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工牌及制作方法和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65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金属工牌及制作方法和清洗方法,该金属工牌包括工牌本体,工牌本体上设置有身份信息,身份信息由UV油墨形成。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在金属片上印刷UV油墨以形成身份信息,而UV油墨本身具有耐磨特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身份信息的耐磨性。同时,当需要清洗身份信息时,只需要将对应的UV油墨清洗剂涂抹在对应的位置,由于UV油墨清洗剂中采用的乙醇和异丙醇可将UV油墨中的同类物质相似相溶;且醚类是强溶剂,可与醇类物质混溶,乙二醇单乙醚和乙二醇单丁醚可将UV油墨中的树脂类物质溶解掉,清洗效果好、用量少且效率高,方便了身份信息的清洗。方便了身份信息的清洗。方便了身份信息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工牌及制作方法和清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牌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工牌及制作方法和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办公过程中,为了便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或外来人员了解到与自己交流的人员的相关身份信息,公司会给员工发放员工工牌。
[0003]目前,员工工牌大多为金属工牌,通过水转印、丝印、3D打印、喷涂、贴纸等方法将身份信息显示到金属工牌上。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现有的金属工牌耐磨性差,当受到刮碰或者磨损时,就会对金属工牌上的身份信息造成破坏,从而导致身份信息不完整,进而给员工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0004]同时,由于金属工牌上的信息和对应员工的身份新型向匹配,当该员工离职后,由于金属工牌上的信息不方便清洗,对应的金属工牌就无法再继续使用,这样不但造成了浪费,而且当新入职员工后,公司还需要重新制作工牌,不利于降低公司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金属工牌耐磨性差,同时金属工牌上的信息不方便清洗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工牌及制作方法和清洗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工牌,包括工牌本体,所述工牌本体上设置有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由UV油墨形成。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金属工牌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预设尺寸的金属片加热后,放进机器通过模具挤压成型;
[0009]S2:将挤压成型后的金属片切割成预设尺寸;
[0010]S3:通过数控机床对切割后的金属片进一步加工,然后对加工后的金属片表面打磨抛光;
[0011]S4:对打磨抛光完成后的金属片进行表面处理;
[0012]S5:在金属片上涂抹底色;
[0013]S6:在底色上印刷UV油墨以形成身份信息,其中,底色与UV油墨的颜色不同;
[0014]S7:在50℃

70℃的温度下烘干30min

60min;
[0015]S8:使用300nm

420nm波长的UV灯管照射,并把能量控制在500mj/cm2‑
1200mj/cm2范围内,使UV油墨彻底固化。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V油墨,包括以下组成比例的组分:
[0017][0018]其中,固化剂为含

NCO/

0H基的预聚体;
[0019]所述树脂为聚氨酯树脂;
[0020]所述密着剂选自下面的一种或其组合:γ

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氰硫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巯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基

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

巯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2

巯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2

巯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硝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硝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氯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氯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2

氯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2

氯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g

(2,3

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V油墨还包括抗菌剂0.3

0.5份,其中,所述抗菌剂为BBIT。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金属工牌清洗方法,用于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属工牌,该方法包括:
[0023]配置UV油墨清洗剂,所述清洗剂包括以下组成比例的组分:乙醇和异丙醇混合物52

85份、乙二醇单乙醚和乙二醇单丁醚混合物34

70份、表面活性剂1

10份、渗透剂5

8份、防锈剂1

3份、增溶剂1

3份、调节剂0.5

1份、3

甲氧基
‑3‑
甲基
‑1‑
丁醇5

10份、去离子水5 0

60份、环保溶剂10

15份以及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4

6份;
[0024]将预设量的清洗剂涂抹在金属工牌上的身份信息上。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月桂醇醚硫酸钠、椰子油二乙醇胺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渗透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或三乙醇胺。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锈剂为苯甲酸钠和/或苯并三氮唑,所述增溶剂为脲。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剂还包括碱性助剂1

3份和抗再沉积剂1

3份,所述碱性助剂为碳酸钠;所述抗再沉积剂为三乙醇胺和丙烯酸

马来酸酐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剂为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剂还包括可再分散性乳胶粉2

5份,所述可再分散性乳胶粉为丙烯酸酯

苯乙烯共聚物或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工牌的制造方法,由于在金属片上印刷UV油墨以形成身份信息,而UV油墨本身具有耐磨特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身份信息的耐磨性。同时,当需要清洗
身份信息时,只需要将对应的UV油墨清洗剂涂抹在对应的位置,由于UV油墨清洗剂中采用的乙醇和异丙醇可将UV油墨中的同类物质相似相溶;且醚类是强溶剂,可与醇类物质混溶,乙二醇单乙醚和乙二醇单丁醚可将UV油墨中的树脂类物质溶解掉,清洗效果好、用量少且效率高,方便了身份信息的清洗。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工牌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工牌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金属工牌清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工牌,其特征在于,包括工牌本体,所述工牌本体上设置有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由UV油墨形成。2.一种金属工牌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预设尺寸的金属片加热后,放进机器通过模具挤压成型;S2:将挤压成型后的金属片切割成预设尺寸;S3:通过数控机床对切割后的金属片进一步加工,然后对加工后的金属片表面打磨抛光;S4:对打磨抛光完成后的金属片进行表面处理;S5:在金属片上涂抹底色;S6:在底色上印刷UV油墨以形成身份信息,其中,底色与UV油墨的颜色不同;S7:在50℃

70℃的温度下烘干30min

60min;S8:使用300nm

420nm波长的UV灯管照射,并把能量控制在500mj/cm2‑
1200mj/cm2范围内,使UV油墨彻底固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工牌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V油墨,包括以下组成比例的组分:其中,固化剂为含

NCO/

0H基的预聚体;所述树脂为聚氨酯树脂;所述密着剂选自下面的一种或其组合:γ

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氰硫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巯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

氨基

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

巯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2

巯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2

巯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硝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硝基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3

氯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3

氯丙基

三乙氧基硅烷,2

氯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2

氯丙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柏平杨锋黄阳彪龚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