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35101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过程如下:以结晶乙酸锌简单气相蒸镀法在叉指电极表面生长ZnO晶种层,以结晶硝酸锌、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具体是指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催生出对气体进行高效、实时监测的迫切需求,气体传感器虽然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探测各种有毒、有害、易爆以及各种挥发性物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气体传感器也在不断向薄膜化、纳米化、阵列化方向发展,而室温探测是实现薄膜化及阵列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0003]目前ZnO薄膜的制备技术有很多,传统气相生长法如磁控溅射法,工艺复杂、设备昂贵、成本高,而液相生长法制备的阵列薄膜大多是先生长ZnO晶种层,然后再通过化学法制备薄膜;采用物理法制备ZnO晶种层,可以获得结晶度好且与基片表面附着稳定的晶种层,如通过磁控溅射法在硅基表面制备氧化锌纳米棒阵列;通过磁控溅射法在导电玻璃基体上制备ZnO晶种;相比磁控溅射法,考虑到工艺复杂性及成本,更多研究者采用溶胶
‑ꢀ
凝胶法来制备ZnO晶种层,再采用水热法或液相沉积法生长薄膜,但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晶种层和基底结合度低,而且多数需要3次以上浸渍成膜过程,过程较复杂,晶种层结构不好控。因此寻求一种简单可控的制备工艺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同时,传统单一的ZnO气敏薄膜在低温下对硫化氢气体的响应性较差,而且易受硫化氢气体腐蚀,因此,亟需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设计合理、能耗低、具有室温灵敏性的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以结晶乙酸锌用简单气相蒸镀法在叉指电极表面生长ZnO晶种层;
[0007]S2:以结晶硝酸锌和1,2

二甲基咪唑为反应原料,以乙醇和水为溶剂,通过液相法在 ZnO晶种上生长ZnO纳米阵列薄膜,该薄膜均匀致密;
[0008]S3:ZnO纳米阵列薄膜片垂直生长于叉指电极基底,纳米阵列薄膜片的厚度为50

100 nm,与基底材料结合牢固;
[0009]S4:采用硫化钠溶液对叉指电极进行原位硫化处理制得ZnO/ZnS纳米阵列薄膜。
[0010]作为改进,所述S1中的叉指电极为硅基电极或陶瓷基电极,所述叉指电极的线宽和线距均为20

30微米。
[0011]作为改进,所述S1中的叉指电极使用前用丙酮和乙醇清洗干净,然后干燥备用。
[0012]作为改进,所述S1中的简单气相蒸镀法是将一定量的结晶乙酸锌粉末放置于直径1cm,高5cm的石英管中,在粉体上方1

2cm处悬挂放置叉指电极,保证叉指电极表面向下,平
行于粉体面,用加热电炉控制石英管底温度为200

220℃,加热使乙酸锌蒸发,并沉积于其上方的叉指电极表面,蒸发时间控制在3

5分钟,将叉指电极置于马弗炉中,在300

350℃下加热1小时,获得ZnO晶种层。
[0013]作为改进,所述S2中结晶硝酸锌和1,2

二甲基咪唑的摩尔比为1∶1

2。
[0014]作为改进,所述S2中液相法的步骤为:将结晶硝酸锌和1,2

二甲基咪唑溶解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乙醇和水配比为1∶4,搅拌20

3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液;将带有 ZnO晶种的叉指电极悬置于混合液中浸渍生长12

24小时,然后取出用乙醇冲洗干净;将叉指电极置于马弗炉中,在400

450℃下加热1小时,获得ZnO纳米阵列薄膜。
[0015]作为改进,所述S4中原位硫化反应是将ZnO纳米阵列薄膜悬挂于硫化钠溶液中进行,硫化钠水溶液浓度为0.3mol/L,硫化温度为60

70℃,硫化时间为3

5分钟,所得叉指电极用去离子水进行洗涤后在鼓风干燥箱中80

90℃下干燥1

2小时得到ZnO/ZnS纳米阵列薄膜。
[0016]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应用,将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ZnO/ZnS纳米阵列薄膜安装在电极的固定管脚,得到薄膜型ZnO/ZnS室温探测H2S气体气敏传感器。
[0017]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8]一、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气相蒸镀法直接制备ZnO晶种层,使得ZnO纳米晶种尺寸可控,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0019]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原位硫化法实现了ZnO/ZnS纳米阵列薄膜在室温硫化氢气体探测与泄露报警方向的应用,使用安全性高,适合于气体传感器的阵列化应用。
[0020]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中所得ZnS/ZnO纳米阵列薄膜的SEM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实施例一所得ZnS/ZnO纳米阵列薄膜的XRD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中实施例二所得ZnS/ZnO纳米阵列薄膜气体传感器对10ppm硫化氢气体的室温电阻响应恢复曲线图。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结合图1

图3,简单气相蒸镀法在温度180

200℃下,使结晶乙酸锌蒸发并沉积成膜,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叉指电极的位置及蒸镀时间,可以实现对ZnO晶种层厚度、晶粒大小的控制,而且,采用简单气相蒸镀法形成的薄膜与叉指电极表面结合牢固,有效减少了后期片状氧化锌阵列与叉指电极表面晶格失配的现象,采用结晶硝酸锌和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以结晶乙酸锌用简单气相蒸镀法在叉指电极表面生长ZnO晶种层;S2:以结晶硝酸锌和1,2

二甲基咪唑为反应原料,以乙醇和水为溶剂,通过液相法在ZnO晶种上生长ZnO纳米阵列薄膜;S3:ZnO纳米阵列薄膜片垂直生长于叉指电极基底,纳米阵列薄膜片的厚度为50

100nm,与基底材料结合牢固;S4:采用硫化钠溶液对叉指电极进行原位硫化处理制得ZnO/ZnS纳米阵列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叉指电极为硅基电极或陶瓷基电极,所述叉指电极的线宽和线距均为20

30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叉指电极使用前用丙酮和乙醇清洗干净,然后干燥备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相ZnO/ZnS纳米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简单气相蒸镀法是将一定量的结晶乙酸锌粉末放置于直径1cm,高5cm的石英管中,在粉体上方1

2cm处悬挂放置叉指电极,保证叉指电极表面向下,平行于粉体面,用加热电炉控制石英管底温度为200

220℃,加热使乙酸锌蒸发,并沉积于其上方的叉指电极表面,蒸发时间控制在3

5分钟,将叉指电极置于马弗炉中,在300

350℃下加热1小时,获得ZnO晶种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文赵振焦万丽张磊柴泽峰张延海谭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