。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安全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污染,土壤的营养功能、净化功能、缓冲功能和有机体的支持功能正在丧失,迫切需要修复和治理。深入开展污染土壤发生过程与调控、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与应用,紧紧把握住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创新的方向,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实地对污染土壤进行采样;
[0005]步骤S2:对采样土壤进行检测;
[0006]步骤S3:修复土壤酸碱度;
[0007]步骤S4:对酸碱度进行二次检测,土壤酸碱度正常之后,将土壤修复剂均匀撒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表面;
[0008]步骤S5: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
‑
40公分;
[0009]步骤S6:翻耕之后,静止15
‑
30天。
[0010]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的采用样式具体方法为:
[0011]步骤S1.1:检测土壤的特性,根据土壤的特性选择采样方式;
[0012]步骤S1.2:土壤特性根据土壤面积大小、形状规则、距离污染物远近、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情况、因时间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差异、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集土样、各类土壤的发生层次;
[0013]步骤S1.3:根据土壤特性选择采样方式,所述采样方式为以下情况之一,田块不大、形状规则,可用对角线法和梅花形法;田块形状不规则,地形有变化,或面积较大,可用棋盘式法或蛇形法;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既有因距离污染源的远近而引起的水平差异,还有因时间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差异,因而还要根据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集土样,土壤剖面分层要考虑到各类土壤的发生层次,并考虑土壤不同的机械组成、结构、有机质含量,选择层次部位采集土样法;为了完整地反映污染物在剖面中的分布特点,采取连续采样法;
[0014]步骤S1.4:在采样时,纵向采样深度为35
‑
45公分,将采样工具垂直插到土壤中进行采样;横向采用深度为20
‑
35公分,将土壤挖取20
‑
35公分的深坑,之后将采样工具垂直插
入深坑的侧壁,进行采样,插入深坑侧壁长度为30
‑
50公分。
[0015]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
[0016]骤S2的检测的具体方法为:
[0017]步骤S2.1:将采样的土壤使用容器封存;
[0018]步骤S2.2:将土壤放置在检测仪器进行检测,首先,检测土壤的酸碱度,确定土壤的酸碱度;
[0019]步骤S2.3:当土壤为酸性或碱性时,首先,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当土壤为酸性时,将在施农家肥时加入石灰,将石灰与农家肥均匀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为15
‑
20分钟,当土壤为碱性时,加入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粉、腐殖酸肥,或者将草木灰撒入土壤中,使土壤进行中和;
[0020]步骤S2.4:检测土壤为污染源,分析污染源成分,确定土壤修复剂的类型。
[0021]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
[0022]骤S4还包括以下具体实施步骤;
[0023]步骤S4.1:通过酸碱仪器对步骤S2.3进行二次检测,查看土壤酸碱度,酸碱为中性时,在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0024]步骤S4.2:将土壤修复剂均匀撒在重金属土壤表面;
[0025]步骤S4.3: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方式根据土壤的面积大小,选择手动翻耕或机械翻耕;
[0026]步骤S4.4:翻耕深度为25
‑
45公分,翻耕之后静止15
‑
30天,使土壤修复剂充分融合到土壤中去。
[0027]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土壤修复剂包括有生物碳和微生物菌剂,所述生物碳为75
‑
90份和微生物菌剂1
‑
2份。
[0028]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碳由有机垃圾、动物粪便、动物骨头、植物根茎、木屑和麦秸秆加工而成的一种多孔碳。
[0029]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中得一种或多种。
[0030]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碳与微生物菌剂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为45
‑
55分钟。
[0031]在上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生物碳的粒径在150
‑
250目。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通过酸碱度检测仪器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检测,保证修复土壤为中性,避免微生物土壤中无法存活,无法产生应有效果
[0034]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通过生物碳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使重金属形成固化,微生物对土壤的致病菌抑制生长繁殖,使土壤快速恢复原始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具体情况说明。
[0036]实施例1
[0037]某地土壤土壤,占地560亩,对土壤进行检测,
[0038]步骤S1:实地对污染土壤进行采样;
[0039]步骤S2:对采样土壤进行检测;
[0040]步骤S3:修复土壤酸碱度。
[0041]其中,步骤S1具体步骤为:
[0042]步骤S1.1:检测土壤的特性,根据土壤的特性选择采样方式;步骤S1.2:土壤特性根据土壤面积大小、形状规则、距离污染物远近、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情况、因时间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差异、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集土样、各类土壤的发生层次;
[0043]步骤S1.3:根据土壤特性选择采样方式,所述采样方式为以下情况之一,田块不大、形状规则,可用对角线法和梅花形法;田块形状不规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实地对污染土壤进行采样;步骤S2:对采样土壤进行检测;步骤S3:修复土壤酸碱度;步骤S4:对酸碱度进行二次检测,土壤酸碱度正常之后,将土壤修复剂均匀撒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表面;步骤S5: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20
‑
40公分;步骤S6:翻耕之后,静止15
‑
30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采用样式具体方法为:步骤S1.1:检测土壤的特性,根据土壤的特性选择采样方式;步骤S1.2:土壤特性根据土壤面积大小、形状规则、距离污染物远近、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情况、因时间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差异、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集土样、各类土壤的发生层次;步骤S1.3:根据土壤特性选择采样方式,所述采样方式为以下情况之一,田块不大、形状规则,可用对角线法和梅花形法;田块形状不规则,地形有变化,或面积较大,可用棋盘式法或蛇形法;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既有因距离污染源的远近而引起的水平差异,还有因时间和其他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垂直差异,因而还要根据土壤剖面层次分层采集土样,土壤剖面分层要考虑到各类土壤的发生层次,并考虑土壤不同的机械组成、结构、有机质含量,选择层次部位采集土样法;为了完整地反映污染物在剖面中的分布特点,采取连续采样法;步骤S1.4:在采样时,纵向采样深度为35
‑
45公分,将采样工具垂直插到土壤中进行采样;横向采用深度为20
‑
35公分,将土壤挖取20
‑
35公分的深坑,之后将采样工具垂直插入深坑的侧壁,进行采样,插入深坑侧壁长度为30
‑
50公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检测的具体方法为:步骤S2.1:将采样的土壤使用容器封存;步骤S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会丽,李明俊,杨玉庆,吴瑞敏,樊彦超,荆媛,徐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浩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