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39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其包括螺旋导向外层管、旋流供气内层管、送灰补气管、内管供气部和补气供气部,旋流供气内层管与内管供气部连接,送灰补气管与补气供气部连接,旋流供气内层管贯穿设置在螺旋导向外层管的内部中心,形成双层螺旋输灰结构,螺旋导向外层管的内壁连续间隔设有若干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管壁上开有吹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具的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螺旋导向外层管与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结构组合,形成双层螺旋输灰结构,利用螺旋输灰气流,有效避免直流气动力灰渣输送导致的输灰沉积堵灰现象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简洁,输灰效果稳定快速,灰渣输送顺畅,高效管道灰渣防沉积防堵等的优点。堵等的优点。堵等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输灰
,更具体地,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无处不需要使用到电。在我国一次能源供应以燃烧煤炭转换为主要方式,而现有的电力供电结构当中,火力发电占了超过3 / 4,火力发电得到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每天火力发电电厂的生产运行过程中都需要燃烧消耗大量的煤炭进行燃烧发电,大量的煤炭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煤炭灰渣,这些灰渣不能直接排放,因此,火力电厂需要配备相应灰渣收集输送回收系统对煤炭灰渣进行卫生规范地输送集中处理,现有的灰渣输送系统主要是采用压缩空气作为输送介质和动力的气力输灰方式,该方式主要是通过将由落灰斗收集打下来的灰渣通过气动力沿输灰管道带动进行输送,直至将灰渣输送至集灰库中。传统的气力输灰系统的应用包含了对省煤器产生的灰渣、空预器产生的灰渣、除尘器产生的灰渣和脱硫产生的灰渣等的输送。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输送便捷,投入应用方便的优点,但由于输灰管道布置较长,随着输送距离的增长,输灰压头损失大,输灰管道内的压力会逐渐降低,加上环境影响容易导致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增多,容易发生灰渣聚集沉积,导致堵灰现象,并且在气力带动灰渣在管道内进行输送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管道内壁下方会受到更多灰渣的冲击磨损,导致管壁变薄破损出现渗水,加剧灰渣聚集沉积,增加管道堵灰问题的发生几率,直接影响输灰系统的正常运行,堵灰严重时,还会直接影响到机组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输灰管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输送效率高,输灰气流均匀稳定,具有高效防堵防渗水作用的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所述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安装在落灰斗下方的接灰部,所述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包括螺旋导向外层管、旋流供气内层管、送灰补气管、内管供气部和补气供气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进气端口与所述内管供气部连接,所述送灰补气管的进气端口与所述补气供气部连接,所述螺旋导向外层管连接安装在所述接灰部的通气口连接法兰上,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贯穿设置在所述螺旋导向外层管和所述接灰部的内部中心,形成双层螺旋输灰结构,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供气进气端和所述送灰补气管的供气进气端通过密封连接盖板安装在所述接灰部的另一侧的通气口连接法兰上,由所述送灰补气管向所述螺旋导向外层管内提供直流一次风,由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向所述螺旋导向外层管内提供旋流二次风,所述送灰补气管设置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一侧,所述螺旋导向外层
管的内壁连续间隔设有若干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管壁上开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的出气口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的螺旋导气叶片的进风端部下方,通过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旋流供气内层管的吹气口及送灰补气管形成的稳定的旋流输灰气流对煤灰进行输送。
[0005]优选地,所述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的螺旋导气叶片的内侧端面与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管壁外侧贴合,通过螺旋导气叶片的内侧端面与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管壁外侧贴合形成旋流供气内层管稳定支撑机构。
[0006]优选地,所述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的螺旋导气叶片为螺旋切向倾斜设置在所述述螺旋导向外层管的内壁,每个所述螺旋导气叶片之间为等距间隔设置,通过采用等距间隔设置,在能够产生有效的旋转导流的前提下,给输送的煤灰介质提供充足的流通空间。
[0007]优选地,所述螺旋导气叶片包括第一螺旋导气叶片、第二螺旋导气叶片、第三螺旋导气叶片和第四螺旋导气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导气叶片的出风端指向所述第二螺旋导气叶片的进风端,所述第二螺旋导气叶片的出风端指向所述第三螺旋导气叶片的进风端,所述第三螺旋导气叶片的出风端指向所述第四螺旋导气叶片的进风端。
[0008]优选地,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管壁上的吹气口为倾斜吹气口,所述倾斜吹气口的倾斜方向与螺旋导气叶片的螺旋切向倾斜方向相同。
[0009]优选地,所述通气口连接法兰与所述密封连接盖板之间还设有螺旋进气箱,所述螺旋进气箱的内壁设有螺旋吹气导向叶片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贯穿设置在所述螺旋进气箱的内部中心伸入接灰部内,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吹气口的出气口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螺旋吹气导向叶片部的旋流导向叶片的进风端部下方,所述送灰补气管的补气出口对齐设置在所述螺旋吹气导向叶片部的旋流导向叶片的进气端后方,通过螺旋进气箱的设置从接灰部进风口提高落灰输送螺旋气流动力。
[0010]优选地,所述螺旋吹气导向叶片部与中心轴线所形成的螺旋倾角大于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与中心轴线所形成的螺旋倾角,使从接灰部的进风口形成的旋流二次风的吹力大于从螺旋导向外层管的进风口的旋流二次风的风力,保障接灰部的进风口的旋流二次风能够将更多的煤灰稳定快速地输送至螺旋导向外层管,提高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的输灰能力。
[0011]优选地,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贯穿设置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和所述螺旋进气箱的内部的中心轴线上,保证形成的旋流二次风的气流稳定性。
[0012]优选地,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连接的内管供气部的供气气压大于所述送灰补气管连接的补气供气部的供气气压,确保螺旋导向外层管内输送的煤灰不会由于气压差被倒吹入旋流供气内层管内。
[0013]优选地,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贯穿设置在螺旋导向外层管和螺旋进气箱的内部中轴线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与所述内管供气部及所述送灰补气管与所述补气供气部之间都安装设有控制门,所述控制门包括从供气端依次向出气用气端设置的手动门、气动门和逆止门。
[0015]其中,手动门在输灰运行时为常开状态,在检修时切换为关闭状态,起到有效的隔离系统作用。气动门可在运行中随时开关,便于输灰运行控制。逆止门用于防止运行时内外
气压差发生意外波动出现反气压差过大,导致气体倒流反串至相邻送气系统内,影响整个输灰系统的正常运行。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旋导向外层管与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结构组合,形成双层螺旋输灰结构,利用旋流供气内层管的吹气口和螺旋导向外层管的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配合,使管道内产生螺旋输灰气流,让管道内的灰渣均匀地跟随螺旋输灰气流保持旋转卷动输送状态进行输送,避免直流气动力灰渣输送导致的输灰沉积堵灰现象的发生。
[0017]本专利技术的贯穿设置的旋流供气内层管上均布开有吹气口,保证双层输灰管道内各段的气流流通顺畅,压力供应稳定,可以减少沿途管道的补气阀及补气管道的设置,有效简化输灰管道系统结构。
[0018]本专利技术的旋流供气内层管上的吹气口的出气口对应指向螺旋导气叶片的进风端部下方,保证旋流二次风能够快速吹至螺旋导气叶片并沿着螺旋导气叶片流动形成稳定流动的螺旋气流,并且吹气口的结构采用倾斜吹气口结构设置,倾斜吹气口的倾斜方向与螺旋导气叶片的螺旋切向倾斜方向保持相同,进一步提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所述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安装在落灰斗下方的接灰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包括螺旋导向外层管、旋流供气内层管、送灰补气管、内管供气部和补气供气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进气端口与所述内管供气部连接,所述送灰补气管的进气端口与所述补气供气部连接,所述螺旋导向外层管连接安装在所述接灰部的通气口连接法兰上,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贯穿设置在所述螺旋导向外层管和所述接灰部的内部中心,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供气进气端和所述送灰补气管的供气进气端通过密封连接盖板安装在所述接灰部的另一侧的通气口连接法兰上,所述送灰补气管设置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一侧,所述螺旋导向外层管的内壁连续间隔设有若干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管壁上开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的出气口对应设置在每个所述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的螺旋导气叶片的进风端部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的螺旋导气叶片的内侧端面与所述旋流供气内层管的管壁外侧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灰导气叶片部的螺旋导气叶片为螺旋切向倾斜设置在所述述螺旋导向外层管的内壁,每个所述螺旋导气叶片之间为等距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层螺旋匀流稳压输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气叶片包括第一螺旋导气叶片、第二螺旋导气叶片、第三螺旋导气叶片和第四螺旋导气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导气叶片的出风端指向所述第二螺旋导气叶片的进风端,所述第二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浩夏晓婷蔡国忠冯庭有张家宽姚友工杜燕成陈韶华许如明郭业凯曾碧霓吴绍雄谢明希邱铎张纪方陈伟杰陈泽鑫张升朱传胜章子衡陈小雁夏晓涛陈芸林楠陈嘉夏晓晖陈翠贤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汕头海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