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及铁水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40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包括:吊杆,一端与行车连接;板勾,呈鱼钩状,勾尾与所述吊杆另一端刚性连接;所述吊杆和板勾均相对于铁水包对称设置;翻转板连轴组件,呈中空饼状,由连接轴和转动轴套组成,且所述转动轴套可相对于连接轴内侧周向转动,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的连接轴靠近铁水包侧与所述板勾勾弯处固定连接;翻转件,为C型板状结构,所述翻转件的C型凹槽处与转动轴套外壁固定连接,随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的转动轴套相对于连接轴周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板勾外侧设置可旋转的翻转件,推动设置于专用铁水包翻转翼板,可以稳定的控制铁水包翻转角度,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性和稳定性。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及铁水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用吊具及其专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铁水转运过程中用铁水包吊具及专用铁水包。

技术介绍

[0002]在球墨铸铁管离心浇铸之前,需要用行车将球化后的铁水包中间包吊起,送至离心机浇注台旁边的扒渣站位置,人工扒渣干净后,依次或者不规则的向几个中间包进行兑铁,以此类推,兑完铁后,将空包放置出铁平车上,现有技术中部分铁水包吊具为柔性器具,吊运过程中铁水包晃动大,到达吊包位置后,需地面人员手动将吊钩固定到铁水包的托辊轴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申请号202022213973.7的铁水包吊具结构,仅通过设计吊杆下的勾头位置,解决拆装问题,未克服铁水包晃动的问题,即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又满足铁水专用过程中刚性稳定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通过研究,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对于传动的钢绞线驱动勾爪翻转,设置框架结构,采用连杆驱动能更稳定的与上部行车配合,达到铁水包在运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需求,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包括:
[0005]吊杆,一端与行车连接;
[0006]板勾,呈鱼钩状,勾尾与所述吊杆另一端刚性连接;所述吊杆和板勾均相对于铁水包对称设置;
[0007]翻转板连轴组件,呈中空饼状,由连接轴和转动轴套组成,且所述转动轴套可相对于连接轴内侧周向转动,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的连接轴靠近铁水包侧与所述板勾勾弯处固定连接;
[0008]翻转件,为C型板状结构,所述翻转件板状平面与所述板勾主体平面平行,所述翻转件的C型凹槽处与转动轴套外壁固定连接,随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的转动轴套相对于连接轴周向转动;
[0009]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翻转件围绕所述板勾勾门位置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驱动板铰接轴、提升框架、提升杆;
[0011]所述驱动板一端借助驱动板铰接轴与翻转件铰接,另一端与提升杆铰接,所述提升杆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框架铰接;
[0012]所述提升框架由行车驱动升降,提升杆带动驱动板围绕驱动板铰接轴转动,所述驱动板推动翻转件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提升框架内设有绞盘,所述绞盘通过绞线与所述行车构成升降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吊杆上设置有提升导向件,所述提升导向件一端与导向连杆铰接,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吊杆上,所述导向连杆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框架铰接,所述提升框架升起时受提升导向件引导,限定所述提升框架竖向位移。
[0015]优选的,所述吊杆上端设有多段抽拉式滑轨,所述行车与抽拉式滑轨延重力方向最上端连接,控制所述铁水包翻转吊具延重力方向升降。
[0016]为配合铁水包翻转吊具使用,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用铁水包,铁水包包括:耳轴和翻转翼板,所述耳轴与板勾及翻转板连轴组件配合,使铁水包围绕耳轴相对转动,所述翻转翼板设置于所述耳轴上部,且向所述铁水包外侧延伸的凸起结构,所述翻转翼板与所述翻转件配合,所述翻转件围绕所述板勾转动时,推动翻转翼板使所述铁水包随转。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板勾外侧设置可旋转的翻转件,推动设置于专用铁水包翻转翼板,可以稳定的控制铁水包翻转角度,在铁水转运过程中,铁水包不会因为柔性勾爪勾底过程中的不可控性,致使铁水包晃动,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铁水包的正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铁水包与铁水包翻转吊具使用过程中的装配示意图;
[0022]100、吊杆;200、板勾;300、翻转件;400、翻转板连轴组件;500、驱动组件;501、驱动板铰接轴;502、提升杆;503、提升框架;504、驱动板;600、提升导向件;601导向连杆;700、铁水包;701、耳轴;702、翻转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定”、“固设”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于”、“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通”时,它可以是直接与另一元件通过通道连通,也可以是通过其它元件、管路、阀门等间接与另一元件连通。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多个”指两个及以上数量。“至少一个”指一个及以上数量。“若干”指一个及以上数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0025]请参阅附图1

4对本技术铁水包翻转吊具进行说明,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包括:吊杆100,一端与行车连接;板勾200,呈鱼钩状,勾尾与所述吊杆100另一端刚性连接;所述吊杆100和板勾200均相对于铁水包700对称设置;翻转板连轴组件400,呈中空饼状,由连接轴和转动轴套组成,且所述转动轴套可相对于连接轴内侧周向转动,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400的连接轴靠近铁水包700侧与所述板勾200勾弯处固定连接;翻转件300,为C型板状结
构,所述翻转件300板状平面与所述板勾200主体平面平行,所述翻转件300的C型凹槽处与转动轴套外壁固定连接,随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400的转动轴套相对于连接轴周向转动;驱动组件500,驱动所述翻转件300围绕所述板勾200勾门位置转动。
[0026]所述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板504、驱动板铰接轴501、提升框架503、提升杆502;所述驱动板504一端借助驱动板铰接轴501与翻转件300铰接,另一端与提升杆502铰接,所述提升杆502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框架503铰接;所述提升框架503由行车驱动升降,提升杆502带动驱动板504围绕驱动板铰接轴501转动,所述驱动板504推动翻转件300转动。所述提升框架503内设有绞盘,所述绞盘通过绞线与所述行车构成升降连接。
[0027]所述吊杆100上设置有提升导向件600,所述提升导向件600一端与导向连杆601铰接,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吊杆100上,所述导向连杆601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框架503铰接,所述提升框架503升起时受提升导向件600引导,限定所述提升框架503竖向位移。所述吊杆100 上端设有多段抽拉式滑轨,所述行车与抽拉式滑轨延重力方向最上端连接,控制所述铁水包翻转吊具延重力方向升降。
[0028]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用铁水包,铁水包700包括:耳轴70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水包翻转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100),一端与行车连接;板勾(200),呈鱼钩状,勾尾与所述吊杆(100)另一端刚性连接;所述吊杆(100)和板勾(200)均相对于铁水包(700)对称设置;翻转板连轴组件(400),呈中空饼状,由连接轴和转动轴套组成,且所述转动轴套可相对于连接轴内侧周向转动,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400)的连接轴靠近铁水包(700)侧与所述板勾(200)勾弯处固定连接;翻转件(300),为C型板状结构,所述翻转件(300)板状平面与所述板勾(200)主体平面平行,所述翻转件(300)的C型凹槽处与转动轴套外壁固定连接,随所述翻转板连轴组件(400)的转动轴套相对于连接轴周向转动;驱动组件(500),驱动所述翻转件(300)围绕所述板勾(200)勾门位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铁水包翻转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板(504)、驱动板铰接轴(501)、提升框架(503)、提升杆(502);所述驱动板(504)一端借助驱动板铰接轴(501)与翻转件(300)铰接,另一端与提升杆(502)铰接,所述提升杆(502)另一端与所述提升框架(503)铰接;所述提升框架(503)由行车驱动升降,提升杆(502)带动驱动板(504)围绕驱动板铰接轴(501)转动,所述驱动板(504)推动翻转件(300)转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霞王嵩杨磊蒿润涛习杰宋佳男谷兴海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河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