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地土壤微生态调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5280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桃地土壤微生态调控的方法,属于土壤改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10月下旬对核桃树进行施肥,每棵核桃树在距离树干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地土壤微生态调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核桃地土壤微生态调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桃(Juglans regia L.)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核桃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核桃园土壤是核桃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山区核桃园建园多以荒山地为主,栽植前无人管理,土壤深耕少,活土层浅,影响根系伸展、吸收,核桃生长不良、品质差。而且,山区立地条件差,多数核桃园没有灌溉条件,靠天降雨,施肥以化肥为主,微肥量不足,加上连年施用化肥,土壤理化性质变差,使土壤板结、孔隙变小、含水量降低,从而诱发病虫害。因此,山区核桃园在挂果3

5年后不同程度的出现树体衰老、核桃品质下降、病虫害日益严重等问题,甚至出现枯死树,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0003]果园生草是指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草本植物作为覆盖作物的一种土壤管理模式,生草的方式主要有自然生草和人工种草,自然种草一般对当地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且省时省力;人工种草是针对对果树有益的特定品种的草。果树生草种类不同,对土壤生境的影响也不同。但到目前为止,生草栽培措施仍处于小面积试验及应用阶段,现有生草果园仅占果园总面积20%以下,这主要是由于“杂草与果树争肥争水”的传统观念以及“生草果园”的技术不成熟,导致“清耕除草”是果园管理的唯一选择。因此,完善果园生草技术,改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及栽培模式,对核桃园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004]现有技术中对于核桃园生草的研究有:朱东方等研究了自然生草对“香玲”核桃园土壤温度、土壤有机质、主要矿质养分和坚果品质的影响,发现自然生草能够改善核桃园土壤性质和核桃果实的脂肪含量(“自然生草对核桃园土壤性质和坚果品质的影响”,山东林业科技,2013年)。钱进芳等设置了白三叶、黑麦草、油菜、紫云英、自然杂草和清耕(对照)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生草栽培对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生草栽培均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生草栽培对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14年)。李惠等研究了核桃园行间种植苜蓿及苜蓿刈割后覆盖行内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N、全P、速效N、速效P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发现核桃园种植苜蓿和用苜蓿覆盖能有效的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量,增强土壤养分供给能力(“种植苜蓿及苜蓿覆盖对核桃园土壤性质的影响”,北方园艺,2016年)。程滨等以汾阳核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大豆、毛苕子、箭筈豌豆、黑麦草、自然生草、清耕6个处理,研究核桃园的土壤养分、有机碳组分、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发现不同果园生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行间生草对核桃园土壤养分、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影响”,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年)。
[0005]上述研究对于核桃园土壤改良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上述核桃园人工生草方法多采用单一生草品种,对于复合生草品种对核桃园土壤改良的影响还很少见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桃地土壤微生态调控的方法。本
专利技术通过将不同品种的草人工复合生草、调整施肥方式和刈割的草处理方式,解决了核桃地土壤结构性差、保水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核桃的品质和产量。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核桃地土壤微生态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在10月下旬对核桃树进行施肥,每棵核桃树在距离树干30

50cm处呈放射状开挖施肥穴,施肥穴的穴长30

40cm,穴深15

20cm,施肥后覆土压实;
[0010](2)在翌年3月上旬对核桃地清耕除草;并于3月中下旬在核桃地中播种白三叶草和二月兰;
[0011](3)分别在6月份和8月份对白三叶草和二月兰进行刈割,将刈割后的草开穴深埋。
[0012]优选的,步骤(1)中,施肥量为:尿素14

16kg/亩,控释期为60天的控释尿素5

6kg/亩,控释期为90天的控释尿素9

10kg/亩,磷酸二铵5

6kg/亩。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施用不同缓释期的缓控释肥,可以缓慢释放养分,解决了山区核桃地土壤保肥能力弱的问题,降低了面源污染,提高了肥效。
[0014]优选的,步骤(1)中,每棵核桃树在距离树干50cm处呈放射状开挖5条施肥穴。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围绕核桃树呈放射状设置施肥穴,其一方面能够围绕核桃树根系周圈提供养分;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在核桃树行间播种的白三叶草和二月兰提供养分。
[0016]优选的,步骤(2)中,白三叶草和二月兰在核桃树行间进行条播,白三叶草和二月兰条播的行距为20

30cm。
[0017]优选的,步骤(2)中,白三叶草和二月兰的播种量均为0.75

1.0kg/亩,播种深度均为1

2cm。
[0018]白三叶草和二月兰的播种量会影响其土壤改良效果,若播种量过少,其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生物固氮的效果不明显;若播种量过大,会造成生草个体间互相竞争,还会与核桃树争夺养分。经多年试验考察发现,白三叶草和二月兰的播种量均为0.75

1.0kg/亩时,其对核桃地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优。
[0019]本专利技术选择白三叶草和二月兰进行复合生草,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
[0020]一是白三叶草和二月兰分属豆科和十字花科植物,能够综合不同科植物的优势,其中,二月兰耐寒、耐旱能力强,越冬率高,且具有较大的生物量,适宜作为绿肥;白三叶草具有生物固氮作用,能够减少氮肥的使用量。
[0021]二是白三叶草和二月兰这两种草可以选择同一时间播种,而且两种草的株高、主要根系深度存在差异,避免地上部分争夺阳光,互相影响。
[0022]三是白三叶草和二月兰能够共同起到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的功能。
[0023]优选的,步骤(2)中,播种白三叶和二月兰后,还包括田间管理的步骤,及时去除其他杂草。
[0024]优选的,步骤(3)中,开挖深度为20

30cm的穴,将刈割后的草进行深埋。
[0025]将刈割后的草开穴深埋,相当于施用了有机肥,同时也解决了人工生草的地上部分无处存放的问题,同时深埋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方法在如下(1)

(3)至少一项中的应用:
[0027](1)降低核桃地土壤容重;
[0028](2)提高核桃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0029](3)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1](1)本专利技术选择白三叶草和二月兰进行复合生草,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地土壤微生态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10月下旬对核桃树进行施肥,每棵核桃树在距离树干30

50cm处呈放射状开挖施肥穴,施肥穴的穴长30

40cm,穴深15

20cm,施肥后覆土压实;(2)在翌年3月上旬对核桃地清耕除草;并于3月中下旬在核桃地中播种白三叶草和二月兰;(3)分别在6月份和8月份对白三叶草和二月兰进行刈割,将刈割后的草开穴深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核桃树施肥量为:尿素14

16kg/亩,控释期为60天的控释尿素5

6kg/亩,控释期为90天的控释尿素9

10kg/亩,磷酸二铵5

6kg/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棵核桃树在距离树干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葛玉平康锡瑞晁赢娄燕宏王会潘红杨全刚耿娜于金鹏高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