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包括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球头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由若干个连接部拼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球头部与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铰接,相邻所述连接部的拼接处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连接部固定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球头部、容纳腔,实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万向铰接,形成上部万向铰结构。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底柱、万向件形成下支点节点,相比于传统的短直钢管,将其改良为球面钢板,利用底柱底部套设于万向件,形成下部的铰接结构,实现顶部和底部的万向铰。实现顶部和底部的万向铰。实现顶部和底部的万向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建筑领域的万向铰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钢吊柱等结构实现固定连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钢吊柱有一定的弯折,因此多在钢吊柱中设置铰接结构,但现有的铰接结构可转动方向有限,无法满足针对不同建筑施工的要求。而常规的万向铰接结构受力性能差,无法满足建筑领域对于受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以实现万向铰接。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包括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球头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由若干个连接部拼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球头部与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铰接,相邻所述连接部的拼接处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连接部固定相连。
[000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外部为弧形结构。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由若干个连接部拼接为圆柱型结构。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的内壁为弧形,所述加强件通过内壁与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部焊接固定。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的内壁弧度不小于90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内还设有若干层第一滑动层,所述球头部通过第一滑动层与容纳腔内壁抵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动层为聚四氟乙烯滑动层。
[0011]本专利技术节点构造还包括顶部固定件、底柱、柱脚,所述顶部固定件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底柱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相连,所述底柱另一端与柱脚锚固。
[0012]进一步地,所述底柱还包括万向件,所述万向包括设于底部的埋件、球面钢弧板,所述埋件与柱脚锚固,所述底柱底部套于球面钢弧板外。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柱体底部内侧设有第二滑动层,所述球面钢弧板与第二滑动层抵接
[0014]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球头部、容纳腔,实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万向铰接,同时配合加强件,实现对连接部的加强固定,提高第一连接件的结构受力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顶部连接节点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顶部连接节点水平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顶部连接节点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钢吊柱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顶、底部万向铰的受力简图。
[0021]1、第一连接件;11、连接部;12、加强件;13、第一滑动层;2、第二连接件;21、球头部;3、顶部固定件;4、底柱;41、万向件;411、埋件;412、球面钢弧板;42、第二滑动层;5、柱脚;6、固定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如图2所示,所述节点构造包括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有球头部21,所述第一连接件1由若干个连接部11拼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件1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件2通过球头部21与第一连接件1的容纳腔铰接,相邻所述连接部11的拼接处设有加强件12,所述加强件12与连接部11固定相连。
[0024]其中,容纳腔为球状腔体结构,下部设有开口,且第一连接件1在开口处设有上窄下宽的扩口结构,可与球头部21配合卡固。第二连接件2包括球头部21、锥形座,球头部21安装于锥形座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球头部21与锥形座均为3D打印钢结构,一体成型,通过锥形座过渡,与下方悬吊的钢管柱连接。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在容纳腔、球头部21的作用下,可实现万向铰接功能。相邻的连接部11之间焊接固定,加强件12与相邻的连接部11之间焊接,实现对连接部11连接处的强化。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球头部21、容纳腔,实现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的万向铰接,同时配合加强件12,实现对连接部11的加强固定,提高第一连接件1的结构受力性能。
[0026]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11外部为弧形结构。
[0027]特别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由若干个连接部11拼接为圆柱型结构。
[0028]其中,连接部11为两个,弧形结构的弧度均为180度,连接部11在开口处均为连续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连接部11也可根据需要选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在安装时,将连接部11围绕球头部21拼合,并焊接固定。
[0029]传统的万向铰接结构多将第一连接件1设置为一体结构,且在第一连接件1的开口处设置有若干个开口形成的断开式结构,从而使第一连接件1的开口处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方便球头部21插入容纳腔,但这样的结构本身也会使第一连接件1的受力性能下降,在外界力过大时,也会使球头部21从容纳腔中脱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连接部11,利用连接部11的拼合焊接使球头部21可安装于容纳腔内,从而确保连接部11在开口处可设置为连续的结构,提高第一连接件1的受力性能,降低球头部21从容纳腔内脱出的可能。
[0030]特别的,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件12的内壁为弧形,所述加强件12通过内壁与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部11焊接固定。
[0031]其中,加强件12的内壁与两个相邻连接部11的拼合焊接处贴合,并焊接,实现固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强件12为2个。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加强件12,对连接部11的焊接处进行固定,降低相邻连接部11的分离。
[0033]特别的,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件12的内壁弧度不小于90度。
[0034]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加强件12的内壁弧度为120
‑
150度。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加强件12的内壁弧度不小于90度,优选为120
‑
150度,在第一连接件1受到使相邻连接部11分离方向的力时,加强件12的内壁弧度可实现对受力的传递及方向的偏转,从而降低相邻连接部11的分离风险。
[0036]可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容纳腔内还设有若干层第一滑动层13,所述球头部21通过第一滑动层13与容纳腔内壁抵接。
[0037]其中,第一滑动层13为两层。
[0038]特别的,所述第一滑动层13为聚四氟乙烯滑动层13。
[003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聚四氟乙烯滑动层13,降低球头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钢结构技术的理想铰接悬吊钢结构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构造包括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节点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球头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由若干个连接部拼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接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球头部与第一连接件的容纳腔铰接,相邻所述连接部的拼接处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连接部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外部为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由若干个连接部拼接为圆柱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内壁为弧形,所述加强件通过内壁与至少两个相邻的连接部焊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内壁弧度不小于90度。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华,罗赤宇,谢一可,李强,钟镇澎,徐刚,李蔚,林昭王,蔡伟航,杨剑晖,黄林,郑仰东,叶冬昭,卢俊坤,梁艺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