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涉及到地震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控箱,所述监控箱上表面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屏,所述监控箱的上表面位于控制屏下方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卡接有余震检测仪,所述余震检测仪下表面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口块,所述连接口块的内壁开设有环腔,所述环腔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设备改变传统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卡接连接,增大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设备的使用效果,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设备拉扯或者误操作的可能,导致余震检测仪与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连接不稳定的问题,避免连接位置松动的问题。避免连接位置松动的问题。避免连接位置松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地震监测
,特别涉及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
技术介绍
[0002]地震监测仪坚固外壳,内含主机板及4GB的记忆体,4或6通道感应器,可增加到12通道,内建GPS接收器,内建串列埠及警示输出埠,是现在预防地震的一种常见的装置的之一。
[0003]传统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需要配合余震检测仪进行使用,传统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进行连接的时候,都是进行卡接,这样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设备拉扯或者误操作的可能,就会导致余震检测仪与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连接不稳定,甚至会导致连接位置松动,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十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需要配合余震检测仪进行使用,传统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进行连接的时候,都是进行卡接,这样在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设备拉扯或者误操作的可能,就会导致余震检测仪与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连接不稳定,甚至会导致连接位置松动,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十分危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包括监控箱,监控箱金属铝质外壳,坚固防砸,大尺寸5.5英寸工业级液晶屏,三颗LED指示灯,分别对应倾角报警、气体报警、震级报警,快速、直观作出判断,所述监控箱上表面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屏,所述监控箱的上表面位于控制屏下方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卡接有余震检测仪,所述余震检测仪下表面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口块,所述连接口块的内壁开设有环腔,所述环腔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环口,所述连接口块的表面位于环口的四周转动连接有环块,所述环块的内壁设置有转动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内齿环块,所述内齿环块的表面与环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齿环块的内壁啮合连接有多个齿轮,多个所述齿轮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横杆,多个所述横杆杆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多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表面与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表啮合连接,所述连接口块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伸槽,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杆壁螺纹连接槽块,所述伸槽内壁的相反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通过滑块的一侧表面分别与槽块的相反一侧表面滑动连接。
[0008]优选的,多个所述横杆的上下两端均与环腔内壁的上下两侧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表面均与环腔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多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环腔内
壁的一侧延伸至相应的伸槽的内壁。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口块内壁的下侧卡接有口盖。
[0010]优选的,所述监控箱的上表面位于控制屏的右侧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内壁设置有连接线。
[0011]优选的,所述监控箱上表面的最下侧开设有多个灯槽,多个所述灯槽的内壁均卡接有报警器,报警器具备红黄绿三种颜色警示灯,模拟信号灯颜色,直观判断现场状况,更明显地提醒人员是否可以进场。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通过设置监控箱、控制屏、放置槽、余震检测仪、连接口块、环腔、环口、环块、内齿环块、齿轮、横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伸槽、螺纹杆、槽块、滑槽,本设备改变传统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卡接连接,增大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设备的使用效果,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设备拉扯或者误操作的可能,导致余震检测仪与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连接不稳定的问题,避免连接位置松动的问题。
[0014]2、通过设置螺纹杆、环腔、第二锥齿轮、伸槽、连接口块、口盖,提高设备内装置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保证设备使用效果和质量。
[0015]3、通过设置监控箱、控制屏、线槽、连接线、灯槽、报警器,提供设备的基本使用功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余震检测仪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报警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监控箱;2、控制屏;3、放置槽;4、余震检测仪;5、连接口块;6、环腔;7、环口;8、环块;9、内齿环块;10、齿轮;11、横杆;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伸槽;15、螺纹杆;16、槽块;17、滑槽;18、口盖;19、线槽;20、连接线;21、灯槽;22、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
5所示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包括监控箱1,监控箱1金属铝质外壳,坚固防砸,大尺寸5.5英寸工业级液晶屏,三颗LED指示灯,分别对应倾角报警、气体报警、震级报警,快速、直观作出判断监控箱1上表面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屏2,监控箱1的上表面位于控制屏2下方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3,两个放置槽3的内壁卡接有余震检测仪4,余震检测仪4下表面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口块5,连接口块5的内壁开设有环腔6,环腔6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环口7,连接口块5的表面位于环口7的四周转动连接有环块8,环块
8的内壁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内齿环块9,内齿环块9的表面与环块8的内壁固定连接,内齿环块9的内壁啮合连接有多个齿轮10,多个齿轮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1,多个横杆11杆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多个第一锥齿轮12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的一侧表面与第一锥齿轮12的一侧表啮合连接,连接口块5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伸槽14,第二锥齿轮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的杆壁螺纹连接槽块16,伸槽14内壁的相反一侧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7,两个滑槽17的内壁均通过滑块的一侧表面分别与槽块16的相反一侧表面滑动连接,本设备改变传统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4卡接连接,增大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与余震检测仪4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设备的使用效果,避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设备拉扯或者误操作的可能,导致余震检测仪4与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连接不稳定的问题,避免连接位置松动的问题。
[0024]如图1所示,多个横杆11的上下两端均与环腔6内壁的上下两侧转动连接,多个第二锥齿轮13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包括监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箱(1)上表面上方的左侧设置有控制屏(2),所述监控箱(1)的上表面位于控制屏(2)下方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3),两个所述放置槽(3)的内壁卡接有余震检测仪(4),所述余震检测仪(4)下表面的上侧设置有连接口块(5),所述连接口块(5)的内壁开设有环腔(6),所述环腔(6)内壁的一侧开设有环口(7),所述连接口块(5)的表面位于环口(7)的四周转动连接有环块(8),所述环块(8)的内壁设置有转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内齿环块(9),所述内齿环块(9)的表面与环块(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齿环块(9)的内壁啮合连接有多个齿轮(10),多个所述齿轮(10)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1),多个所述横杆(11)杆壁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多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一侧表面均设置有连接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救援安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一侧表面与第一锥齿轮(12)的一侧表啮合连接,所述连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九航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