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太阳能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钙钛矿材料的带隙在 1.2
‑
2.23eV 范围内可调,因此根据光谱吸收范围不同,取代传统的金属全电极,使用半透明电极可以将其制作成半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尽管目前半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相对传统的不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来说,光电转换效率较低,但是半半透明钙钛矿电池应用前景的广阔,叠层电池,建筑光伏一体化和可穿戴的电子器件等。在这些应用之中,钙钛矿/硅基叠层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光伏技术,以期打破晶体硅的太阳能电池效率和不断地降低制造成本。除了近红外半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在叠层电池上的高效率应用之外,彩色钙钛矿电池可以充当建筑物上的发电窗户,自供电的电子设备显示屏和太阳能汽车顶棚。半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的效率与光学性能之间往往相互制约,其光学性能指的是平均可见光透过率,平均近红外光透过率和显色指数。半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的性能目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钙钛矿吸收层,电子传输层和半透明电极。首先,通过简单的调整钙钛矿材料中的元素比例和成分可以轻易的改变其禁带宽度,这是制造彩色和宽带隙钙钛矿电池的关键一步。除了组份工程外,使用更薄的钙钛矿吸收层来制作半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并对其结构和工艺设计进一步优化来提高近红外区域的光透过率。其次,半半透明薄膜光电器件无论从正面和背面照射都能实现较高的效率。因此,选取更薄和更宽的禁带宽度的电子和空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光电器件自下而上由导电基底、空穴传输层、吸光活性层、电子传输层、界面修饰层和复合半透明顶电极;所述的导电基底为TCO基底;所述的空穴传输层为P型半导体材料制备的薄膜;所述吸光活性层为ABX3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半导体薄膜,(A=CH3NH
3+
或CH(NH2)
2+
或Cs
+
或三者混合物;B=Pb或Sn; X=Cl
‑
、Br
‑
、I
‑
或其混合物);所述电子传输层N型半导体材料;所述的修饰层为具有调节背电极的公函和能级位置的有机或无机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底方阻在5
‑
25Ω,透过率在 85
‑
9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厚度为10
‑
50n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活性层厚度为300
‑
1000n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厚度为10
‑
80n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层厚度为5
‑
20nm。7.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半透明顶电极为原位复合溅射制备无机
‑
金属/无机混合
‑
无机薄膜的复合半透明顶电极,其结构为ITO/ITO
‑
X/AZO/AZO
‑
X,X=Cu或Ag,自下而上分别为,ITO电极层、ITO
‑
X复合过渡层、AZO层、AZO
‑
X复合收集层,解决金属电极导致的稳定性问题,又解决了无机电极的效率低下问题。8.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ITO/ITO
‑
X/AZO/AZO
‑
X,X=Cu或Ag复合顶电极厚度分别为100
‑
200nm,0
‑
10nm,100
‑
200nm,0
‑
10nm。9.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膜光电器件,其特征在于:复合顶电极的方阻≤10Ω/
□
。10.一种复合半透明顶电极的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君,石磊,付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