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折弯机构及Z型极耳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4663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耳折弯机构及Z型极耳制作方法,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该极耳折弯机构包括:夹持机器人;固定座,具有用于放置电芯组件的放置平面;固定板,与固定座间隔设置;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固定板上;压板,具有压合平面并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固定板上;限位杆,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压板向下移动,通过压合平面将电芯组件压合于放置平面上;第二驱动装置驱动限位杆向下移动,使限位杆的柱面贴合于目标极耳的上表面;夹持机器人夹持目标极耳并按预设轨迹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极耳折弯机构可解决当前针对电芯极耳的折弯操作普遍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生产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耳折弯机构及Z型极耳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极耳折弯机构及Z型极耳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池的极耳是从电芯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用以形成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时的对外接触点。
[0003]在实际应用中,极耳通常需要通过折弯操作形成不同的形状,以适应充电器件及用电器件不同的结构要求。然而,当前针对电芯极耳的折弯操作普遍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生产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折弯机构,旨在解决当前针对电芯极耳的折弯操作普遍需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生产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极耳折弯机构,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
[0007]夹持机器人;
[0008]固定座,与所述夹持机器人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具有放置平面,所述放置平面用于放置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具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目标极耳;
[0009]固定板,与所述固定座间隔设置;
[0010]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0011]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所述压板具有压合平面;
[0012]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0013]限位杆,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
[001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板向下移动,以通过所述压合平面将所述电芯组件压合于所述放置平面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向下移动,以使所述限位杆的柱面贴合于所述目标极耳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限位杆将所述目标极耳分隔为固定部和折弯部;其中,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
[0015]所述夹持机器人用于夹持所述折弯部并按预设轨迹移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图像传感装置和处理模块;其中:
[0017]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图像传感装置的检测部用于朝向所述目标极耳,所述图像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极耳的当前位置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存储有所述目标极耳的预设位置图像,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极耳的当前位置图像与所述目标极耳的预设位置图像进行相似度比对。
[0018]进一步地,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封装设备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
[0019]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封装设备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封装设备上;所述封装设备设有上封机构和下封机构,所述上封机构的底部具有上封装部,所述下封机构的顶部具有下封装部;
[0020]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封装设备在拍摄工位和封装工位之间往复移动;
[0021]当所述封装设备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位于所述目标极耳上方并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极耳的当前位置图像;
[0022]当所述封装设备位于所述封装工位时,所述上封机构位于所述目标极耳上方,所述下封机构位于所述目标极耳下方,所述上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封装部向下移动并与所述目标极耳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下封装部向上移动并与所述目标极耳的下表面贴合。
[0023]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气动夹爪、发热管、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其中:
[0024]所述气动夹爪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活动端,所述第一发热块连接于所述气动夹爪的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发热块连接于所述气动夹爪的第二夹爪上,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块、所述第二发热块上;
[0025]所述气动夹爪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热块、所述第二发热块对所述折弯部进行夹持。
[0026]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压板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导杆,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杆一一对应滑动配合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压板的一侧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与所述固定板背向所述压板的一侧抵接。
[0027]进一步地,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沿所述限位杆的延伸方向直线移动。
[0028]对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Z型极耳制作方法,所述Z型极耳制作方法应用于如前述的极耳折弯机构;所述Z型极耳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将电芯组件放置于所述放置平面上;
[0030]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向下移动,以通过所述压合平面将所述电芯组件压合于所述放置平面上;
[0031]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限位杆向下移动,以使所述限位杆的柱面贴合于所述电芯组件的目标极耳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限位杆将所述目标极耳分隔为固定部和折弯部;
[0032]通过所述夹持机器人的夹持开口对所述折弯部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进行夹持;其中,所述夹持开口的开口方向保持水平;
[0033]通过所述夹持机器人驱动所述折弯部向上移动第一预设距离;
[0034]通过所述夹持机器人驱动所述折弯部向靠近所述电芯组件的方向水平移动第二预设距离;
[0035]通过所述夹持机器人驱动所述折弯部向下移动第三预设距离。
[0036]进一步地,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上;
[0037]所述通过所述夹持机器人驱动所述折弯部向下移动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之前,包括:
[0038]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向上移动,以使所述压板与所述电芯组件分离;
[0039]通过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固定板沿所述限位杆的延伸方向直线移动,以使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目标极耳分离。
[0040]进一步地,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图像传感装置和处理模块;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图像传感装置的检测部用于朝向所述目标极耳;
[0041]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向下移动,以通过所述压合平面将所述电芯组件压合于所述放置平面上的步骤之前,包括:
[0042]通过所述图像传感装置获取所述目标极耳的第一位置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
[0043]通过所述处理模块判断所述第一位置图像与所述处理模块存储的第一预设图像之间的相似度是否达到第一预设相似度阈值;
[0044]若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相似度阈值,则执行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向下移动,以通过所述压合平面将所述电芯组件压合于所述放置平面上的步骤;
[0045]若未达到所述第一预设相似度阈值,则通过所述夹持机器人对所述目标极耳进行夹持,以驱动所述目标极耳进行第一位置调整操作。
[0046]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夹持机器人驱动所述折弯部向下移动第三预设距离的步骤之后,包括:
[0047]通过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机构包括:夹持机器人;固定座,与所述夹持机器人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具有放置平面,所述放置平面用于放置电芯组件,所述电芯组件具有水平向外延伸的目标极耳;固定板,与所述固定座间隔设置;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压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所述压板具有压合平面;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限位杆,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压板向下移动,以通过所述压合平面将所述电芯组件压合于所述放置平面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向下移动,以使所述限位杆的柱面贴合于所述目标极耳的上表面,并通过所述限位杆将所述目标极耳分隔为固定部和折弯部;其中,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电芯组件的一侧;所述夹持机器人用于夹持所述折弯部并按预设轨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图像传感装置和处理模块;其中: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与所述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图像传感装置的检测部用于朝向所述目标极耳,所述图像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极耳的当前位置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存储有所述目标极耳的预设位置图像,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目标极耳的当前位置图像与所述目标极耳的预设位置图像进行相似度比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封装设备和第三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与所述封装设备连接;所述图像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封装设备上;所述封装设备设有上封机构和下封机构,所述上封机构的底部具有上封装部,所述下封机构的顶部具有下封装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封装设备在拍摄工位和封装工位之间往复移动;当所述封装设备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图像传感装置位于所述目标极耳上方并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极耳的当前位置图像;当所述封装设备位于所述封装工位时,所述上封机构位于所述目标极耳上方,所述下封机构位于所述目标极耳下方,所述上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封装部向下移动并与所述目标极耳的上表面贴合,所述下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下封装部向上移动并与所述目标极耳的下表面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气动夹爪、发热管、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其中:所述气动夹爪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活动端,所述第一发热块连接于所述气动夹爪的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二发热块连接于所述气动夹爪的第二夹爪上,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块、所述第二发热块上;所述气动夹爪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热块、所述第二发热块对所述折弯部进行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压板的四个边角处设有导杆,所述固定板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杆一一对应滑动配合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导杆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压板的一侧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与所述固定板背向所述压板的一侧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折弯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沿所述限位杆的延伸方向直线移动。7.一种Z型极耳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型极耳制作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极耳折弯机构;所述Z型极耳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芯组件放置于所述放置平面上;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压板向下移动,以通过所述压合平面将所述电芯组件压合于所述放置平面上;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胡科敏刘浩张亚洲方振新徐新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