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448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所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包括现有CP原有功能模块、电子开关Sv、电子开关Sc和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之间的交互,在原有设计基础上车端增加电子开关Sv,桩端增加电子开关Sc,利用+12V上拉电阻R1,建立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国标交流充电口中,采用CC/CP口模拟一个载波信号进行信息传递,车与桩连接后,桩的CC/CP口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一个握手信号,等待车端回复,从而确认该车是否支持交流V2G,如果是V2G车型,就开启V2G车桩互动通信规约,可以充电和调度放电,如果是非V2G车型,就仅能按国标充电流程进行充电,不能放电。不能放电。不能放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流充电桩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简称充电桩)是指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
[0003]现有的国标交流充电口及交流充电桩,均不带通信功能的,本项目需要实现V2G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进行车桩互动,就必须增加桩与车的交互通信,实时获取电动汽车信息及放电过程信息,实时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国标交流充电口及交流充电桩,均不带通信功能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所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包括现有CP原有功能模块、电子开关Sv、电子开关Sc和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所述电子开关Sv为车端电子开关Sv,所述电子开关Sc为桩端电子开关Sc,所述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利用+12V上拉电阻R1进行建立,交流有序V2G充电桩端作为交互主节点,电动汽车作为通讯从节点。
[0007]考虑到现有车辆和交流充电平台的兼容性问题,新设计的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必须兼容现有的电气接口和充电导引流程,即保留现有交流充电功能基础上增加车桩交互功能。根据《GBT 20234.2

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要求,市面最常用的交流充电桩连接方式为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C,供电接口要求电气接口如下图1所示。
[0008]优选的,所述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必须兼容现有的电气接口和充电导引流程,即保留现有交流充电功能基础上增加车桩交互功能。
[0009]优选的,所述流有序V2G充电桩依照车辆插头侧接口,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依照车辆插座侧接口。
[0010]优选的,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如下:
[0011]一:L1/L2/L3和N为交流供电接口,PE接地网络,CC通过电子或机械的方式,反映车辆插头连接到车辆和/或供电插头连接到充电设备上的状态的功能;
[0012]二:本设计在维持CP原有功能基础上进行扩展,实现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之间的交互。在原有设计基础上车端增加电子开关Sv,桩端增加电子开关Sc,利用+12V上拉电阻R1,建立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如下图6所示,
交流有序V2G充电桩端作为交互主节点,电动汽车作为通讯从节点;
[0013]三:为了实现车

桩交互的功能,如图7所示,原有导引逻辑过程中添加以下交互流程:
[0014](1)从状态2切换到状态2

过程中交流有序V2G充电桩端发送5%占空比PWM,持续一段时间,若车端未给与回应,则回到常规的交流充电流程,具备V2G功能的车端在检测到5%PWM后,闭合Sv开关,用于响应桩端的交互请求;
[0015](2)交流有序V2G充电桩检测到“检测点1”电压为0.7V/

12V的PWM时,将S1开关切换至+12V,此时CP线转换为单线双向通讯状态;
[0016](3)桩端作为主节点,利用类ModBUS通讯协议与车端进行双向应答式通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在维持CP原有功能基础上进行扩展,实现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之间的交互,在原有设计基础上车端增加电子开关Sv,桩端增加电子开关Sc,利用+12V上拉电阻R1,建立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国标交流充电口中,采用CC/CP口模拟一个载波信号进行信息传递,车与桩连接后,桩的CC/CP口向车载充电机发送一个握手信号,等待车端回复,从而确认该车是否支持交流V2G,如果是V2G车型,就开启V2G车桩互动通信规约,可以充电和调度放电,如果是非V2G车型,就仅能按国标充电流程进行充电,不能放电。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C电气接口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整体系统框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交流有序V2G充电桩供电触头布置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插座触头布置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C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支持车桩交互的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交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状态转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9]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包括现有CP原有功能模块、电子开关Sv、电子开关Sc和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电子开关Sv为车端电子开关Sv,电子开关Sc为桩端电子开关Sc,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利用+
12V上拉电阻R1进行建立,交流有序V2G充电桩端作为交互主节点,电动汽车作为通讯从节点。
[0030]考虑到现有车辆和交流充电平台的兼容性问题,新设计的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必须兼容现有的电气接口和充电导引流程,即保留现有交流充电功能基础上增加车桩交互功能。根据《GBT 20234.2

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要求,市面最常用的交流充电桩连接方式为充电模式3连接方式C,供电接口要求电气接口如下图1所示。
[0031]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必须兼容现有的电气接口和充电导引流程,即保留现有交流充电功能基础上增加车桩交互功能。
[0032]流有序V2G充电桩依照车辆插头侧接口,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依照车辆插座侧接口。
[0033]交流有序V2G充电桩依照车辆插头侧接口,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依照车辆插座侧接口。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整体互联关系系统框图如下图2所示。
[0034]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包括现有CP原有功能模块、电子开关Sv、电子开关Sc和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所述电子开关Sv为车端电子开关Sv,所述电子开关Sc为桩端电子开关Sc,所述单线双向通讯电气接口利用+12V上拉电阻R1进行建立,交流有序V2G充电桩端作为交互主节点,电动汽车作为通讯从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有序V2G充电桩和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必须兼容现有的电气接口和充电导引流程,即保留现有交流充电功能基础上增加车桩交互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有序V2G充电桩依照车辆插头侧接口,车辆模拟测试验证设备依照车辆插座侧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国际交流充电桩补充实现车桩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交互的通讯控制方法如下:一:L1/L2/L3和N为交流供电接口,PE接地网络,CC通过电子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司珂余炼崧马奔赵聪刘岑岑庞博荣先金李志浩郭雨郑欣王龙华罗维宋天斌朱小虎李敏王庆刘晓波沈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