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组及其母端连接器与插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6708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组及其母端连接器与插接方法,该连接器组包括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其中,该母端连接器的前侧开设有至少一对接槽、两个导引孔与一导引槽;该公端连接器的后侧设有至少一对接部、两个导引柱与一导引片,且该导引柱的长度会大于该对接部的长度,该对接部的长度会大于该导引片的长度;当该公端连接器与该母端连接器相插接时,该导引柱能先伸入该导引孔内,并使该对接部被导正至对应该对接槽的位置,之后,当该对接部伸入至该对接槽内,能使该导引片被导正至对应该导引槽的位置,以令该导引片能伸入至该导引槽中。该导引槽中。该导引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组及其母端连接器与插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组与其插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母端连接器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对接槽、两个导引孔与一导引槽,公端连接器的一侧设有至少一对接部、两个导引柱与一导引片,且该导引柱、对接部与导引片的长度将逐渐缩小,以在该公端连接器插接至母端连接器时,该导引柱能先伸入导引孔,以导正对接部与导引片的位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讯科技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具备各种功能的电子装置,如:能随身携带以供手机持续供电的移动电源装置、能让人在世界两端通讯的手机、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聆听音乐的随身听及能协助人们处理各项事物的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等,均已成为现代人们生活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0003]另外,各式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

等)为了能接收外界传来的电子讯号及电源,通常必须在各该电子装置的机身上配置讯号连接器,一般来说,讯号连接器(Connector)泛指所有应用在电子讯号及电源上的连接元件及其附属配件,是所有讯号的桥梁,其品质会对电流与讯号传输的可靠度产生影响,且亦与电子装置的运作息息相关,另外,通过讯号连接器的作用,能够使多个电子装置连接成一完整的系统,据以相互传送电子讯号或电源,故可知,讯号连接器是各该电子装置为实现预定功能所不可或缺的元件。
[0004]随着用途与安装位置的改变,连接器也有多种不同结构的类型与规格,以能适应与满足使用上的需求。举例来说,随着智能车辆的概念与应用普及,车用连接器的需求量也大幅上升,其中,车用连接器所面临的问题在于,车辆会因路面的颠簸程度,形成不同程度的震动,此种情况,容易造成两个相插接的车用连接器,在长期使用下发生松脱、分离的情况;另外,车用连接器为了不占用到过多空间,通常会设计成较为轻薄化,但是,由于车辆的大部分空间均需空置出来(尤其是车内空间),以能提供驾驶人或乘客较高的舒适感,造成了车用连接器会与其它元件较为贴靠,因此,工作人员在插接与拔除连接器上会较为不易,尤其是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连接器未能准确地插接成功,或是拔除时因偏离正确方向(例如,斜向拔出连接器),导致内部元件(如:舌板或端子)断裂、受损,影响了连接器的运作。
[0005]前述盲插(即,视线受阻的情况)所衍生的问题,也会发生于其它种类的连接器上,且在连接器经过轻薄化后,更是容易因施力不当而对连接器造成损伤,因此,如何能使连接器在使用上,拥有良好插拔性,以避免发生前述憾事,即为本专利技术在此探讨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专利技术人凭借着多年来专业从事各式电源或讯号连接器设计、加工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且秉持着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在经过长久的努力研究与实验后,终于研发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组及其母端连接器
与插接方法,希望由本专利技术的公开,提供使用者更佳的使用经验。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组,包括一母端连接器与一公端连接器,该母端连接器的前侧开设有至少一对接槽、两个导引孔与一导引槽,其中,该对接槽与该两个导引孔沿一第一轴向排列,且该对接槽会位于该两个导引孔之间,该导引槽与该对接槽沿一第二轴向排列,该第二轴向与该第一轴向两者非平行;该公端连接器的后侧设有至少一对接部、两个导引柱与一导引片,其中,该对接部与该两个导引柱沿该第一轴向排列,且该对接部会位于该两个导引柱之间,该导引片与该对接部沿该第二轴向排列,该两个导引柱的长度会大于该对接部的长度,该对接部的长度会大于该导引片的长度;如此,当该公端连接器与该母端连接器相插接时,该导引柱能逐渐朝该导引孔内位移,以使该对接部被导正至对应该对接槽的位置;当该对接部伸入至该对接槽时,该对接部能逐渐朝该对接槽内位移,以使该导引片被导正至对应该导引槽的位置,令该导引片能伸入至该导引槽中。
[0008]可选地,该两个导引孔的前侧内壁能分别呈倾斜状,以分别形成一第一倾斜面,该导引槽的前侧内壁能呈倾斜状,以形成一第二倾斜面,在各该导引柱的自由端接触对应的该导引孔的前侧内壁后,其能沿着对应的该第一倾斜面朝该导引孔内位移,以使该对接部被导正至对应该对接槽的位置;在该对接部伸入至该对接槽的情况下,该对接部能接触该对接槽的前侧内壁,并沿着该第二倾斜面朝该对接槽内位移,以使该导引片被导正至对应该导引槽的位置。
[0009]可选地,该公端连接器的该导引柱的自由端呈锥状。
[0010]可选地,该公端连接器的对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接凸柱,各该对接凸柱的自由端呈锥状。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母端连接器,包括一母端绝缘本体与一母端端子组,其中,该母端绝缘本体的前侧设有至少一对接槽、两个导引孔与一导引槽,该对接槽与该两个导引孔沿一第一轴向排列,且该对接槽会位于该两个导引孔之间,该导引槽与该对接槽沿一第二轴向排列,该第二轴向与该第一轴向两者非平行;该母端端子组组装至该母端绝缘本体内,其至少包含多支金属端子,且这些金属端子的前端位于该对接槽中,并会外露出来。
[0012]可选地,该两个导引孔的前侧内壁能分别呈倾斜状,以分别形成一第一倾斜面,该导引槽的前侧内壁能呈倾斜状,以形成一第二倾斜面。
[0013]可选地,该导引槽会贯穿该母端绝缘本体的顶面。
[0014]可选地,该母端端子组还包含一端子座,这些金属端子固定至该端子座上。
[0015]可选地,该导引槽前侧的横向宽度,会小于该导引槽后侧的横向宽度,且该导引槽后侧的底面开设有多道贯穿孔,这些贯穿孔分别对应于这些金属端子。
[001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插接连接器组的方法,该连接器组包括一母端连接器与一公端连接器,且该母端连接器与公端连接器具有前述目的的结构,该方法包含如后步骤:将该公端连接器的各该导引柱的自由端先接触对应的该导引孔的前侧内壁,以使该导引柱的自由端逐渐朝该导引孔内位移,进而令该对接部被导正至对应该对接槽的位置;将该公端连接器的该对接部伸入至该对接槽中,且该对接部能接触该对接槽的前侧内壁,并逐渐朝该对接槽内位移,以使该导引片被导正至对应该导引槽的位置;将该导引片
伸入至该导引槽中。
[0017]可选地,该两个导引孔的前侧内壁能分别呈倾斜状,以分别形成第一倾斜面,该导引槽的前侧内壁能呈倾斜状,以形成第二倾斜面,在各该导引柱的自由端接触对应的该导引孔的前侧内壁后,其能沿着对应的该第一倾斜面朝该导引孔内位移,以使该对接部被导正至对应该对接槽的位置;在该对接部伸入至该对接槽的情况下,该对接部能接触该对接槽的前侧内壁,并沿着该第二倾斜面朝该对接槽内位移,以使该导引片被导正至对应该导引槽的位置。
[0018]为方便对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连接器组,包括:母端连接器,其前侧开设有至少一对接槽、两个导引孔与一导引槽,其中,该对接槽与该两个导引孔沿第一轴向排列,且该对接槽会位于该两个导引孔之间,该导引槽与该对接槽沿第二轴向排列,该第二轴向与该第一轴向两者非平行;及公端连接器,其后侧设有至少一对接部、两个导引柱与一导引片,其中,该对接部与该两个导引柱沿该第一轴向排列,且该对接部会位于该两个导引柱之间,该导引片与该对接部沿该第二轴向排列,该两个导引柱的长度会大于该对接部的长度,该对接部的长度会大于该导引片的长度;在该公端连接器与该母端连接器相插接的情况下,各该导引柱的自由端能先接触对应的该导引孔的前侧内壁,并逐渐朝该导引孔内位移,以使该对接部被导正至对应该对接槽的位置,令该对接部能伸入至该对接槽中;在该对接部伸入至该对接槽的情况下,该对接部能接触该对接槽的前侧内壁,并逐渐朝该对接槽内位移,以使该导引片被导正至对应该导引槽的位置,令该导引片能伸入至该导引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该两个导引孔的前侧内壁能分别呈倾斜状,以分别形成第一倾斜面,该导引槽的前侧内壁能呈倾斜状,以形成第二倾斜面,在各该导引柱的自由端接触对应的该导引孔的前侧内壁后,其能沿着对应的该第一倾斜面朝该导引孔内位移,以使该对接部被导正至对应该对接槽的位置;在该对接部伸入至该对接槽的情况下,该对接部能接触该对接槽的前侧内壁,并沿着该第二倾斜面朝该对接槽内位移,以使该导引片被导正至对应该导引槽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该公端连接器的该导引柱的自由端呈锥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该公端连接器的对接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对接凸柱,各该对接凸柱的自由端呈锥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该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绝缘本体,其前侧设有该对接槽、该两个导引孔与该导引槽;及母端端子组,组装至该母端绝缘本体内,其至少包含多支金属端子,且这些金属端子的前端位于该对接槽中,并会外露出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该导引槽会贯穿该母端绝缘本体的顶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该母端端子组还包含端子座,这些金属端子固定至该端子座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其中,该导引槽前侧的横向宽度,会小于该导引槽后侧的横向宽度,且该导引槽后侧的底面开设有多道贯穿孔,这些贯穿孔分别对应于这些金属端子。9.一种具有导引结构的母端连接器,包括:母端绝缘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圣芬吕洛文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商安费诺东亚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