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场区葡萄与滇黄精复合种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光伏发电场区的多个光伏组件构成的空隙空间中搭建南高北低的葡萄藤牵引架;其中,葡萄藤牵引架包括多个垂直立杆、多个牵引横杆、多个支撑杆以及铁丝网;在每个光伏组件的南缘下方起葡萄垄,种植葡萄种苗;葡萄种植当年,对每株葡萄种苗,保留两条枝条,并将保留的两条枝条顺着位于南面的牵引横杆进行牵引;在葡萄种植第二年将手臂芽点生长出的枝条朝南向牵引在铁丝网上;种植绿肥,翻压;翻压后,在遮荫区做畦,定植滇黄精。本申请通过将绿肥、滇黄精与葡萄在光伏发电场区套种,实现土壤综合改良、土地综合利用、节约成本,提高光伏发电场区土地综合产出率。出率。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发电场区葡萄与滇黄精复合种植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新能源“光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场区葡萄与滇黄精复合种植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面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减缓气候变化、人地矛盾带来的生态和经济发展的挑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太阳能作为可再生和环境友好型能源,在改变能源消耗结构,替代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探索光伏绿色发电与光伏场发电场区土地复合利用模式是缓解生态和发展矛盾、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提升场区土地综合产出率的有效途径。
[0003]但是,光伏发电场区通常位于光照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石漠化光伏发电场区,适宜喜阳植物生长,若种植喜荫植物产品,尤其是滇黄精这类药用价值较高但喜荫的产品,种植较为困难。
[0004]目前,在光伏发电场区种植喜荫植物产品常选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投入大量的种植棚、玻璃棚建设,进而依赖人工建设遮荫棚为喜荫植物产品遮荫,但是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建设成本;二是利用光伏发电场区的光伏组件的遮荫区种植喜荫植物产品,但是采用该方法存在光伏发电场区土地产出单一、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
[0005]因此,如何实现在石漠化光伏发电场区不依靠人工遮荫棚种植喜荫植物产品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光伏发电场区土地产出率以及利用率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场区葡萄与滇黄精复合种植的方法,以解决当前在石漠化光伏发电场区种植喜荫植物产品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光伏发电场区土地综合产出率和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光伏发电场区葡萄与滇黄精复合种植的方法,所述光伏发电场区包括多个光伏组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S1,在所述光伏发电场趋设置多个垂直立杆,每个垂直立杆位于所述多个光伏组件构成的空隙空间中;其中,同一空隙空间中靠近组件南缘的垂直立杆的高度低于靠近组件北缘的垂直立杆;所述靠近组件南缘的垂直立杆高度为0.8~1.0m,所述靠近组件北缘的垂直立杆高度为1.8~2.2m;
[0010]步骤S2,在东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垂直立杆之间焊接有牵引横杆,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垂直立杆之间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多个铁丝形成与所述牵引横杆共面且南高北低的铁丝网,其中,在所述位于南面的垂直立杆上所焊接的牵引横杆位于该垂直立杆的1.6~2.0m处,以形成葡萄藤牵引架;
[0011]步骤S3,在每个所述光伏组件靠近南面的一侧下方起葡萄垄,在所述葡萄垄上挖
种植坑种植无病虫害葡萄种苗;其中,所述葡萄垄的宽为1m,所述种植坑的尺寸为40cm
×
40cm
×
50cm,每株所述无病虫害葡萄种苗间隔1.8~2.4m;
[0012]步骤S4,葡萄种植当年,对每株所述无病虫害葡萄种苗,保留两条枝条,并将保留的两条枝条顺着靠近组件南缘下方的牵引横杆进行牵引;在葡萄种植第二年将手臂芽点生长出的枝条朝南向牵引在所述铁丝网上;
[0013]步骤S5,在葡萄种植当年在所述光伏发电场区的耕作层上播种绿肥,待所述绿肥处于生长旺季时对所述绿肥进行翻压;
[0014]步骤S6,在所述绿肥翻压后的当年秋季,在所述葡萄藤牵引架和每个所述光伏组件的遮荫区做畦,畦内起穴,定植滇黄精等中药材,所述中药材的株行距为30cm
×
40cm。
[0015]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包含光伏电板与光伏支架;
[0016]其中,所述光伏电板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上;
[0017]所述光伏电板的最低檐离地面垂直高度不低于2.5m,所述最低檐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南缘,在所述光伏电板靠近所述最低檐的位置还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光伏发电场区的南北向水沟连通,以将所述光伏电板截留的雨水引入所述水沟。
[0018]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9]对所述光伏发电场区的土地进行30cm深翻、晾晒2
‑
3天,亩施农家肥4000~5000kg和过磷酸钙40~60kg,旋耕后耙平,作为所述耕作层;
[0020]在所述耕作层表面安装滴灌系统,以及在所述耕作层中安装土壤水分监测探头,所述土壤水分监测探头连接有数据云平台;所述土壤水分监测探头用于探测所述耕作层的土壤水分,得到土壤水分信息;
[0021]所述数据云平台对所述土壤水分信息按照时间粒度进行统计,得到所述耕作层的水分时空动态;
[0022]基于所述土壤水分时空动态,确定最佳浇水时间以及浇水频率;
[0023]在所述最佳浇水时间到来时,控制所述滴灌系统进行浇水。
[0024]优选地,所述滴灌系统包括滴灌带和滴灌头,在所述耕作层表面安装滴灌系统,以及在所述耕作层中安装土壤水分监测探头,包括:
[0025]在所述空隙空间中和多个所述光伏电板下方铺设东西方向的滴灌带;
[0026]在每个所述光伏组件靠近南面的一侧下方、每个所述光伏组件之间、所述光伏电板正下方的土壤中埋设所述土壤水分监测探头,其中,每个所述光伏组件靠近南面的一侧下方的探头深度为40cm,所述每个光伏组件之间和所述光伏电板正下方的探头深度为15cm。
[0027]优选地,所述多个垂直立杆为不锈钢管;相邻两所述位于北面的垂直立杆之间间隔8~10m,相邻两所述位于南面的垂直立杆之间间隔8~10m。
[0028]优选地,所述相邻两所述位于靠近组件南缘的垂直立杆之间间隔8~10m,相邻两所述位于靠近组件北缘的垂直立杆之间间隔8~10m,包括:
[0029]在每个所述支撑杆上打多个孔,在每个所打孔得到的孔内挂上铁丝形成与所述牵引横杆共面且南高北低的东西向的铁丝阵列,以形成铁丝网;
[0030]其中,所述铁丝之间的间隔距离为40~50cm。
[0031]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2]所述铁丝网上还有遮阳网,将所述遮阳网的一边固定在所述位于南面的牵引横杆上,将所述遮阳网的另一边收入金属管中,所述金属管可在所述铁丝网的南北方向上移动;
[0033]当葡萄枝条不能为每个所述光伏组件对应的滇黄精遮荫时,将所述金属管朝北移动,以使所述遮阳网展开;随着葡萄枝条生长,将所述金属管逐渐朝南移动,以使所述遮阳网逐渐收起。
[0034]优选地,在所述葡萄垄上挖种植坑种植无病虫害葡萄种苗,包括:
[0035]在所述种植坑内填入有机堆肥1~2kg,覆盖5cm厚的土后,将在生根剂溶液中浸泡半小时的无病虫害葡萄种苗,放入所述种植坑中并定植。
[0036]优选地,所述绿肥包括豆科、十字花科植物。
[0037]优选地,在定植滇黄精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8]覆盖10cm厚度的松树和壳斗科等的树叶混合物,并浇透水。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场区葡萄与滇黄精复合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场区包括多个光伏组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所述光伏发电场趋设置多个垂直立杆,每个垂直立杆位于所述多个光伏组件构成的空隙空间中;其中,同一空隙空间中靠近组件南缘的垂直立杆的高度低于靠近组件北缘的垂直立杆;所述靠近组件南缘的垂直立杆高度为0.8~1.0m,所述靠近组件北缘的垂直立杆高度为1.8~2.2m;步骤S2,在东西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垂直立杆之间焊接有牵引横杆,以及在南北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垂直立杆之间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多个铁丝形成与所述牵引横杆共面且南高北低的铁丝网,其中,在所述位于南面的垂直立杆上所焊接的牵引横杆位于该垂直立杆的1.6~2.0m处,以形成葡萄藤牵引架;步骤S3,在每个所述光伏组件靠近南面的一侧下方起葡萄垄,在所述葡萄垄上挖种植坑种植无病虫害葡萄种苗;其中,所述葡萄垄的宽为1m,所述种植坑的尺寸为40cm
×
40cm
×
50cm,每株所述无病虫害葡萄种苗间隔1.8~2.4m;步骤S4,葡萄种植当年,对每株所述无病虫害葡萄种苗,保留两条枝条,并将保留的两条枝条顺着靠近组件南缘下方的牵引横杆进行牵引;在葡萄种植第二年将手臂芽点生长出的枝条朝南向牵引在所述铁丝网上;步骤S5,在葡萄种植当年在所述光伏发电场区的耕作层上播种绿肥,待所述绿肥处于生长旺季时对所述绿肥进行翻压;步骤S6,在所述绿肥翻压后的当年秋季,在所述葡萄藤牵引架和每个所述光伏组件的遮荫区做畦,畦内起穴,定植滇黄精等中药材,所述中药材的株行距为30cm
×
40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含光伏电板与光伏支架;其中,所述光伏电板安装于所述光伏支架上;所述光伏电板的最低檐离地面垂直高度不低于2.5m,所述最低檐位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南缘,在所述光伏电板靠近所述最低檐的位置还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光伏发电场区的南北向水沟连通,以将所述光伏电板截留的雨水引入所述水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光伏发电场区的土地进行30cm深翻、晾晒2
‑
3天,亩施农家肥4000~5000kg和过磷酸钙40~60kg,旋耕后耙平,作为所述耕作层;在所述耕作层表面安装滴灌系统,以及在所述耕作层中安装土壤水分监测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久富,隋欣,罗忠新,吴赛男,罗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