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35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9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包括修补片、收缩单元、密封单元、调整件以及固定件,所述收缩部通过固定件锚定在自体瓣环上,所述修补片随自体瓣叶的运动而运动,所述收缩单元包括收缩骨架和控制丝,所述控制丝与收缩骨架连接,并且,拉动所述控制丝可使得所述收缩骨架实现收缩;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芯丝、自适应密封膜和填补片,所述芯丝被配置为适应自体瓣环的形态,并且,在所述修复装置安装就位后,所述填补片位于自体瓣叶交界处,所述自适应密封膜顺应并贴靠心房壁组织;所述牵拉部为弹性件,所述牵拉部的一端与所述修补片固定连接,所述牵拉部的另一端被固定乳头肌上。另一端被固定乳头肌上。另一端被固定乳头肌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位于左房室口,由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交界连接五部分组成,其在解剖学上的准确名称为二尖瓣装置(mitralapparatus)或者二尖瓣复合体(mitralcomplex)。
[0003]二尖瓣反流(mitralregurgitation)可以分为以下两种:1.风湿性心脏二尖瓣反流,主要由二尖瓣锁闭不全引起,可造成血液反向流动,从而使不同的血液混合,造成心脏泵血,输氧功能下降。2.非风湿性二尖瓣返流,通常指除风湿性瓣膜病变以外,二尖瓣本身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等的异常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返流。非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原因很多,较常见的有:二尖瓣脱垂、乳头肌功能不全或腱索断裂、左心房粘液瘤、瓣膜环钙化、先天性瓣膜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二尖瓣反流还可以分为功能性、退行性或混合性三种。最常见的是退行性与功能性二尖瓣反流。功能性一般为继发于左室壁运动功能受损、左室扩张、乳头肌功能异常,一般见于心力衰竭患者中。此部份患者也包括继发于冠心病的缺血性二尖瓣反流及非缺血性心肌病有关的二尖瓣反流。退行性二尖瓣反流疾病一般被认为是瓣膜结构发生病理性变化,或瓣膜下结构病理性改变,包括腱索的异常延展或是断裂。
[0004]二尖瓣反流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适用于轻度至重度反流的药物治疗,和有相对应手术指征的外科手术方法。其中,外科手术方法还包括二尖瓣、三尖瓣置换和二尖瓣、三尖瓣修补。单纯的二尖瓣反流,需要二尖瓣置换的病人只有30%,余下的只需要二尖瓣修补。在外科手术方法中,典型的开胸、开心手术侵入性过大,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风险。而为了降低手术风险,经导管介入的置换和修补手术方法得以发展。
[0005]专利CN2014103225948公开了一种用于阻止瓣膜反流的假体,包括固定单元、连接件和修补片,固定单元包括固定件和锚定件,连接件为柔性,其远端部分与所述固定件的近端部分相连,其近端部分与所述修补片的远端部分相连,固定件通过锚定件被固定在患者心房壁上或者瓣环上,固定件展开的宽度小于瓣膜组织环周长的2/3,修补片在自由状态时位于患者自体瓣叶之间,所述修补片的最大宽度小于单个所述自体瓣叶展开的最大宽度,锚定件的近端设置有防脱端。由于病变的瓣膜会比病变前的尺寸扩大许多,因此,相邻瓣叶之间的距离被扩大很多,导致修复片植入后,不能与相邻瓣叶有效对合,尤其在自体瓣叶交界处区域更容易出现空隙,导致血液反流。
[0006]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修补片由于瓣膜病变引起瓣环的扩张,导致前瓣叶与后瓣叶的距离被拉大,修补片在植入后不能与前瓣叶很好的对合,尤其在自体瓣叶交界处区域更容易出现空隙,导致血液反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以上以及其它更多的构思而提出了本申请。
[0008]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例如现有技术中修补片由于瓣膜病变引起瓣环的扩张,导致前瓣叶与后瓣叶的距离被拉大,修补片在植入后不能与前瓣叶很好的对合,尤其在自体瓣叶交界处区域更容易出现空隙,导致血液反流。
[0009]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包括修补片、收缩单元、密封单元、调整件以及固定件,所述收缩部通过固定件锚定在自体瓣环上,所述修补片随自体瓣叶的运动而运动,所述收缩单元包括收缩骨架和控制丝,所述控制丝与收缩骨架连接,并且,拉动所述控制丝可使得所述收缩骨架实现收缩;其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芯丝、自适应密封膜和填补片,所述芯丝被配置为适应自体瓣环的形态,并且,在所述修复装置安装就位后,所述填补片位于自体瓣叶交界处,所述自适应密封膜顺应并贴靠心房壁组织;其中,所述牵拉部为弹性件,所述牵拉部的一端与所述修补片固定连接,所述牵拉部的另一端被固定乳头肌上。
[0010]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自适应密封膜与所述芯丝固定连接,所述自适应密封膜为柔性,并且,所述自适应密封膜能在血液的回压或回流下顺应并贴靠心房壁以形成密封。
[0011]根据一实施例,所述填补片由生物组织或织物制成,并且,所述填补片设置在所述修补片的左右两侧,在所述修复装置安装就位后,所述填补片位于自体瓣叶交界处。
[0012]根据一实施例,所述芯丝呈弧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芯丝为刚性以为所述修补片提供支撑力。
[0013]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收缩骨架的预定形态与自体瓣环形状相匹配,并且所述收缩骨架由具有弹性的刚性材料制成,所述收缩骨架在收缩形态下能跟随心脏的跳动相应地收缩和舒张。
[0014]根据一实施例,所述控制丝为细长构件,并且所述控制丝的一端与所述收缩骨架固定,拉动所述控制丝的另一端可带动所述收缩骨架收缩。
[0015]根据一实施例,当所述收缩部由预定形态转换为收缩形态的过程中,所述收缩骨架的周长逐步减小并带动自体瓣环的周长逐步缩小。
[0016]根据一实施例,所述修补片上设有拱形骨架,其中,所述牵拉部的远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拱形骨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牵拉部的近端被固定在乳头肌上,当所述修补片随自体瓣叶运动并且所述拱形骨架发生翻转时,所述牵拉部的行程跟随所述修补片的运动而变化。
[0017]根据一实施例,当所述修补片受到血流冲击发生扭转时,所述牵拉部的行程发生变化,并且,所述牵拉部能使得所述修补片回复至初始位置。
[0018]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牵拉部为线状构件,并且所述牵拉部的近端设有倒刺,当所述修补片被植入后,所述牵拉部缠绕在乳头肌上。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优点至少包括如下:
[0020]1.由于瓣膜反流病变会引起自体瓣环扩张,现有的修复片只能对脱垂的原生瓣叶进行修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液反流,但扩张后的自体瓣环使得瓣叶与瓣叶之间的距离增大,导致修复片植入后难以与相邻的自体瓣叶实现对合,尤其瓣叶之间距离扩大之后,瓣叶交界处更容易发生反流;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构思,收缩部能对扩张后的自体瓣环进行收缩,使其自体瓣环的尺寸能恢复至瓣膜病变前的样子,进一步利用修补片与相邻自体瓣叶对合,使其减少反流,并且,修复装置设置填补片和自适应密封膜,自适应密封膜能在血液的回压或冲击下贴合心房壁,以封堵收缩部与心脏组织之间的间隙,同时,填补片被设
置在瓣叶交界处,可以针对性对瓣叶交界处进行填补以防止血液反流。
[0021]2.区别于现有技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构思,拉动控制丝可使得收缩骨架带动自体瓣环一起收缩,使其自体瓣环的尺寸缩小,拉近相邻自体瓣叶之间的距离,并且在修补片植入后,便于增加修补片与相邻自体瓣叶的对合面积。
[0022]3.现有技术中,血流在冲刷修补片时,修补片不能根据血流方向及冲击力度实时做出调整,使得修补片各区域受力不均匀,导致其发生翻转,并且容易产生应力疲劳及纤维撕裂等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构思,当所述修补片跟随自体瓣叶运动时,拱形骨架发生一定的偏转,并拉动牵拉部,由于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包括修补片、收缩单元、密封单元、调整件以及固定件,所述收缩单元通过固定件锚定在自体瓣环上,所述修补片随自体瓣叶的运动而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单元包括收缩骨架和控制丝,所述控制丝与收缩骨架连接,并且,拉动所述控制丝可使得所述收缩骨架实现收缩;其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芯丝、自适应密封膜和填补片,所述芯丝被配置为适应自体瓣环的形态,并且,在所述修复装置安装就位后,所述填补片位于自体瓣叶交界处,所述自适应密封膜顺应并贴靠心房壁组织;其中,所述调整件为弹性件,牵拉部的一端与所述修补片固定连接,所述牵拉部的另一端被固定乳头肌上。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密封膜与所述芯丝固定连接,所述自适应密封膜为柔性,并且,所述自适应密封膜能在血液的回压或回流下顺应并贴靠心房壁以形成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补片由生物组织或织物制成,并且,所述填补片设置在所述修补片的左右两侧,在所述修复装置安装就位后,所述填补片位于自体瓣叶交界处。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丝呈弧形结构设置,并且所述芯丝为刚性以为所述修补片提供支撑力。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可防止二尖瓣反流的修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量邹煜滕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