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07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站本体、过滤结构、刮料结构和输送结构,泵站本体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泵站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泵站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处与出水管的进水口处通过输水管连通;过滤结构包括储污箱、出水孔、滤网、出污孔、输送管和电动阀门,泵站本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储污箱,储污箱位于进水管下方,通过过滤结构将污水中的泥沙过滤分离,通过刮料结构将泥沙从滤网上清理下来,通过输送结构将清理下来的泥沙输送出泵站,进而泥沙不会堆积在泵站底部,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入泵站内进行清理的现象,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0001]本技术属于泵站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0002]一体化预制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预制泵站包括了一系列的标准化,预制污水泵站,适用于收集和排放住宅小区、饭店、学校、工厂、部队营房和其它公共场所的污水废水等,主要安装于室外地下,也可用于室内场合。
[0003]现有的一体式预制泵站在污水系统中使用时,污水中含有泥沙,为了避免泥沙在泵站底部堆积,需要工作人员定进入泵站内进行清理,增加了工作人员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通过过滤结构将污水中的泥沙过滤分离,通过刮料结构将泥沙从滤网上清理下来,通过输送结构将清理下来的泥沙输送出泵站,进而泥沙不会堆积在泵站底部,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入泵站内进行清理的现象,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站本体、过滤结构、刮料结构和输送结构:
[0007]所述泵站本体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泵站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泵站本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与出水管的进水口处通过输水管连通;
[0008]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储污箱、出水孔、滤网、出污孔、输送管和电动阀门,所述泵站本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储污箱,所述所述储污箱位于进水管下方,储污箱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储污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储污箱内的滤网,所述储污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污孔,所述储污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出污孔连通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底端连通有电动阀门;
[0009]所述刮料结构包括固定杆、轴承、从动杆、第一斜齿轮、支撑板、第一电机、转动杆、第二斜齿轮和刮泥板,所述泵站本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轴心处套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顶端套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泵站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左端延伸至泵站本体内腔并套接有与第一斜齿轮啮合的第二斜齿轮,所述从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刮泥板;
[0010]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管道、进料孔、出料孔、转动轴、螺旋叶和第二电机,所述泵站本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顶部的左端开设有与电动阀门的出料口处连通的进料孔,所述管道底部的右端开设有位于泵站本体外的出料孔,所述管道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所述管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
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管道内腔与转动轴固定连接,通过进水管将污水输送到泵站本体内,通过过滤结构将污水中的泥沙过滤分离,通过刮料结构将泥沙从滤网上清理下来,通过输送结构将清理下来的泥沙输送出泵站,水泵将污水泵站本体内过滤后的污水抽至输水管中,进而输水管中的污水从出水管排出,泥沙不会堆积在泵站底部,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入泵站内进行清理的现象,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
[0011]进一步的,所述储污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通过挡板阻挡进水管排出的污水,避免污水不能进入储污箱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从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棒,旋转从动杆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带动搅拌棒转动,进而搅拌棒在转动过程中,对储污箱内的泥沙搅动,使得泥沙里面含有的污水可以流向滤网,避免泥沙堆积在储污箱内,阻止污水经过滤网。
[0013]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从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旋转从动杆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第二连接杆带动推板转动,进而推板在转动过程中,将储污箱内的泥沙推向出污孔,避免了泥沙不会进入出污孔的现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管将污水输送到泵站本体内,通过过滤结构将污水中的泥沙过滤分离,通过刮料结构将泥沙从滤网上清理下来,通过输送结构将清理下来的泥沙输送出泵站,水泵将污水泵站本体内过滤后的污水抽至输水管中,进而输水管中的污水从出水管排出,泥沙不会堆积在泵站底部,避免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入泵站内进行清理的现象,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储污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1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图1中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图1中E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泵站本体、2过滤结构、201储污箱、202出水孔、203滤网、204出污孔、205输送管、206电动阀门、3刮料结构、301固定杆、302轴承、303从动杆、304第一斜齿轮、305支撑板、306第一电机、307转动杆、308第二斜齿轮、309刮泥板、4输送结构、401管道、402进料孔、403出料孔、404转动轴、405螺旋叶、406第二电机、5进水管、6出水管、7支撑杆、8水泵、9输水管、10挡板、11第一连接杆、12搅拌棒、13第二连接杆、14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
[0026]参见附图1

7所示,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站本体1、过滤结构2、刮料结构3和输送结构4:
[0027]泵站本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泵站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泵站本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8,水泵8的出水口处与出水管6的进水口处通过输水管9连通;
[0028]过滤结构2包括储污箱201、出水孔202、滤网203、出污孔204、输送管205和电动阀门206,泵站本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储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泵站本体(1)、过滤结构(2)、刮料结构(3)和输送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站本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5),所述泵站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泵站本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水泵(8)的出水口处与出水管(6)的进水口处通过输水管(9)连通;所述过滤结构(2)包括储污箱(201)、出水孔(202)、滤网(203)、出污孔(204)、输送管(205)和电动阀门(206),所述泵站本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储污箱(201),所述储污箱(201)位于进水管(5)下方,储污箱(201)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储污箱(20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202),所述出水孔(202)内固定连接有位于储污箱(201)内的滤网(203),所述储污箱(201)的底部开设有出污孔(204),所述储污箱(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出污孔(204)连通的输送管(205),所述输送管(205)的底端连通有电动阀门(206);所述刮料结构(3)包括固定杆(301)、轴承(302)、从动杆(303)、第一斜齿轮(304)、支撑板(305)、第一电机(306)、转动杆(307)、第二斜齿轮(308)和刮泥板(309),所述泵站本体(1)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01),所述固定杆(30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轴承(302),所述轴承(302)的轴心处套接有从动杆(303),所述从动杆(303)的顶端套接有第一斜齿轮(304),所述泵站本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艇戴源军李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联畅智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