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及其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210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其可以提高发火回路的可靠性,减少因外部因素导致误打开MOS管的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包括与点火开关管相连接的:缓冲吸收单元与点火开关管并联连接,缓冲吸收单元的一端与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缓冲吸收单元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泄放单元包括泄放电阻,泄放电阻的一端连接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泄放电阻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ESD抗静电单元与点火开关管并联连接,ESD抗静电单元的一端与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ESD抗静电单元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此外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的封装结构。封装结构。封装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及其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雷管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及其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图1展示了一种电子延期雷管的发火起爆回路示意图,图1中C为储能电容,B1为发火器件,Q1为NMOS管。当需要发火时,打开NMOS管使储能电容上能量泄放到发火器件上,触发发火器件引爆进而引燃炸药。
[0003]现在市场上用于电子延期雷管的MOS管通常为普通的MOS管,而该MOS管用于发火起爆回路的开关控制,若因外部因素诸如电磁干扰,ESD,雷击等因素导致MOS管误打开,则会导致起爆回路提前打开,电子延期雷管早爆,严重时可能造成现场安装工人人身伤害或者其他更恶劣的状况。故当前需要强化起爆电路的可靠性,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其可以提高发火回路的可靠性,减少因外部因素导致误打开MOS管的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性,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的封装结构,其在不增加器件封装尺寸的情况进行器件集成,强化了现有的MOS管的防护功能。
[0005]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点火开关管相连接的:
[0006]缓冲吸收单元,所述缓冲吸收单元与点火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缓冲吸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缓冲吸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
[0007]泄放单元,所述泄放单元包括泄放电阻,所述泄放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泄放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
[0008]ESD抗静电单元,所述ESD抗静电单元与点火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ESD抗静电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ESD抗静电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点火开关管为P沟道MOS管或者N沟道MOS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ESD抗静电单元采用TVS二极管、齐纳二极管、压敏电阻中的任意一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ESD抗静电单元包括若干并联的TVS二极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吸收单元采用RC缓冲电路,RC缓冲电路包括缓冲电阻和缓冲电容,所述缓冲电阻的一端连接控制端,所述缓冲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缓冲电容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缓冲电阻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缓冲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3]一种上述的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开关管、缓冲吸收单元、泄放单元和所述ESD抗静电单元分别封装在一个器件中,所述封装结构具有三个外部封装引脚,所述外部封装引脚分别通过至少两根引线对应连接缓冲吸收单元的一端、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0014]进一步的,所述封装结构采用SOT

23封装、SOT

236封装、SOT

89封装、D

PAK封装中的任意一种。
[0015]本技术的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通过在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设置缓冲吸收单元,可以限制因外部因素造成的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上升导致的开关管意外开通,确保开关管安全运行,在开关管两端并联RC阻容吸收电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来限制控制端的意外电压上升;通过在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设置泄放单元,点火开关管等效电容内部存储的电荷通过泄放电阻回路迅速放电,点火开关管产生巨大的不受控制的漏极电流,烧坏点火开关管,通过设置ESD抗静电单元,可以限制因静电导致误打开MOS管的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从而可有效防止因外部因素诸如电磁干扰,ESD,雷击等因素导致MOS管误打开,从而导致起爆回路提前起爆等失效模式的情形,提高安全性;
[0016]本技术的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的封装结构,将多路保护电路如RC缓冲吸收电路,泄放电阻,ESD器件等与MOS管本体合封,达到了在不增加器件封装尺寸时强化器件功能的效果,相比现有的电子延期雷管设计更简洁,尺寸更小,成本更低,可靠性与安全性更佳,并且封装结构中,电路中器件到引脚的引线由之前的单根线增加到两根线或多根线,此设计可大幅降低因电子延期雷管爆炸冲击造成的MOS管内部引线松脱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电子延期雷管的发火起爆回路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的模块框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的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见图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包括与点火开关管1相连接的:
[0023]缓冲吸收单元2,缓冲吸收单元2与点火开关管1并联连接,缓冲吸收单元1的一端与点火开关管1的控制端相连接,缓冲吸收单元1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管2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4]泄放单元3,泄放单元3包括泄放电阻R,泄放电阻的一端连接点火开关管1的控制端,泄放电阻R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管1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5]ESD抗静电单元4,ESD抗静电单元4与点火开关管1并联连接,ESD抗静电单元4的一端与点火开关管1的控制端相连接,ESD抗静电单元4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管1的输出端相连接。
[0026]实施例中的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通过在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设置缓冲
吸收单元,可以限制因外部因素造成的开关管的控制端的电压上升导致的开关管意外开通,确保开关管安全运行,在开关管两端并联RC阻容吸收电路,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来限制控制端的意外电压上升;通过在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设置泄放单元,点火开关管等效电容内部存储的电荷通过泄放电阻回路迅速放电,点火开关管产生巨大的不受控制的漏极电流,烧坏点火开关管,通过设置ESD抗静电单元,可以限制因静电导致误打开MOS管的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从而可有效防止因外部因素诸如电磁干扰,ESD,雷击等因素导致MOS管误打开,从而导致起爆回路提前起爆等失效模式的情形,提高安全性。
[0027]见图3,具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该实施例中点火开关管采用N沟道MOS管,包括与点火开关管相连接的:
[0028]缓冲吸收单元,缓冲吸收单元与点火开关管并联连接,缓冲吸收单元的一端与点火开关管的G极相连接,缓冲吸收单元的另一端与点火开关管的S极相连接,点火开关管的D极为输入端;
[0029]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吸收单元采用RC缓冲电路,RC缓冲电路包括缓冲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点火开关管相连接的:缓冲吸收单元,所述缓冲吸收单元与点火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缓冲吸收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缓冲吸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泄放单元,所述泄放单元包括泄放电阻,所述泄放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泄放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ESD抗静电单元,所述ESD抗静电单元与点火开关管并联连接,所述ESD抗静电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ESD抗静电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点火开关管的输出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开关管为P沟道MOS管或者N沟道MOS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SD抗静电单元采用TVS二极管、齐纳二极管、压敏电阻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雷管的点火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SD抗静电单元包括若干并联的TVS二极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梁国华潘之炜赵先锋张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