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63588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本申请涉及杀虫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悬浮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氯虫苯甲酰胺原药3~7份,茚虫威原药5~15份,分散剂2~4份,润湿剂1~3份,植物油15~25份,乳化剂6~10份,渗透剂3~7份,增稠剂0.6~1.8份,防冻剂2~4份,消泡剂0.1~0.3份,水补足至100份;其制备方法为:先将水、分散剂和润湿剂混合开始剪切,再加入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茚虫威原药和增稠剂剪切,砂磨备用;将植物油、乳化剂和渗透剂搅拌混合,加入砂磨后的物料进行剪切,再加入防冻剂和消泡剂搅拌,搅拌完毕后剪切制得悬浮剂。本申请的悬浮剂具有延缓抗药性产生的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0001]本申请涉及杀虫剂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杀虫剂是指用以防治害虫的化学制剂,杀虫剂为农业增产和解决人类粮食问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是造成农药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并且与害虫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也有密切关系。
[0003]氯虫苯甲酰胺的化学结构具有其他任何杀虫剂不具备的全新杀虫原理,能高效激活昆虫鱼尼丁受体,过度释放细胞内钙库中的钙离子,导致昆虫瘫痪死亡,对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性好。
[0004]仅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剂用于农业害虫防治时,会因为连续使用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杀虫剂的防治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延缓抗药性产生,从而减少因抗药性导致杀虫剂防治效果下降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氯虫苯甲酰胺原药3~7份,茚虫威原药5~15份,分散剂2~4份,润湿剂1~3份,植物油15~25份,乳化剂6~10份,渗透剂3~7份,增稠剂0.6~1.8份,防冻剂2~4份,消泡剂0.1~0.3份,水补足至100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择氯虫苯甲酰胺与茚虫威进行复配使用,可以扩大杀虫谱,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协同增效,同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0008]优选的,所述植物油为玉米油。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玉米油可以提升药剂在叶片表面的粘附强度,增加农药在叶片上的存留量,进一步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0010]优选的,还包括粘附助剂,还包括粘附助剂,所述粘附助剂与植物油二者重量之比为6:3~5。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附助剂和植物油复配,从而提高农药在植物叶片表面上的存留时间和存留率,进一步提高农药利用率,延长药效。
[0012]优选的,所述粘附助剂包括杂酚油、成膜剂和吸附载体,所述杂酚油、成膜剂和吸附载体三者重量之比为1~2:1~2:1。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农药有效成分被吸附于吸附载体上,当农药被喷洒于作物上,成膜剂在叶片表面成膜并同时将吸附载体固定,而与成膜剂混合的杂酚油则吸附于叶片上,提高成膜剂所形成的膜与叶片的结合强度,有效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在叶片上的留
存时间和留存率,延长药效。
[0014]优选的,所述渗透剂为松香胺聚氧乙烯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为渗透剂,可以提升药剂在植物表面的渗透速度,更快吸收,同时促进药剂在虫体内部的传输速度,提高药剂的速效性。
[0016]优选的,还包括渗透助剂,所述渗透助剂与渗透剂二者重量之比为3:3~7。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透助剂与渗透剂复配从而降低农药有效成分进入作物内的难度,从而进一步延长农药有效成分在作物上的留存时间和留存率,提高农药药效。
[0018]优选的,所述渗透助剂包括水杨酸和大豆粉,所述水杨酸和大豆粉二者重量之比为1:1~2。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豆粉与水混合后可提高农药在叶片上的附着强度,提高附着稳定性,在附着过程中水杨酸可与叶面蜡质结合并消解部分蜡质,从而使得农药更容易在叶面上附着,同时也有利于农药进入叶片内,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水、分散剂和润湿剂混合开始剪切,剪切速度为1500r/min,剪切5min后停止,加入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茚虫威原药和增稠剂,继续剪切10min后停止剪切,砂磨至D
90
<5μm备用;S2、将植物油、乳化剂和渗透剂搅拌混合,搅拌速度为150r/min搅拌20min,将S1中砂磨后的物料中加入其中进行剪切,剪切速度为1500r/min,剪切10min后停止剪切,再加入防冻剂和消泡剂搅拌10min,搅拌完毕后开启剪切,剪切20min制得悬浮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农药主要成分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其他助剂制成悬浮剂,操作简单方便。
[002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的用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的用途,包括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蛀果蛾科、卷叶蛾科、粉蛾科、菜蛾科、麦蛾科和细蛾科等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还能控制鞘翅目象甲科,叶甲科,双翅目潜蝇科,烟粉虱等多种非鳞翅目害虫。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氯虫苯甲酰胺与茚虫威进行复配使用,可以扩大杀虫谱,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虫剂协同增效,同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0024]2、本申请中吸附载体对农药有效成分进行吸附,从而使得农药有效成分随吸附载体被喷洒于作物上,成膜剂在作物上成膜而将吸附有农药有效成分的吸附载体固定在作物上,同时与成膜剂混合的杂酚油则加大成膜剂所成膜与作物的结合强度,有效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在叶片上的留存时间和留存率,延长药效。
[0025]3、本申请中大豆粉与水混合后可提高农药在叶片上的附着强度,提高附着稳定性,在附着过程中水杨酸可与叶面蜡质结合并消解部分蜡质,从而使得农药更容易在叶面上附着,同时也有利于农药进入叶片内,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申请中各原料均可自市售购得,氯虫苯甲酰胺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茚虫威使用茚虫威原药;润湿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植物油为玉米油;乳化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基琥珀酸酯磺酸二钠盐,二者重量之比为1:1;渗透剂为松香胺聚氧乙烯醚;防冻剂为乙二醇;增稠剂为硅酸镁铝和黄原胶,二者重量之比为5:1;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成膜剂为水性松香增粘乳液与苯丙乳液按照3:10的重量比混合而来;吸附载体为水滑石,细度为800目。
[0027]分散剂为松香嵌段聚醚磺酸盐,其制备方法如下:乌头酸改性松香的合成:在250mL三口烧瓶中,加入粉碎后的松香(50g,0.17mol),升温至120~130℃熔融,再搅拌下慢慢加入乌头酸(86.4g,0.51mol),接着在180~200℃反应5h,即得到乌头酸改性松香;松香嵌段聚醚的合成:在500mL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乌头酸松香(70g,0.15mol),搅拌升温至120℃熔融,加入氢氧化钾(8.4g,0.15mol),抽真空0.5h除去微量的水及低沸点物质,再用N2置换反应釜内残留空气,控制反应温度155~165℃、压力0.3~0.4MPa,连续稳定滴加环氧丙烷(1062g,18mol,120eq),老化吸收至负压,然后在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氯虫苯甲酰胺原药3~7份,茚虫威原药5~15份,分散剂2~4份,润湿剂1~3份,植物油15~25份,乳化剂6~10份,渗透剂3~7份,增稠剂0.6~1.8份,防冻剂2~4份,消泡剂0.1~0.3份,所述植物油为玉米油,还包括粘附助剂,所述粘附助剂与植物油二者重量之比为6:3~5,所述粘附助剂包括杂酚油、成膜剂和吸附载体,所述杂酚油、成膜剂和吸附载体三者重量之比为1~2:1~2:1,所述渗透剂为松香胺聚氧乙烯醚,还包括渗透助剂,所述渗透助剂与渗透剂二者重量之比为3:3~7,所述渗透助剂包括水杨酸和大豆粉,所述水杨酸和大豆粉二者重量之比为1:1~2,水补足至100份。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氯虫苯甲酰胺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先将水、分散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峰武步华刘奎涛徐源盛尹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一农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