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便捷的萃取槽盖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04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便捷的萃取槽盖板组件,包括萃取槽,萃取槽设有取样口;盖板,盖板可滑动地设置于取样口上,盖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取样装置,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组件、套筒和出料管,取样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于盖板上,套筒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于盖板上,套筒的底部设有第三通孔,出料管连通于取样组件;料瓶,套筒能够卡住并固定料瓶,料瓶瓶口的大小小于通孔直径的大小,萃取槽内的样品能够通过取样组件经过出料管进入到料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取样组件抽取料液经出料管输送至放置在套筒的料瓶上,从而防止接料或倒料过程中料液飞溅地面或者操作人员手部,从而改善作业环境并提高了取样效率。而改善作业环境并提高了取样效率。而改善作业环境并提高了取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便捷的萃取槽盖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回收萃取工艺过程取样检测的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便捷的萃取槽盖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萃取车间在料液和萃取剂混合后,在反应澄清过程中,操作人员须频繁对澄清室萃取槽中的混合液进行采样检测。澄清室上方设有取样口,此取样口涉及两方面作用,一是进行料液取样送检,二是便于查看料液反应或流动的状态。传统的取样方法是:取样人员双手提起盖板暂放一边,用舀勺伸进萃取槽内取到料液后,再次倒至取样瓶中或直接用料瓶在萃取槽中接料(料液处于流动状态),完成取料后盖上盖板。
[0003]因此,传统取样操作有以下缺点:1、由于盖板过重,操作人员提取不便;2、萃取剂中含有刺激性气味,对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3、混合液的腐蚀性容易对员工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安全便捷取样萃取槽料液的萃取槽盖板组件。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萃取槽,所述萃取槽设有取样口;盖板,所述盖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样口上,所述盖板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组件、套筒和出料管,所述取样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盖板上,所述套筒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盖板上,所述套筒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出料管连通于所述取样组件;料瓶,所述套筒能够卡住并固定所述料瓶,所述料瓶瓶口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直径,所述萃取槽内的样品能够通过所述取样组件经过所述出料管进入到所述料瓶内。<br/>[0006]根据本技术的萃取槽盖板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盖板可滑动地设置于取样口上,使得操作人员不需要掀开盖板即可取样,从而减少了打开盖板的次数。通过取样组件抽取料液经出料管输送至放置在套筒的料瓶上,从而防止接料或倒料过程中料液飞溅地面或者操作人员手部,从而改善作业环境并提高了取样效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料瓶呈圆柱体状,所述料瓶包括所述料瓶瓶身和所述料瓶瓶口两个部分,所述料瓶瓶身具有第一尺寸L1,所述料瓶瓶口具有第二尺寸L2,所述第一尺寸L1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壁直径,所述第二尺寸L2小于所述所述通孔的直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料瓶顶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通孔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
[0009]进一步的,所述料瓶瓶身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套筒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组件为按压式取样装置,所述取样组件包括活塞、取样管和压缩气囊,所述取样管穿过所述盖板连通于所述萃取槽,所述活塞用于抽取或压缩所述压缩
气囊内的空气,所述取样管连通于所述压缩气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为可伸缩式硬管,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取样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取样口设有滑轨,所述盖板设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盖板滑动的把手。
[001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技术方案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安全便捷的萃取槽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取样装置和盖板的安装连接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示出取样装置和盖板的安装连接后未放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示出取样装置和盖板的安装连接后放置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料瓶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萃取槽100、取样口110、滑轨111;
[0023]盖板200、把手210;
[0024]取样装置300、取样组件310、取样管311、套筒320、安装位321、通孔322、出料管330;
[0025]料瓶4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技术方案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技术方案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参照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安全便捷的萃取槽100盖板200组件包括萃取槽100、盖板200、料瓶400和取样装置300,取样装置300包括取样组件310、套筒320和出料管330,套筒320的底部设有通孔322。如图1所示,萃取槽100可为萃取车间的混合澄清室,萃取槽100的上部可设有用于取样的取样口110,这里的上部指的是萃取槽100的顶部或是上表面。如图1至图3所示,盖板200可呈长方形形状,盖板200可采用PVC材料制成。盖板200顶部可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取样组件310通过第一安装孔安装于盖板200上,通过盖板200可滑动地设置于取样口110上,因此取样组件310与萃取槽100连通,并且减少掀开盖板200的次数,从而减少样品的挥发,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套筒320通过第二安装孔可拆卸地固定安装于盖板200上,便于拆卸套筒320进行清洗。如图1至图3所示,出料管330可设置于取样组件310的外侧壁上且出料管330连通于取样组件310。如图5所示,料瓶400呈料瓶400顶部小但瓶身大的形状,料瓶400瓶身的直径大小小于套筒320内壁的直径大
小,料瓶400瓶口直径的大小小于通孔322直径的大小,使得套筒320能够卡住并固定料瓶400。因此,取样时,料瓶400的瓶口朝上设置且料瓶400放置于套筒320内,取样组件310将料液从萃取槽100内抽出,并经出料管330输送至料瓶400内,检测料液后,料瓶400的瓶口朝下设置且插入通孔322内,使得料液从料瓶400倒回至萃取槽100内。本技术具备实用性强和结构简单的特点,通过设置萃取槽100、盖板200和取样装置300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使得操作人员不用掀盖板200即可完成取样或观察其中料液的状态颜色是否正常、有无结晶或杂质等情况,不仅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能够保障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0028]优选的,料瓶400顶部设有第一外螺纹,通孔322设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料瓶400瓶身设有第二外螺纹,套筒320内壁设有与第二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料瓶400通过第一外螺纹旋入第一内螺纹完成料瓶400瓶口安装于通孔322内,料瓶400通过第二外螺纹旋入第二内螺纹完成料瓶400瓶身固定于套筒320内。通过设置料瓶400与套筒320螺纹连接,便于用户安装和拆卸料瓶400。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外螺纹、第一内螺纹、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在说明书附图上并未标记。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便捷的萃取槽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萃取槽(100),所述萃取槽(100)设有取样口(110);盖板(200),所述盖板(20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样口(110)上,所述盖板(200)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取样装置(300),所述取样装置(300)包括取样组件(310)、套筒(320)和出料管(330),所述取样组件(31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盖板(200)上,所述套筒(320)通过第二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盖板(200)上,所述套筒(320)的底部设有通孔(322),所述出料管(330)连通于所述取样组件(310);料瓶(400),所述套筒(320)能够卡住并固定所述料瓶(400),所述料瓶(400)瓶口直径小于所述通孔(322)直径,所述萃取槽(100)内的样品能够通过所述取样组件(310)经过所述出料管(330)进入到所述料瓶(40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便捷的萃取槽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瓶(400)呈圆柱体状,所述料瓶(400)包括所述料瓶(400)瓶身和所述料瓶(400)瓶口两个部分,所述料瓶(400)瓶身具有第一尺寸L1,所述料瓶(400)瓶口具有第二尺寸L2,所述第一尺寸L1小于所述套筒(320)的内壁直径,所述第二尺寸L2小于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阔梁建鑫刘志宏陈雷谭海青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